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编辑部官网!【中国医师协会系列期刊】
    文章快速检索
    期刊检索
    GO
    全选反选导出
    显示模式:
    2025,9(3):1-3, DOI:
    [摘要] (138) [HTML] (0) [PDF 1.95 M] (241)
    摘要:
    目的 分析对帕金森病(PD)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开展综合康复训练联合美多芭治疗,对患者运动症状、肌张力、生活质量 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3 月广州泰康粤园医院收治的 160 例 PD 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对照组(80 例,服用美多芭治疗)与试验组(80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综合康复训练),均干预 4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简 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评分、Beg 平衡量表(BBS)评分、改良 Ashworth 量表(MAS)评分、步态相关指标、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 (GQOLI)评分及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结果 与干预前比,干预后两组患者 STEF、BBS 及 GQOLI 评分均升高,MAS 评分均降低,干 预后两组患者步速均加快,步长均延长,步频均减慢,试验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与干预前比,干预后两组患者血清 α- 突出核蛋白 (α-SYN)、过氧化脂质(LPO)、血清丙二醛(MDA)均降低,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PD 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开展 综合康复训练联合美多芭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症状、肌张力,并能够抑制应激反应,提升生活质量水平。
    2025,9(3):4-6, DOI:
    摘要:
    目的 探究脑梗死后上肢偏瘫患者应用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对其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 方法 选取 2023 年 3 月至 2024 年 3 月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收治的 60 例脑梗死后上肢偏瘫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以患者入院治疗顺序将 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 30 例。两组患者均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开展康复训练,对照组实施低频率(1 Hz)rTMS 疗法,研究组实施高 频率(10 Hz)rTMS 疗法,两组患者均治疗 4 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功能、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MA)、Wolf 运动功能量表 (WMFT)及改良 Barthel 指数量表(MBI)评分,肩关节前屈和腕关节背伸活动度。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肢躯体感觉诱 发电位(SEP)中枢传导时间(CCT)、上肢躯体运动诱发电位(MEP)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均缩短,且研究组均短于对照组,两 组患者静息态阈值(RMT)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 FMA、MBI、WMFT 评分及肩关节前屈、腕关节 背伸活动度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相较于低频 rTMS,高频率 rTMS 方案结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上肢偏瘫 患者预后康复效果更显著,能有效缩短 SEP CCT 及 MEP CMCT,并降低 RMT,提高上肢运动功能及肩、腕关节活动度。
    2025,9(3):7-9, DOI:
    摘要:
    目的 分析悬吊运动训练(SET)对脑瘫患儿核心稳定性的改善效果,为促进脑瘫患儿的康复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无锡市锡山区梓旺医院(无锡梓旺康复医院)收治的脑瘫患儿 61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 例, 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和观察组(30 例,采用常规康复训练 +SET)。两组患儿均治疗 3 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 前后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88)评分、Berg 平衡量表(BBS)评分、10 m 步行时间、核心稳定性及下肢肌张力的变化情况。 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儿 GMFM-88、BBS 评分均上升,10 m 步行时间均缩短,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较对照组更大;治疗后两 组患儿平板支撑、仰卧上举、仰卧卷腹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高;治疗后两组患儿改良 Ashworth 痉挛评定量表(MAS)评 分均下降,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 较于常规康复训练,SET 应用于脑瘫患儿可提高临床疗效,增强运动控制能力和核心稳定性并调整肌张力。
    2025,9(3):10-12, DOI:
    摘要:
    目的 探究神经肌肉电刺激与常规康复训练相结合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腘绳肌肌力及步行功能的影响, 以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山西省总队医院接诊的 80 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 例,术后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和观察组(40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神经肌肉电刺激治 疗)。两组患者均治疗 6 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 2、6 周后膝关节功能,治疗 6 周后健侧与患侧腘绳肌肌力,以及治疗前与治疗 6 周后步行功能。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 2、6 周后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均逐渐增大,且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Lysholm 评分均逐渐 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治疗 6 周后两组患者患侧腘绳肌等长肌力均小于健侧,但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半腱肌与股二头肌电机械 反应时间均长于健侧,但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 6 周后两组患者步长均延长,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步速均加快,且 观察组快于对照组,患侧摆动相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相较于单独应用常规康复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 激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恢复中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提高肌肉协调性。
