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编辑部官网!【中国医师协会系列期刊】
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18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24, 8(7):65-68.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Ⅱ型呼吸衰竭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无创正压通气 呼吸功能 血气分析
      摘要 (14)HTML (0)PDF 1.95 M (70)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和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分期其对患者血气分析与呼吸功能指标的影响,为临床上治疗 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 2021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大学附属南通医院)收治的 60 例 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30 例,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和研究组(30 例,采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 5 d 后的生命体征和血气指标、呼吸功能指标水平,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 5 d 后两组患者心率(HR)、呼吸频率(RR)、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降低,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水平均升高,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高;与治疗前比,治疗 5 d 后两组患者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水平均升高,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高;治疗期间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HFNC 在治疗 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较 NPPV 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生命体征、血气指标和呼吸功能,且并发症较少,安全性更高,治疗效果更显著。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伴Ⅰ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联合心理干预、排痰护理的疗效观察

      2024, 8(14):121-124.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 Ⅰ型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 经鼻高流量氧疗 心理干预排痰护理 生命体征 血气指标
      摘要 (15)HTML (0)PDF 1.97 M (68)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伴Ⅰ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联合心理干预、排痰护理对其生命体征和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接受治疗的 81 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伴Ⅰ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通气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1 例,无创正压通气 + 心理干预、排痰护理)与试验组(40 例,经鼻高流量氧疗 + 心理干预、排痰护理)。两组患者均持续护理至出院,出院后并持续随访 1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 24 h 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 24 h 后生命体征和血气指标,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治疗后 24 h 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较高(P<0.05);而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整体进行秩和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 24 h 后两组患者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较对照组均更低;血氧饱和度(SpO2)、pH 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OI)水平均升高,且试验组较对照组均更高;试验组患者急性发作次数、住院次数均低于对照组,随访期间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 PaCO2 水平组内、组间,以及两组有创通气插管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伴Ⅰ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联合心理干预、排痰护理疗效显著,促使生命体征恢复,调节血气指标,并能够改善预后。

    •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预见性护理对Ⅱ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改善作用

      2024, 8(10):128-131.

      关键词:Ⅱ型急性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 高流量 湿化氧疗 血气指标 预后
      摘要 (6)HTML (0)PDF 1.99 M (65)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预见性护理治疗对Ⅱ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和血气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2021 年 11 月至 2022 年 11 月接受治疗的 71 例Ⅱ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35 例,常规治疗 + 无创正压通气 + 预见性护理)和观察组(36 例,常规治疗 +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 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及治疗 1 周后圣乔治呼吸问题调查问卷(SGRQ)、Borg 评分、舒适度评分、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氧输送(DO2)水平,以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肺部啰音、紫绀消失时间及咳痰、气喘、咳嗽缓解时间均更短;与治疗前比,治疗 1 周后两组患者 SGRQ、Borg 评分及 PaCO2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及 DO2、SaO2、PaO2 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Ⅱ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接受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氧合状态,减轻呼吸困难的同时也更为舒适,且预后更佳。

    • 纳洛酮辅助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的影响

      2023, 7(11):25-27.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纳洛酮 无创正压通气 血气分析
      摘要 (15)HTML (0)PDF 1.63 M (119)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经纳洛酮辅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pH 值、二氧化碳结合能力(CO2CP)的变化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7 年 12 月至 2021 年 12 月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 97 例老年 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单一组(44 例,抗感染、平衡水和电解质等常规治疗 +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组(53 例,在单一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纳洛酮治疗),治疗 7 d 后进行疗效评估,并观察至出院。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治疗前后血气指标、血清学指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呼吸衰竭纠正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均显著短于单一组,气管插管率显著低于单一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 PaO2、pH 值均显著升高,相比单一组,联合组升高幅度更大;PaCO2、CO2CP、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C(CysC)水平均显著降低,联合组显著低于单一组(均P<0.05);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3.21%)高于单一组(9.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 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经纳洛酮辅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其呼吸衰竭状况得到改善,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同时能够调节血气指标,改善心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良好。

    • 经鼻高流量氧疗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2023, 7(12):45-47.

