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8(19):26-29.
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应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的效果,以及对其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盐城市亭湖区人民医院于 2020 年 5 月至 2023 年 5 月收治的 CHB 患者 78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 例)患者行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39 例)患者行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 3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乙型肝炎 e 抗原(HBeAg)及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转阴率,以及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ALT 复常率、HBV-DNA 及 HBeAg 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层黏连蛋白及透明质酸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在 CHB 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异甘草酸镁与恩替卡韦的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增强抗病毒作用,有效抑制 HBV 的复制,减轻肝组织损伤,并抑制肝纤维化,促进患者肝功能的恢复。
2023, 7(19):35-37.
摘要:目的 探讨核苷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对患者肝功能、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5 月至 2021 年3 月吉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60 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将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的 30 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的 30 例患者纳入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治疗 6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应激指标、炎症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乙型肝炎 e 抗原(HBeAg)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血清丙二醛(MDA)、干扰素 -γ(IFN-γ)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 -4(IL-4)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 10.00% 对比对照组 16.67%),观察组更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在阿德福韦酯治疗的基础上添加恩替卡韦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肝功能,减轻机体的应激与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2023, 7(16):49-51.
摘要: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b 注射液联合替诺福韦酯对低乙肝表面抗原(HBsAg)水平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 2019 年 6 月至 2021 年 11 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60 例低 HBsAg水平 CHB 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 例)患者使用替诺福韦酯治疗,研究组(30 例)患者使用长效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b 注射液联合替诺福韦酯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 48 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 48 周后临床效果,治疗前与治疗 24、48 周后肝功能指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 48 周后研究组患者 HBsAg 转换率和 HBsAg 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 24、48 周后两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显著降低,白蛋白(ALB)水平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 ALT、TBiL 和 AST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 ALB 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 核糖核酸(DNA)转阴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长效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b 注射液联合替诺福韦酯治疗低 HBsAg 水平 CHB 患者,可显著提高 HBsAg 转换率,保护肝功能,且不会增加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2021, 5(16):19-21.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检验血清免疫球蛋白的临床价值,以便为临床诊治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及肝硬 化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吉林省肝胆病医院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收治的 100 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 100 例慢性乙 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疾病类型分为肝炎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组(慢性乙肝肝硬化代偿期),其中 肝炎组根据不同病情程度分为轻度组(35 例)、中度组(39 例)及重度组(26 例),肝硬化组根据抗病毒治疗 6 个月后的治疗情况分 为改善组(70 例)和恶化组(30 例),另选取同期 100 例健康体检者的体检资料作为健康组。比较 3 组研究对象(健康组、肝炎组、 肝硬化组)、肝炎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慢性乙肝肝硬化代偿期不同转归情况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 肝硬化组患者和肝炎 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 A(IgA)、免疫球蛋白 G(IgG)、免疫球蛋白 M(IgM)水平均高于健康组,且肝硬化组高于肝炎组;重度组 和中度组患者血清 IgA、IgG、IgM 水平均高于轻度组,且重度组高于中度组;恶化组患者血清 IgA、IgG、IgM 水平均高于改善组(均 P < 0.05)。结论 血清免疫球蛋白可作为临床诊断慢性乙肝及肝硬化的免疫指标,并能判断患者肝功能受损程度,对疾病的预后进行评估,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1, 5(14):28-31.
摘要:目的 探讨舒肝宁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负面情绪、睡眠质量及血清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丙 氨酸转氨酶(ALT)水平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2018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惠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60 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 炎患者分为对照组(30 例)和观察组(30 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舒肝宁 注射液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 4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肝功能指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6.67%)较对 照组(80.00%)升高;治疗后两组患者 SDS、SAS、PSQI 评分及血清 AST、TBIL、ALT 水平与治疗前比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降低(均P < 0.05)。结论 将舒肝宁应用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中可 有效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肝功能,缓解负性情绪,提高睡眠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2020, 4(16):71-73.
摘要:目的 研究阿德福韦酯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HBV-DNA、ALT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齐齐哈尔市第七医院收治的9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48例.A组患者给予阿德福韦治疗,B组患者给予阿德福韦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均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V-DNA、血清ALT水平.结果 治疗后B组患者HBeAg转阴率、HBsAg转阴率、HBeAb转阳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HBV-DNA、血清ALT水平均显著降低,B组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德福韦联合恩替卡韦可有效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抑制病毒复制,减少肝损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2020, 4(20):81-83.
摘要:目的 研究半夏泻心汤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6月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韦瑞德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6个月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8周、12周肝功能指标;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与治疗前,治疗后4~12周两组患者血清AST、ALT水平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治疗后4周、8周、12周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2.50%(均P<0.05).结论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可恢复患者肝功能,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均较高.
地址:北京朝阳区北沙滩1号16信箱
邮编:100083
电话:010-64882183 64883630
E-mail:xdyx2020@vip.163.com
温馨提示:建议您使用Chrome80、火狐74+、IE11浏览器 ,当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影响部分功能正常使用。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