    2025,9(3):13-15, DOI: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肢体康复锻炼治疗,对其肢体运动功能、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 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于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 69 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4 例) 患者进行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联合肢体康复锻炼,研究组(35 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低频脉冲电刺激,两组均治 疗 2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凝血功能指标及步态分析指标。结果 与 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降低,研究组均低于对 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及各项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升高,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步长均延长,研究组均长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步速、步频 均增大,研究组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肢体康复锻炼治疗,有助于提高其睡眠 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同时还能改善凝血功能与神经功能,促进步行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2025,9(3):16-19, DOI: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选穴规律运用毫火针留刺治疗脑卒中肢体痉挛的疗效,分析其对患者肌张力、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及神经递 质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2 月于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治疗的 60 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 组,两组患者根据前期整理分析临床诊疗文献中的经脉及穴位使用频次、核心组穴、有效取穴等选穴规律而制定选穴方案,两组患者均进 行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30 例)在康复治疗基础上采用毫针治疗,观察组(30 例)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毫火针留刺治疗,均治疗 2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改良 Ashworth 量表(MAS)分级、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Barthel 指数 (BI)、简明健康状况量表-?精神健康(SF-36-MH)评分及血清神经递质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 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 MAS 分级 0、Ⅰ级患者占比均升高,Ⅱ、Ⅲ级患者占比均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 MAS 分级优于对照组;与治疗 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 FMA、BI 评分及血清甘氨酸(Gly)、γ- 氨基丁酸(GABA)水平均升高,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毫火针结合选穴规律留刺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能有效改善患者肌张力,提高运动功能,还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疗效较常规 毫针针刺治疗显著提高。
    2025,9(3):20-22, DOI:
    摘要:
    目的 探讨对行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恐动患者实施早期量化康复训练对其恐动程度、膝关节功能恢复、平衡能力及生活质量 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12 月至 2023 年 12 月南通市中医院收治的 80 例行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恐动患者,根据术后的康复方法分为对 照组(41 例,常规康复训练)和观察组(39 例,常规康复训练 + 早期量化康复训练),两组患者术后均干预 30 d,且术后均随访观察 12 周,对比两组患者术后 4、6、10、12 周的恐动程度,就诊时和术后 12 周的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平衡能力及步态稳定性。结果 与 术后 4 周比,术后 6、10、12 周两组患者恐动症 Tampa 评分量表(TSK)评分均呈现降低趋势,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与就诊时比,术后 12 周两组患者 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定量表(LKS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均升高,且观察 组均高于对照组;与就诊时比,术后 12 周两组患者 Berg 平衡量表(BSS)、动态步态指数(DGI)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 (均P<0.05)。结论 早期量化康复训练有效缓解行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恐动患者的恐动心理,可提高患者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平衡能 力及步态稳定性。
