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9(2):1-3.
摘要:目的 探究益生菌补剂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大鼠血糖、血脂、肠道菌群的影响,为临床治疗 GDM 提供参考。方法 取SFP 级 Wistar 大鼠 50 只雌性和 30 只雄性合笼交配后,选取成功妊娠的 40 只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各 10 只,以高脂高糖饲料与链脲佐菌素构建 GDM 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以普通饲料与柠檬酸钠缓冲液处理;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造模成功后分别接受 0.5 g/d、1 g/d 益生菌补剂灌胃,连续给药 14 d,模型组与对照组大鼠同时间点以等体积生理盐水处理。比较4 组大鼠给药 1、4、10、14 d 空腹血糖水平,给药 14 d 后血脂 [ 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与肠道菌群水平。结果 给药 1~14 d 后,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呈升高趋势,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大鼠空腹血糖均呈降低趋势,且均高于对照组,与模型组比,给药 4、10、14 d 后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大鼠空腹血糖均降低;给药 14 d 后,与对照组比,模型组、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大鼠血清 TC、TG、LDL-C 水平均升高,血清 HDL-C 水平均降低,与模型组比,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血清 TC、TG、LDL-C 水平均降低,血清 HDL-C 水平均升高,且高剂量组改善幅度均大于低剂量组;给药 14 d 后,与对照组比,模型组、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大鼠肠道嗜酸乳酸杆菌、长双歧杆菌、柔嫩梭菌数量均减少,粪肠球菌数量均增加,与模型组比,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大鼠嗜酸乳酸杆菌、长双歧杆菌、柔嫩梭菌数量均增加,粪肠球菌数量均减少,且高剂量组改善幅度均大于低剂量组(均P<0.05);而给药 1~14 d 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及给药 1 d 后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空腹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益生菌补剂可调节 GDM 大鼠的肠道菌群,并改善其血糖、血脂水平,且相较于低剂量益生菌补剂,高剂量的改善作用更佳。
2025, 9(2):4-6.
摘要:目的 探讨非布司他药物干预在老年糖尿病肾病伴高尿酸血症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1 年 12 月至 2023 年 12 月收治的 91 例老年糖尿病肾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原则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 [45 例,常规治疗(低盐饮食、规律作息、控制血糖等)+ 别嘌呤醇治疗 ] 和研究组(46 例,常规治疗 + 非布司他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 3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经 3 个月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 3 个月后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尿酸(SUA)、血肌酐(Scr)水平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以及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更高,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低;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FBG、FINS 水平、HOMA-IR 和血清 SUN、Scr、UAER 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将非布司他药物干预方案应用于老年糖尿病肾病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治疗中可取得显著效果,能较好地调节血糖,促进胰岛功能和肾功能的恢复,且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良好。
2025, 9(2):7-9.
摘要:目的 探究吡贝地尔缓释片对帕金森合并糖尿病患者炎症因子、睡眠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2024 年 1 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 80 例帕金森合并糖尿病患者,均进行饮食干预、降糖等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 例,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和观察组(40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吡贝地尔缓释片治疗),两组均治疗 3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睡眠质量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 -6(IL-6)水平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各维度评分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帕金森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吡贝地尔缓释片与多巴丝肼片联合治疗,能显著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睡眠质量,且联合治疗安全性良好。
2025, 9(2):10-13.
摘要:目的 探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吲哚布芬对预防其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和移植物内瘘(AVG)血栓形成的效果与安全性,以优化 MHD 患者的血管通路管理。方法 选取 2021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惠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60 例实施AVF、AVG 通路的 MHD 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 例,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与治疗组(30 例,接受低分子肝素 + 吲哚布芬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 24 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 12、24 周后的血液指标、透析血流量及血管内径,以及治疗期间血栓形成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 12、24 周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D- 二聚体(D-D)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透析血流量、血管内径均增大,且治疗组均大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血栓形成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于 MHD 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 AVF、AVG 通路时,接受吲哚布芬治疗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提高透析血流量,扩大血管内径,减少血栓的形成,降低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2025, 9(2):13-16.
