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9(1):27-29.
摘要:目的 分析采用经颅磁刺激联合舍曲林治疗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常熟市第三人民医院(常熟市精神卫生中心)2022 年 2 月至 2024 年 2 月收治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 81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1 例,采用舍曲林治疗)和观察组(40 例,采用经颅磁刺激联合舍曲林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 6 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 6 周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评定问卷(ANSAQ)评分、认知功能及神经递质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 6 周后两组患者自伤类型、自伤频率、自伤动机、自伤情境、自伤感受、日常生活影响评分均降低,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与治疗前比,治疗 6 周后两组患者可重复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分、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多巴胺(DA)水平均升高,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高(均P<0.05)。结论 采用经颅磁刺激联合舍曲林治疗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疗效显著,可减少自伤行为,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神经递质水平。
2025, 9(3):57-59.
摘要:目的 探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抑郁症的效果,为提高该疾病的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 90 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分为两组,各 45 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试验组患者应用 rTMS 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 4 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态、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及社会适应能力评分,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问卷(NCPBQ)评分均降低,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各项评分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均升高,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rTMS 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可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增强患者社会适应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2024, 8(19):7-9.
摘要:目的 探讨抑郁症伴失眠患者采用阿戈美拉汀、舍曲林治疗对其临床疗效、神经递质、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泰州市人民医院于 2022 年 5 月至 2024 年 1 月收治的 121 例抑郁症伴失眠患者分对照组(60 例,盐酸舍曲林片治疗)和研究组(61 例,阿戈美拉汀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 2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神经递质指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均降低,研究组均较对照组低;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褪黑素(MT)、去甲肾上腺素(NE)、5- 羟色胺(5-HT)水平均升高,研究组均较对照组高(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戈美拉汀联合舍曲林治疗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神经递质相关指标,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2024, 8(5):75-78.
摘要:目的 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临床疗效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6 月至 2023 年2 月上海市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抑郁症患者 80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 例,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和观察组(40 例,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 6 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 Loewenstein 认知评定量表(LOTCA)评分、炎症因子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皮质醇(Cor)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定向力、知觉、动作运用、空间知觉、注意力及专注力、视运动组织、思维操作评分均呈升高趋势,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2(IL-2)、白细胞介素 -8(IL-8)、白细胞介素 -1β(IL-1β)水平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SE、MBP、Cor 水平降低,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血清 BDNF 水平呈升高趋势,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相比于采用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抑郁症患者应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后其认知功能可得到显著改善,且有利于减轻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程度,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临床效果显著。
2024, 8(23):96-98.
摘要:目的 探讨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 6 月至 2024 年 1 月克拉玛依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81 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西医组(40 例,接受艾司西酞普兰治疗 2 个月)和联合组(41 例,接受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 2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抑郁情绪、认知功能、睡眠质量及神经功能,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经比较,联合组更优(P<0.05);联合组患者睡眠改善时间、迟缓改善时间、躯体化改善时间均短于西医组(均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均低于西医组;两组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中文版(MoCA)评分、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5- 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升高,且联合组均高于西医组(均P<0.05);两组患者绝望感改善时间,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认知功能及睡眠质量,改善神经功能,减轻抑郁情绪,且安全性较高。
2024, 8(15):104-106.
摘要:目的 分析解郁安神胶囊联合舍曲林治疗产后抑郁症(PPD)对患者抑郁程度、血清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10 月至 2023 年 12 月在敦化市中医院收治的 93 例 PPD 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单一组(46 例,采取舍曲林治疗)与联合组(47 例,在单一组基础上予以解郁安神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 8 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 8 周后抑郁程度、血清神经递质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单一组;与治疗前比,治疗 8 周后两组患者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降低,且联合组均低于单一组;血清 5- 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升高,且联合组均高于单一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郁安神胶囊联合舍曲林治疗 PPD 可提升患者临床疗效,减轻患者抑郁程度,改善其神经递质水平,且不增加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2024, 8(14):142-144.
摘要:目的 探讨产后抑郁症患者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重庆市渝中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产后抑郁症患者 91 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5 例,盐酸帕罗西汀)和观察组(46 例,盐酸帕罗西汀 + 重复经颅磁刺激)。两组患者均治疗 6 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抑郁程度、睡眠质量评分和血清多巴胺(DA)、5- 羟色胺( 5-HT)、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更高;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均降低,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血清 DA、5-HT、NE 水平均升高,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高(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抑郁症患者经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有效缓解抑郁状态,改善睡眠质量,调节神经递质水平。
2023, 7(21):4-6.
摘要: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抗抑郁药物对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神经递质水平及血清微小核糖核酸 -18a(miR-18a)、微小核糖核酸 -124(miR-124)、微小核糖核酸 -214(miR-214)水平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国药东风茅箭医院 2021 年 2 月至 2023 年 2 月收治的 59 例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9 例)患者以盐酸舍曲林片治疗,观察组(30 例)患者在盐酸舍曲林片基础上加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 3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多巴胺(DA)、兴奋性氨基酸(EAA)、5- 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及 miR-18a、miR-124、miR-214 水平变化,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得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 3 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 DA、EAA、5-HT、NE 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更高;两组患者血清 miR-18a、miR-124、miR-214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治疗 1.5 个月、3 个月后两组患者 HAMD-17 得分呈逐渐降低趋势,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以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相较于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更佳,且能有效提高患者神经递质水平,缓解抑郁状态,降低血清 miR-18a、miR-124、miR-214 水平,抑制病情发展。
2023, 7(21):16-19.
摘要:抑郁症是一类由多种因素所致的精神科常见疾病,以连续且长期的心情低落为主要的临床特征,其治愈率较低,且自杀率相对较高。目前,临床对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常用抗抑郁药物均有着多方面的不同见解,发病机制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单胺类神经递质受体、炎症反应、神经退化与内分泌等相关,临床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包括米氮平、帕罗西汀、舍曲林、度洛西汀、文拉法辛等,标准尚未统一。故为寻求更为全面、有效的治疗方案,本研究针对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常用抗抑郁药物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展开综述,为后期临床诊治抑郁症提供参考依据。
2023, 7(8):64-66.
摘要:目的 探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在伴非自杀性自伤的青少年抑郁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 2021 年 12 月至 2022 年 11 月江南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 120 例伴非自杀性自伤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 例,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与观察组(60 例,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 2 个月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17 项版本(HAMD-17)评分、自我伤害行为筛选量表评分、Barratt 冲动量表(BIS-11)评分,血清 P 物质(SP)、神经肽 Y(NPY)、5- 羟色胺(5-HT)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3.33%,对照组为 80.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 HAMA、HAMD-17 评分、自我伤害行为筛选量表评分、BIS-11 评分及血清 SP 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 NPY、5-HT 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11.67%,较对照组的 15.00% 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非自杀性自伤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采取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抑郁情绪和自我伤害行为,调节神经肽类物质水平,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地址:北京朝阳区北沙滩1号16信箱
邮编:100083
电话:010-64882183 64883630
E-mail:xdyx2020@vip.163.com
温馨提示:建议您使用Chrome80、火狐74+、IE11浏览器 ,当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影响部分功能正常使用。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