    2025,9(3):23-27, DOI:
    摘要:
    冠心病是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冠心病的早期筛查、诊断、防治尤为重要。心肺运动试验(CPET)是 评估心肺适能的“金标准”,是一种客观、定量、无创的检查方法。相关研究表明,心肺运动试验在冠心病的风险预测、诊断、制定运 动处方、预后和疗效评价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依据 CPET 制定运动处方更是冠心病心脏康复的重要依据。现就 CPET 应 用于冠心病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系统阐述,以期为冠心病提供更为简便的诊断及评估方法。
    2025,9(3):28-31, DOI:
    [摘要] (260) [HTML] (0) [PDF 1.85 M] (208)
    摘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髋部骨折发生率不断增加,作为外科常见的创伤性骨折,其以疼痛、活动受限等为主要 表现,会使患者站立困难,无法正常行走。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但术后患者多存在髋关节功能差、关节活动度小、 平衡能力降低等问题,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较大。近年来,康复治疗方法逐渐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在增加关节活动度、提升肌力及平 衡能力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现就老年髋部骨折康复治疗方法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提供参 考依据。
    2025,9(3):32-34, DOI:
    摘要: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术对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孔闭合率、视网膜生理与 结构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 年 10 月至 2024 年 1 月收治的 69 例特发性黄斑裂孔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剥除组(34 例,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和翻转组(35 例,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翻转 覆盖术治疗),两组术后均随访 6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 6 个月眼压、视网膜生理与结构指标,裂孔闭合情况,术前及术后 1、 3、6 个月 BCVA,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眼压术前、术后 6 个月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与剥除组比,翻转组患者裂孔闭合率升高;与术前比,术后 1、3、6 个月两组患者 BCVA 均降低(均P<0.05),但术后组间比较,差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比,术后 6 个月两组患者黄斑中心凹浅层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SVD)、黄斑中心凹深层毛细血 管层血流密度(DVD)水平均升高,翻转组均高于剥除组;外界膜层(ELM)、椭圆体带(EZ)缺损直径均缩短,翻转组均短于剥除组 (均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内界膜翻转覆盖 术对眼压的影响均较小,且均可改善患者视力,安全性均良好;但与内界膜剥除术相比,内界膜翻转覆盖术应用于特发性黄斑裂孔,可 改善患者视网膜生理与结构,提高裂孔闭合率。
    2025,9(3):35-37, DOI:
    摘要:
    目的 分析异烟肼(INH)联合利福平(RFP)与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预防性治疗方案在治疗结核潜伏感染患者中的效 果,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收治的 72 例结核 潜伏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INH 联合 RFP 预防性治疗)和观察组(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预防性治疗),各 36 例。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 3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与肝功能指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 CD3+ 、 CD4+ 百分比及 CD4+ /CD8+ 比值均升高,CD8+ 百分比均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清丙 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γ- 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均升 高,但观察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上述肝功能指标水平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母牛分枝杆菌预防性治疗能够增强结核潜伏感染患者的免疫能力,减少肝功 能损伤,且安全性较高。
    全选反选导出
    显示模式:
    全选反选导出
    显示模式:
    2022,6(18):36-39, DOI:
    [摘要] (231) [HTML] (0) [PDF 1.66 M] (3577)
    摘要:
    目的 探讨卡培他滨不同剂量用于晚期消化道肿瘤对患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 125(CA125)、糖类抗原 724 (CA724)、糖类抗原 199(CA199)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 2018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 期间在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医院治疗的 62 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31 例,2 500 mg/m2 卡培他滨治疗)与试验组(31 例, 2 000 mg/m2 卡培他滨治疗),3 周为 1 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 3 个疗程。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 CEA、CA125、 CA724、CA199 水平,生存质量评分,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随访 1 年生存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 CEA、CA125、 CA724、CA199 水平与治疗前比均显著降低;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期间试验组患者恶心 呕吐、口腔炎、白细胞下降、色素沉着、手足综合征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临床客观缓解率、血清 CEA、CA125、CA724、CA199 水平、社会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生理状况评分及随访 1 年时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结论 不同剂量的卡培他滨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可降低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生存质量,疗效确切;但是相比 2 500 mg/m2 的使用剂量,应用 2 000 mg/m2 的卡培他滨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更高。
