《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编辑部官网!【中国医师协会系列期刊】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术 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临床研究
作者:
中图分类号:

R774.5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术对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孔闭合率、视网膜生理与 结构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 年 10 月至 2024 年 1 月收治的 69 例特发性黄斑裂孔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剥除组(34 例,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和翻转组(35 例,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翻转 覆盖术治疗),两组术后均随访 6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 6 个月眼压、视网膜生理与结构指标,裂孔闭合情况,术前及术后 1、 3、6 个月 BCVA,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眼压术前、术后 6 个月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与剥除组比,翻转组患者裂孔闭合率升高;与术前比,术后 1、3、6 个月两组患者 BCVA 均降低(均P<0.05),但术后组间比较,差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比,术后 6 个月两组患者黄斑中心凹浅层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SVD)、黄斑中心凹深层毛细血 管层血流密度(DVD)水平均升高,翻转组均高于剥除组;外界膜层(ELM)、椭圆体带(EZ)缺损直径均缩短,翻转组均短于剥除组 (均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内界膜翻转覆盖 术对眼压的影响均较小,且均可改善患者视力,安全性均良好;但与内界膜剥除术相比,内界膜翻转覆盖术应用于特发性黄斑裂孔,可 改善患者视网膜生理与结构,提高裂孔闭合率。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在线发布日期: 2025-02-06
文章二维码

地址:北京朝阳区北沙滩1号16信箱

邮编:100083

电话:010-64882183 64883630

E-mail:xdyx2020@vip.163.com


温馨提示:建议您使用Chrome80、火狐74+、IE11浏览器 ,当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影响部分功能正常使用。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