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7(5):29-32.
摘要:目的 探讨双相抑郁伴自杀意念患者的认知功能与脑基底节、丘脑区磁共振质子波谱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双相抑郁伴自杀意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10 月至 2022 年 5 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 40 例双相抑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伴自杀意念分为 A 组(不伴有自杀意念)、B 组(伴自杀意念),每组 20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 24 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采用磁共振检测脑基底节区、丘脑区 N- 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肌醇(MI)、乳酸(Lac)数值,并分析患者认知功能与脑基底节区、丘脑区 NAA/Cr、Cho/Cr、MI/Cr、Lac/Cr 值的相关性。结果 与 A 组比,B 组患者 HAMD-24、HAMA、YMRS 评分均显著升高,MoCA 评分、左侧脑基底节区 NAA/Cr 值、右侧脑基底节区 MI/Cr 值及右侧丘脑区 Cho/Cr 值均显著降低(均P<0.05)。经Pearson 相关性分析法结果显示,双相抑郁患者 MoCA 评分与左侧脑基底节区 NAA/Cr、右侧脑基底节区 MI/Cr 值、右侧丘脑区 Cho/Cr 值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双相抑郁伴自杀意念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躁狂症状,且有认知功能障碍,脑基底节区、丘脑区均存在神经元功能紊乱,并且患者受到了比较严重的基底节神经损害,且与认知功能存在一定的关联,故临床可早期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与磁共振检查,以发现患者的自杀意念,降低不良预后的风险。
2022, 6(19):41-45.
摘要:目的 研究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脑梗死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 2017 年 10 月至 2020 年 10 月收治的 179 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时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将其分为认知正常组(MoCA 评分≥ 26 分,111 例)和认知损伤组(MoCA 评分 < 26 分,68 例),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后随访 6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随访 3、6 个月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 指数(BI)、MoCA 评分;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影响脑梗死后认知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与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性。结果 与入院时比,随访 3、6 个月后两组患者NIHSS 评分均显著降低,且不同时间点认知正常组均显著低于认知损伤组;而 BI、MoCA 评分均显著升高,且不同时间点认知正常组均显著高于认知损伤组;认知损伤组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占比、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均显著高于认知正常组,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显著低于认知正常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HSS 评分升高、BI 评分降低、MoCA 评分降低、合并骨质疏松、血清 Hcy 升高、SSRS 评分降低均是影响脑梗死后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OR=2.045、1.578、2.144、1.893、2.245、1.936,均P<0.05);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脑梗死患者 MoCA 评分与 NIHSS 评分呈负相关(r = -0.365,P<0.05),MoCA 评分与 BI 评分呈正相关(r = 0.514,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极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NIHSS 评分升高、BI 评分降低、MoCA 评分降低,合并骨质疏松、血清 Hcy 水平升高、SSRS 评分降低均是影响脑梗死后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且脑梗死患者 MoCA 评分与 NIHSS 评分呈负相关,与 BI 评分呈正相关,其中认知功能损害可直接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临床应尽早发现并处理,重视对患者认知功能的早期筛查,以便快速恢复患者神经功能。
2021, 5(13):1-3.
摘要: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对膝关节镜术后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 水平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广西国际壮医医院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200例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100 例)和试验组(100 例)。对照组患者泵入生理盐水联合七氟醚麻醉,试验组患者泵入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麻醉,两组患者均于术后 观察 12 h。比较两组患者麻醉相关指标,麻醉前与麻醉后 1、6、12 h 认知功能评分,术前与术后 12 h 应激反应指标,麻醉后并发症发 生情况。结果 麻醉后试验组患者呼之睁眼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与麻醉前比,麻醉后 1 ~ 12 h 两组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先降低后升高,且试验组不同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 12 h 两组患 者血清 NE、E、Cor 水平均显著升高,但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 0.05);麻醉后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 > 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可有效减轻膝关节镜术后患者的应激反应,改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麻醉效果与安全性 均良好。
2021, 5(19):11-14.
摘要: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经过抗抑郁治疗后各项脑动脉血流速度的水平变化,分析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 年 12 月至 2020 年 12 月于太仓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 76 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抑郁组,给予抗抑郁剂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治疗 6 周;另回顾性分析 68 例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的体检资料,将其作为健康对照组。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各项脑动脉血流速度;比较抑郁组患者治疗前后与健康对照组研究对象大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数字划销测验(CT)、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成绩;治疗后抑郁组患者大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与 CT 成绩总净分、错误应答数的相关性。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抑郁组患者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显著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抑郁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基底动脉、左大脑中动脉、右大脑中动脉、左大脑前动脉、右大脑前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治疗后抑郁组患者净分Ⅰ、净分Ⅱ、净分Ⅲ、净分Ⅳ、净分Ⅴ、总净分等各项 CT 成绩均显著升高,但治疗后抑郁组患者的各项 CT 成绩仍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抑郁组患者错误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后其各项 WCST 成绩仍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CT 成绩总净分与基底动脉、左大脑中动脉、右大脑中动脉、左大脑前动脉、右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均呈正相关(r = 0.281、0.431、0.382、0.634、0.283, 均P<0.05),错误应答数与基底动脉、左大脑中动脉、右大脑中动脉、左大脑前动脉、右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均呈正相关(r = 0.352、0.521、0.328、0.312、0.302,均P<0.05)。结论 经抗抑郁药物短期治疗后,抑郁症患者的注意力、执行功能、认知功能与动脉脑血流速度情况均可得到一定缓解,但与健康者相比仍显示异常,脑动脉血流速度改善与注意力、执行功能及认知功能恢复存在正相关关系,临床上可通过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程度来判定其病情严重程度,并可采取相关功能训练与治疗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缓解病情。
地址:北京朝阳区北沙滩1号16信箱
邮编:100083
电话:010-64882183 64883630
E-mail:xdyx2020@vip.163.com
温馨提示:建议您使用Chrome80、火狐74+、IE11浏览器 ,当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影响部分功能正常使用。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