    2024,8(3):131-134, DOI:
    [摘要] (559) [HTML] (0) [PDF 1.91 M] (3142)
    摘要:
    近几年医学界对不饱和脂肪酸研究不断深入,发现此物质对于不同疾病患者尤其是急重症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正向辅助干 预效果,不饱和脂肪酸已成为当前营养学领域热门研究课题,故本文列举了不饱和脂肪酸的分类,并探讨 Omega-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来 源,及在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功能损伤、急性重症胆管炎、老年心肌梗死、癌症、重型颅脑损伤等疾病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研究 提供参考依据。
    2022,6(18):21-24, DOI:
    [摘要] (683) [HTML] (0) [PDF 1.58 M] (2922)
    摘要:
    梅毒是一种多发于 20~39 岁性活跃人群的慢性、系统性、危害性极大的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黏膜或受伤的皮肤传播,其临 床表现复杂多样,几乎可侵犯全身各组织器官。机体对于梅毒螺旋体(TP)的免疫应答过程十分复杂,固有免疫、细胞免疫及免疫逃逸 均参与该过程,且细胞免疫在梅毒一期阶段主要是清除 TP,而在梅毒二、三期阶段也存在着明显的细胞免疫抑制。因此,现就梅毒的 发病机制、梅毒患者的细胞免疫学反应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2022,6(18):90-93, DOI:
    [摘要] (132) [HTML] (0) [PDF 1.80 M] (2589)
    摘要:
    目的 探讨脉冲震荡技术在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诊断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 2019 年 6 月至 2021 年 6 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255 例疑似支气管哮喘患儿,其中 63 例非支气管哮喘作为对照组,192 例确诊为支气管哮喘作 为研究组,研究组患儿根据急性发作期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174 例)、重度组(18 例)。所有患儿均进行脉冲震荡检测,并记录震荡频 率为 5 Hz 时气道黏性阻力(R5)、震荡频率为 20 Hz 时气道黏性阻力(R20)、共振频率(Fres)、震荡频率为 5 Hz 时电抗值(X5)。 研究组患儿在确诊后给予支气管哮喘患儿吸入短效 β2 受体激动剂、吸入短效抗胆碱能药物、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后 3 周再次 进行脉冲震荡检测。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研究组轻度组与重度组患儿 R5、R20、Fres、X5 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 R5、R20、Fres、X5 对支气管哮喘及重症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价值;比较研究组患儿治疗前后 R5、R20、Fres、X5 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 组患儿 R5、R20、Fres 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X5 值显著低于对照组;重度组支气管哮喘患儿 R5、R20、Fres 值均显著高于轻度组,而 X5 值显著低于轻度组;ROC 曲线分析显示,R5 和 X5 对诊断支气管哮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 R5 对重度支气管哮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 值;治疗后研究组患儿 R5 值显著低于治疗前,但仍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 R20、Fres 低于治疗前,X5 值高于治 疗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治疗后研究组 X5 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脉冲震荡技术是一种简便、需要 配合程度低、无创的方法,可较好地鉴别诊断支气管哮喘与非支气管哮喘,其中 R5 和 X5 的诊断价值相对较高,可作为支气管哮喘患儿 肺功能检测及治疗监测的指标。
    2021,5(6):8-10, DOI:
    [摘要] (589) [HTML] (0) [PDF 1.83 M] (2392)
    摘要:
    目的研究甲硝唑联合抗生素对子宫内膜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子宫内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头孢曲松钠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甲硝唑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周,之后进行6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各症状消失时间;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对比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后的复发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炎症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及阴道分泌物增多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4(IL-4)、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10(IL-10)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随访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复发率与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甲硝唑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子宫内膜炎患者效果显著,可缩短各症状消失时间,减轻炎症反应,改善预后,...