      关键词:呼吸衰竭 经鼻高流量氧疗 无创正压通气 肺功能
      摘要 (211)HTML (0)PDF 1.65 M (399)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0 年 2 月至 2022 年 1 月于无锡市惠山区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 160 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80 例)患者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80 例)患者给予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 24 h 后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与治疗 24 h 后 Borg 呼吸困难、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治疗前与治疗 72 h 后肺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24 h 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 24 h 后两组患者 APACHE Ⅱ、Borg 呼吸困难评分、SOFA 评分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上述评分降低幅度更大;与治疗前比,治疗 72 h 后两组患者肺活量(VC)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残气量(RV)、肺总量(TLC)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经鼻高流量氧疗应用于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缓解呼吸困难、器官衰竭等临床症状,更有利于改善肺通气功能,提升健康状况,预后良好。

    • 经鼻高流量呼吸湿化联合呼吸肌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影响

      2023, 7(12):132-134.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无创正压通气 经鼻高流量呼吸湿化 氧化应激 炎症因子
      摘要 (198)HTML (0)PDF 1.65 M (425)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经鼻高流量呼吸湿化联合呼吸肌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气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7 月至 2022 年 8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收治的 74 例 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 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和观察组(37 例,经鼻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治疗期间均进行呼吸肌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 48 h 后临床效果,治疗前与治疗 48 h 后血气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及炎症因子。结果 治疗 48 h 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 48 h 后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SaO2)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 48 h 后两组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而血清丙二醛(MAD)、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 -8(IL-8)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经鼻高流量呼吸湿化联合呼吸肌康复训练治疗 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其疗效显著,可改善血气指标,减轻炎症、氧化应激反应。

    • 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2023, 7(3):141-144.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纳洛酮 无创正压通气 血气指标 炎症因子
      摘要 (8)HTML (0)PDF 1.66 M (96)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新沂市人民医院 2018 年 1 月至 2022 年 5 月收治的 82 例 COPD 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均进行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 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和观察组(41 例,使用常规治疗、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 3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 3 d 后血气指标与炎症因子水平,治疗期间胃肠胀气、口干、烦躁不安及恶心厌食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显著升高;治疗 3 d 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pH 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炎症因子 [ 降钙素原(PCT)、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 -6(IL-6)] 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COPD 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可有效改善血气指标,减轻炎症损伤,加速患者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用药安全性良好。

    • 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与肺功能的影响

      2022, 6(13):48-51.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 血气指标 肺功能
      摘要 (10)HTML (0)PDF 1.64 M (120)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与肺功能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东台市人民医院 2018 年 2 月至 2022 年 1 月收治的 62 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 A 组与 B 组。其中对 A 组 30 例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并予以鼻导管吸氧,B 组 32 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联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血气指标、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肺功能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 pH 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均显著升高,且 B 组显著高于 A 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HR、RR、MAP 水平均显著降低,且 B 组显著低于 A 组(均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血气分析指标,提高肺功能,改善血流动力学水平,且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 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与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2, 6(10):78-81.

      关键词: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 心率 呼吸频率 白细胞介素 -1β   转化生长因子 -β1
      摘要 (17)HTML (0)PDF 1.60 M (100)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心率(HR)、呼吸频率(RR)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北京市健宫医院 2020 年 5 月至 2021 年 5 月期间入院进行就医的 50 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各 25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案(氧疗、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平喘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方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 48 h 后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 48 h 后血气指标、血流动力学、炎性因子指标,以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 48 h 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 48 h 后两组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HR、RR 及血清 IL-1β、TGF-β1 水平与治疗前比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pH 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与治疗前比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可有效抑制机体内炎症反应,改善其血气分析指标,从而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 6(7):83-85.

      关键词:重症支气管哮喘 无创正压通气 血气指标 白细胞介素 -6 肿瘤坏死因子 -α 淀粉样蛋白 A 白细胞介素 -17
      摘要 (13)HTML (0)PDF 1.63 M (113)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气指标及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淀粉样蛋白 A(SAA)、白细胞介素 -17(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0 年 2 月至 2021年 1 月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收治的 50 例 RICU 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两组,参照组患者(25 例)给予支气管扩张剂、抗感染等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患者(25 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 7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 48 h 后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 48 h 后血气指标、炎症指标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 48 h 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pH 值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试验组显著高于参照组;而两组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血清 IL-6、TNF-α、SAA、IL-17 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参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ICU 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呼吸道阻塞情况,改善血气指标,抑制机体内炎症反应,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上一页12
    共2页18条记录 跳转到GO

地址:北京朝阳区北沙滩1号16信箱

邮编:100083

电话:010-64882183 64883630

E-mail:xdyx2020@vip.163.com


温馨提示:建议您使用Chrome80、火狐74+、IE11浏览器 ,当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影响部分功能正常使用。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