摘要:目的 研究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牙周基础疗法治疗糖尿病性牙周炎,对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牙周健康相关指标的影响,并分析患者的复发情况。方法 选择涡阳县人民医院在 2023 年 5 月至 2024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 70 例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 例,实施常规糖尿病及牙周基础性疗法治疗)和观察组(35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盐酸米诺环素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均需要持续治疗 1 个月,并作 3 个月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疼痛评分、牙周健康相关指标,治疗后 3 个月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 -9、白细胞介素 -8、肿瘤坏死因子 -α、白细胞介素 -1β 水平,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10 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探针深度(PD)、牙周附着水平(AL)均缩短,且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龈指数(G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 3 个月,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整体秩和检验比较及治疗期间组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通过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牙周基础性疗法治疗,可改善其牙周指标,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预防疾病复发,且安全性良好。
2025, 9(2):17-19.
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胱抑素 C(CysC)水平和尿微量白蛋白 / 肌酐比值(UACR)与 2 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为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张家港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 2 型糖尿病患者 206 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清与尿液相关指标检测,依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肾小球滤过率(GFR)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早期肾损害,其中无早期肾损害为对照组(148 例),存在早期肾损害为观察组(58 例),并依据肾损害程度不同将观察组患者分为轻度组(26 例)、中度组(20 例)及重度组(12 例)。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以及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患者血清 CysC、血肌酐(Scr)水平及 UACR,并采用 Pearson 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清 CysC、Scr 水平、UACR 与 2 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 CysC、Scr 水平及 UACR 均高于对照组;重度组患者血清 CysC、Scr 水平及 UACR 均高于轻度组、中度组,且中度组均高于轻度组;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2 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与血清 CysC、Scr 水平、UACR 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血清 CysC、Scr 水平、UACR 与 2 型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肾损害均呈正相关,其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中有一定价值,临床监测其水平变化可为早期诊疗提供参考。
2025, 9(1):20-22.
摘要:目的 分析对糖尿病伴急性胆囊炎患者开展多学科团队(MDT)协作护理的效果,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 2023 年 1 月至 12 月于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 120 例糖尿病伴急性胆囊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 例,接受常规护理)与研究组(60 例,接受 MDT 协助护理)。两组患者均观察至出院。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恢复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护理前后心理状态与营养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首次肛门排气、肠鸣音恢复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与护理前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护理前比,护理后两组患者前清蛋白(PAB)及研究组前白蛋白(PA)水平均升高,两组患者白蛋白(ALB)水平及对照组 PA 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糖尿病伴急性胆囊炎患者开展 MDT 协助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促进其各项临床指标快速恢复,并有利于改善其营养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2025, 9(2):20-24.
摘要:糖尿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也是导致成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患者多伴有脂质代谢异常,高脂血症是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 2 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控制的主要关注目标。然而在临床上观察到即使将 TG 和 LDL-C 水平控制在推荐范围内,糖尿病患者仍然面临着胆固醇代谢带来的相关心血管疾病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随着非常规血脂指标—— 残余胆固醇(RC)被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RC 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期密切相关。现就目前 RC 在 2 型糖尿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25, 9(4):55-57.
摘要:目的 分析采用叶酸与维生素 B12 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2 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为提高该疾病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 2022 年 6 月至 2024 年 6 月收治的 2 型糖尿病患者 104 例分为单一干预组(52 例,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和联合干预组(52 例,采用叶酸与维生素 B12 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 2 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叶酸、维生素 B12 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单一干预组患者血清叶酸、维生素 B12 水平均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联合干预组血清叶酸、维生素 B12 均较单一干预组更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单一干预组更低(均P<0.05);联合干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叶酸、维生素 B12、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叶酸与维生素 B12 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 型糖尿病可有效稳定患者叶酸和维生素 B12 水平,进而控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临床效果较佳,安全性良好。
2025, 9(6):94-97.
摘要:目的 探究康复运动疗法结合针刺对糖尿病合并脑小血管病相关性运动障碍患者平衡与步态、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中医证候积分及糖脂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于 2022 年 6 月至 2023 年 4 月收治的 70 例糖尿病合并脑小血管病相关性运动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5 例)患者行降糖、降压、调脂、抗血小板聚集等基础治疗联合康复运动疗法,观察组(35 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均连续治疗 4 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平衡与步态、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中医证候积分及糖脂代谢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 Tinetti 平衡与步态量表评分、改良 Barthel 指数评分均升高,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 2 h 血糖(2 h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均降低(均P<0.05);治疗后糖脂代谢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常规基础治疗、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小血管病运动障碍患者,可有效调节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并且可更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平衡与步态功能,同时还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地址:北京朝阳区北沙滩1号16信箱
邮编:100083
电话:010-64882183 64883630
E-mail:xdyx2020@vip.163.com
温馨提示:建议您使用Chrome80、火狐74+、IE11浏览器 ,当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影响部分功能正常使用。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