    2021,5(6):5-7, DOI:
    [摘要] (638) [HTML] (0) [PDF 1.78 M] (2319)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对巨大子宫肌瘤患者氧化应激与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于广西贵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巨大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为开腹组(传统开腹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组(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于术后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7 d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肌红蛋白(MYO)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血清促黄体素(LH)、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比较两组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且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开腹组;与术前比,术后7 d两组患者血清IMA、MYO水平均显著升高,而腹腔镜组显著低于开腹组;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血清LH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血清E2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腹腔镜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血清FSH水平及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血清LH、E
    2022,6(18):81-84, DOI:
    [摘要] (180) [HTML] (0) [PDF 1.60 M] (2297)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胃复春片联合兰索拉唑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对血清学相关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 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 2018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北京京顺医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56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与联合组,各 78 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抑酸、抗炎及清淡饮食等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联合组患者在上述 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胃复春片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 8 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血清学相关指标,以及 胃肠黏膜病理评分。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纳差、口苦口干、胃脘胀满、隐痛、乏力、 胃中嘈杂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 -8(IL-8)、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人可溶性白介素 -2 受体(SIL-2R)、胃泌素(GAS)水平, 以及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血清胃泌素 -17(G-17)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 (均P<0.05)。结论 胃复春片联合兰索拉唑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临床证候,减轻炎症反应,并改善胃 肠激素的分泌与胃肠黏膜情况。
    2021,5(6):3-5, DOI:
    [摘要] (693) [HTML] (0) [PDF 1.76 M] (2278)
    摘要: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6年10至2017年10月入院的患者设为单一组(盐酸拉贝洛尔片治疗,42例),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入院的患者设为联合组(在单一组的基础上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治疗,42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TT、PT、APTT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一组;治疗后两组患者舒张压与收缩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T、PT、APT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延长,且联合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单一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可显著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患者血压水平及血液高凝状态均明显改善,且安全性良好。
    2021,5(6):10-12, DOI:
    [摘要] (346) [HTML] (0) [PDF 1.64 M] (2237)
    摘要: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对无痛分娩产妇疼痛与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市妇产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62例接受无痛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30例)和B组(32例)。A组产妇采用罗哌卡因常规麻醉,B组产妇采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以及产程用时;对比两组产妇麻醉后5 min(T0)、麻醉后10 min(T1)、麻醉后15 min(T2)、麻醉后20 min(T3)疼痛程度及舒适感;对比两组产妇麻醉前与麻醉后12 h血气指标。结果 B组产妇镇痛维持时间长于A组,手术时间、麻醉起效时间以及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用时均短于A组;T0~T3时两组产妇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B组患者均低于A组;T0~T3时两组产妇舒适度评分量表(BCS)评分呈上升趋势,且B组高于A组;与麻醉前比,麻醉后12 h两组产妇...
    2021,5(6):1-3, DOI:
    [摘要] (298) [HTML] (0) [PDF 1.80 M] (2178)
    摘要:
    目的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对经腹腔镜下巧克力囊肿剥除术患者性功能及血清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罗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经腹腔镜下巧克力囊肿剥除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孕三烯酮治疗,30例)与研究组(曲普瑞林治疗,30例),均给予两组患者为期6个月的治疗。将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性兴奋障碍诊断量表(DSED)评分、血清T、LH、E2、FSH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FSFI、DSED评分及血清LH、FSH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升高,研究组较对照组高;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E2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均P<0.05)。结论 GnRHa可有效缓解经腹腔镜下巧克力囊肿剥除术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性功能,调节雌激素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2023,7(12):16-18, DOI:
    [摘要] (167) [HTML] (0) [PDF 1.63 M] (2178)
    摘要:
