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编辑部官网!【中国医师协会系列期刊】
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3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低强度红光治疗青少年近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

      2025, 9(6):10-12.

      关键词:近视 青少年 单焦框架眼镜 低强度红光 眼轴长度 裸眼视力 屈光度 不良反应
      摘要 (0)HTML (0)PDF 1.92 M (7)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重复低强度红光治疗对儿童青少年近视患儿眼轴长度、屈光度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 60 例儿童青少年近视患儿,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30 例,单焦框架眼镜矫正治疗)和研究组(30 例,单焦框架眼镜矫正 + 重复低强度红光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 6 个月,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 1、3、6 个月后的眼轴长度、屈光度、裸眼视力、泪膜破裂时间,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 1、3、6 个月后对照组患儿眼轴呈逐渐延长趋势,研究组患儿眼轴长度趋于稳定,但两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治疗 1、3 个月后研究组均短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 6 个月后研究组患儿眼轴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对照组患儿屈光度逐渐增大(P<0.05),而研究组患儿屈光度保持稳定,治疗 1 个月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3、6 个月后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儿 LogMAR 值均降低,且治疗 3、6 个月后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 1 个月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儿泪膜破裂时间均保持稳定,且治疗 1、3、6 个月后研究组均长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儿童青少年近视患儿应用低强度红光与单焦框架眼镜联合治疗,可调节眼轴长度,改善屈光度和裸眼视力,且不会影响患儿的泪膜稳定性,且安全性良好。

    • 连续视程人工晶体与多焦点人工晶体应用于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2023, 7(19):22-25.

      关键词:连续视程人工晶体 多焦点人工晶体 裸眼视力 离焦曲线
      摘要 (22)HTML (0)PDF 0.00 Byte (0)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连续视程人工晶体与多焦点人工晶体对白内障患者裸眼视力、视觉质量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年 3 月至 2020 年 7 月于嘉兴爱尔眼科医院进行治疗的 53 例(56 只患眼)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多焦点组(21 例患者,21 只患眼)和连续视程组(32 例患者,35 只患眼),多焦点组患者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连续视程组患者植入连续视程人工晶体,两组患者均术后均定期随访 3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 d、1 周、3 个月裸眼远视力(5 m)、中视力(67 cm)、近视力(40 cm),术后 3 个月视觉质量、离焦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术前比,术后 1 d、术后 1 周、术后 3 个月两组患者裸眼远距离视力、裸眼中距离视力、裸眼近距离视力均逐渐升高,且术后1 d、术后 1 周、术后 3 个月连续视程组裸眼中距离视力均高于多焦点组,裸眼近距离视力均低于多焦点组;与术后 1 d 比,术后 1 周、术后 3 个月两组患者视功能指数量表(VF-14)评分均升高,且术后 1 d、1 周、3 个月连续视程组均高于多焦点组;连续视程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多焦点组(均P<0.05);术后 3 个月,2.0 D~0.5 D 屈光度区间连续视程组视力高于多焦点组,0 D~-0.2 D 连续视程组视力较多焦点组更平稳,形成良好的中间视力。结论 对于白内障患者,连续视程人工晶体和多焦点人工晶体均可以为患者提供较好的远距离视力,在改善患者裸眼远距离视力方面效果相当,但多焦点组改善近距离视力良好,连续视程组改善中距离视力良好,且连续视程人工晶体视觉质量良好,术后全程视力更加平稳,安全性高。

    • 小光斑飞点扫描式准分子激光LASIK对近视眼患者屈光度与裸眼视力的影响

      2020, 4(17):118-120.

      关键词:近视眼 小光斑飞点扫描式 准分子激光手术 屈光度 裸眼视力
      摘要 (49)HTML (0)PDF 0.00 Byte (0)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小光斑飞点扫描式准分子激光LASIK对近视眼患者屈光度与裸眼视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保定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近视眼患者500例(1 000眼),按其屈光度(等效球镜度),分为轻中度近视组(<-6.0 D),高度近视组(-6.2~10.0D),每组各250例(500眼).所有患者均接受小光斑飞点扫描式准分子激光LASIK治疗.于术后1d及1个月、6个月检查患者屈光度水平;统计屈光度在±1.0D以内的患者占比;检测并比较裸眼视力水平;统计患者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d至6个月,两组屈光度在±1.0 D以内的患者占比逐渐升高,但轻中度近视组与高度近视组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度近视组比,术后1个月轻中度近视组患者裸眼视力≥0.5、≥0.8、≥1.0的患者占比均升高(P<0.05);术后6个月轻中度近视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20%,低于高度近视组患者的21.20% (P<0.05).结论 对屈光度<-6.00 D的轻中度近视患者,小光斑飞点扫描式准分子激光LASIK对其屈光度和裸眼视力的恢复效果较好,且随患者屈光度程度的增加,此手术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会受一定影响.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3条记录 跳转到GO

地址:北京朝阳区北沙滩1号16信箱

邮编:100083

电话:010-64882183 64883630

E-mail:xdyx2020@vip.163.com


温馨提示:建议您使用Chrome80、火狐74+、IE11浏览器 ,当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影响部分功能正常使用。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