    目的 探讨艾愈胶囊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与对患者造血系统的保护作用,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 据。方法 选取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2022 年 6 月至 11 月收治的 100 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 对照组(50 例)患者常规同步放化疗(放疗 + 紫杉醇 + 顺铂),外照射放疗,1 次 /d,5 次 / 周,共放疗 25 次;同步化疗 1 周为 1 个疗 程,共治疗 5 个疗程;观察组(50 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口服艾愈胶囊,连续治疗至放化疗结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 疗前后造血功能、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 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GB)水平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 WBC、 PLT、HGB 水平降低幅度较小;血清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糖类抗原 125(CA125)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 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Ⅲ级以上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肝功能异常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放射 性膀胱炎及皮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艾愈胶囊辅助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可提高临床疗效,降 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减轻对造血系统的损伤,可减少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安全性较好。
    2021,5(6):13-15, DOI:
    [摘要] (329) [HTML] (0) [PDF 1.83 M] (2174)
    摘要:
    目的探究寿胎丸加味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凝血功能与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高州市中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5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与试验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黄体酮与达肝素钠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寿胎丸加味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9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子宫动脉阻力与性激素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肢体寒冷、夜尿频繁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纤维蛋白原(FIB)及阻力指数(RI)、收缩/舒张期速度比(S/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试验组低于对照组;而血清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G)、纤维蛋白肽A(FPA)、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雌二醇(E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试验组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寿胎丸加味可缓解复发性流产患者临床症状,同时调节子宫动脉阻力与性激素水平,改善凝血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安全性。
    2021,5(6):15-17, DOI:
    [摘要] (858) [HTML] (0) [PDF 1.79 M] (2158)
    摘要:
    目的观察加减瓜蒌牛蒡汤联合中药外敷对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与预后。方法选取东莞市石碣医院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院内改良后自拟的瓜蒌牛蒡汤联合中药外敷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7 d,治疗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随访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乳房疼痛、乳房红肿、乳房肿物、乳房脓肿等中医症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4(IL-4)、白介素-2(IL-2)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加减瓜蒌牛蒡汤联合中药外敷可有效提高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降低复发率,缓解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减轻机体变态反应。
    2023,7(12):25-27, DOI:
    [摘要] (279) [HTML] (0) [PDF 1.65 M] (2131)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结合针刺治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所致外周神经损伤的效果,以及对患者神经毒性、神经传导速度的 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9 月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接收的 60 例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后引起外周神经损伤的患者,依 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度洛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中药熏洗结合针刺治 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 4 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周围神经毒性分级、卡氏功能状态标准(KPS)评分、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治 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神经毒性分级为 0 级患者占比均显著升高,观察组中 2 级患者 占比显著降低(均P<0.05),但治疗后组间各级患者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 KPS 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正中神经、桡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 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均显著加快,且观察组显著快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中药熏洗结合针刺治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所致外周神经损伤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神经传导功能与健康状况。
    2023,7(12):28-30, DOI:
    [摘要] (111) [HTML] (0) [PDF 1.65 M] (2121)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癥汤加减治疗晚期胃癌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 取泰州市中医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8 月收治的 80 例晚期胃癌且于院内进行化疗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 40 例。对照 组患者仅接受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癥汤加减治疗,21 d 为 1 个周期,两组均于治疗 3 个周期后评估疗效。比 较两组患者治疗 3 个周期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 3 个周期后中医证候积分总分、卡氏功能状态标准(KPS)评分、生命质量测定量 表(QLQ-C30)评分及血清糖类抗原 199(CA199)、糖类抗原 724(CA724)、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水平,以及治疗 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均更高;与治疗前比,治疗 3 个周 期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总分及血清 CA199、CA724、AFP、CEA 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 KPS、QLQ-C30 评分均 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低(均P<0.05)。结论 血癥汤加减治疗晚期胃癌 化疗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功能状态,同时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安全性较好。
    2023,7(12):31-34, DOI:
    [摘要] (511) [HTML] (0) [PDF 1.62 M] (2114)
    摘要:
    前列腺癌属于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可危害男性健康。目前针对前列腺癌的治疗方式较多,主要有药物治疗、 化学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等。其中,见效较快、疗效确切的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可以直接切除患者病灶,使其病情得到有效 控制。但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前列腺癌的手术方式较多,在治疗效果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鉴于此,现就前列腺癌的病因、特点、诊断 方法,前列腺癌手术治疗的发展史、适应证、禁忌证,具体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中前列腺癌手术治疗的应用 提供参考依据。
    2023,7(12):19-21, DOI:
    [摘要] (332) [HTML] (0) [PDF 1.65 M] (2111)
    摘要:
    目的 研究自拟扶正抗癌汤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气阴两虚型)的临床效果与对患者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为提 升该疾病的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长春市中医院 2022 年 3 月至 10 月收治的 72 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气阴两虚型)患者,以随 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 36 例。对照组鳞癌患者采用 GP 方案(吉西他滨 + 顺铂)治疗,腺癌患者采用 AP 方案(培 美曲塞 + 顺铂)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自拟扶正抗癌汤治疗。以 21 d 为 1 个周期,共治疗 2 个周期。对比两组患者治 疗后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卡氏功能状态标准(KPS)评分,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 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 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7.78%;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 CD3+ 、CD4+ 百分比及 CD4+ /CD8+ 比 值均显著升高,且与对照组比,治疗组患者 CD3+ 、CD4+ 百分比及 CD4+ /CD8+ 比值更高;治疗后治疗组患者 KPS 评分显著升高,且显著 高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 KP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疲劳、消化道反应、贫血、 凝血异常、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在常规化疗方案的基础上配合使用自拟扶正抗癌汤 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气阴两虚型)患者,其临床疗效较常规治疗更优,可改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
    2023,7(12):4-6, DOI:
    [摘要] (413) [HTML] (0) [PDF 1.65 M] (2105)
    摘要:
    目的 对比早期乳腺癌采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效果,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 性分析兴化市人民医院 2021 年 1 月至 12 月收治的 97 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 A 组(48 例)、B 组(49 例)。给予 A 组患者乳房切除术 +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给予 B 组患者乳房切除术 +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术 后随访 1 年。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 1 周免疫功能指标及上肢功能恢复程度,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 组 患者的腋窝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 A 组,腋窝引流量显著少于 A 组(均P<0.05);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术前比,术后 1 年两组患者 CD4+ 百分比、CD4+ /CD8+ 比值均显著升高,CD8+ 百分比均显著降低,两组相比,B 组 CD4+ 百分比、CD4+ /CD8+ 比值升高幅度更大,CD8+ 百分比降低幅度更大;与术前比,术后 1 年两组患者上臂周径均显著增长,肩关节活动 度及肩关节最大外展角度均显著减小,B 组上臂周径显著短于 A 组,肩关节活动度及肩关节最大外展角度均显著大于 A 组;随访期间, B 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 A 组(均P<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法手术时间相当,但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比,早期乳腺癌患者 应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治疗可有效缩短腋窝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腋窝引流量,并能够改善其免疫功能,对患者上肢功能影响较小, 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2023,7(12):1-3, DOI:
    [摘要] (748) [HTML] (0) [PDF 1.65 M] (2048)
    摘要:
    目的 探究免疫治疗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 2019 年 7 月至 2022 年 7 月赣 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200 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 采用 DP 化疗方案(多西他赛 + 顺铂)] 和观察 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卡瑞利珠单抗免疫治疗),各 100 例。3 周为 1 个疗程,两组共治疗 3 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比较两组患者 治疗后近期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评分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 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及疾病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外周血 CD4+ 百分比、CD4+ /CD8+ 比 值、NK 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外周血 CD8+ 百分比显著升高,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与 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 EORTC QLQ-C30 各维度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辅以卡瑞利 珠单抗免疫治疗,可保护患者的免疫力,提高疾病控制效果和患者生存质量,同时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2023,7(12):22-24, DOI:
    [摘要] (302) [HTML] (0) [PDF 1.65 M] (1969)
    摘要:
    目的 探讨益胃消浊汤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 T 淋巴细胞亚群、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沭阳南关医院于 2018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80 例中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 组,各 40 例。对照组患者以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胶囊(SOX 方案)治疗,联合组患者在 SOX 方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胃消浊汤治疗, 以 21 d 为 1 个疗程,治疗 4 个疗程后评估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T 淋巴细胞亚群、中医证候积分、肿瘤标志物及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对照组患者 CD4+ 、CD3+ 百分比及 CD4+ /CD8+ 比值均降低,联合组上述指标均升高,且治疗后联合组高于 对照组;治疗后对照组患者 CD8+ 百分比升高,联合组 CD8+ 百分比降低,且治疗后联合组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 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抗原 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水平均降低, 联合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联合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在 SOX 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益胃 消浊汤治疗中晚期胃癌,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分化,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效果,还可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提升生活 质量。

地址:北京朝阳区北沙滩1号16信箱

邮编:100083

电话:010-64882183 64883630

E-mail:xdyx2020@vip.163.com


温馨提示:建议您使用Chrome80、火狐74+、IE11浏览器 ,当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影响部分功能正常使用。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