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编辑部官网!【中国医师协会系列期刊】
首页 > 2024年第8卷第21期文章目次
  • 2024年第8卷第2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专题
    • 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效果观察

      2024, 8(21):1-3.

      摘要 (13) HTML (0) PDF 1.91 M (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手术治疗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治疗效果、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 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收治的 80 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 料,均接受腔镜手术治疗,根据手术入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胸乳组(40 例,接受经胸乳入路腔镜手术治疗)和口腔组(40 例,接受经口 腔前庭入路腔镜手术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 1 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和术后 1 个月甲状腺激素水平,术后 1 个月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胸乳组比,口腔组患者中央区淋巴结清扫量更多,中央区 淋巴结清扫时间更短,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更少;与术前比,术后 1 个月两组患者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均升高,口腔组较胸乳组 更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均降低,口腔组均较胸乳组更高;术后 1 个月口腔组患者血管分布、柔软 性、色泽、厚度、总分评分均低于胸乳组(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与采用经胸乳入路腔镜手术治疗比,采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可取得较理想效果,利于中央区淋巴 结的高效清除,有助于术后甲状腺功能的恢复,并减轻手术瘢痕形成,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 早效果对比研究 、晚期左甲状腺素钠治疗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

      2024, 8(21):4-6.

      摘要 (12) HTML (0) PDF 1.93 M (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早、晚期左甲状腺素钠治疗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对患儿身体发育、智力 水平及甲状腺功能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疗效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 90 例 CH 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初始左甲状腺素钠治疗时间不同进行分组,分别为早期组(出生 2 个月内发现并治疗,45 例)与晚期组 (出生 2 个月后发现并治疗,45 例)。两组患儿均进行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并随访至 2 周岁。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 [ 游 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 水平、身体发育情况及智力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 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 TSH 水平均降低,且早期组低于晚期组,血清 FT4 和 FT3 水平、BMI、身高及精细动作、社交行为、大运动、适应 能力及语言各项智力评分均升高,且早期组均高于晚期组(均P<0.05)。结论 相较于晚期左甲状腺素钠治疗,给予 2 个月内发病的 CH 新生儿左甲状腺素钠早期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甲状腺功能,有利于促进患儿的身体发育和智力水平的提高。

    • 补肾健脾疏肝方对桥本甲状腺炎伴甲状腺功能减低患者 临床症状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2024, 8(21):7-10.

      摘要 (24) HTML (0) PDF 1.92 M (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补肾健脾疏肝方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HT)伴甲状腺功能减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对患者临床症状及甲状腺激素 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于泰州市中医院进行诊治的 61 例 HT 伴甲状腺功能减低患者开展前瞻性研究,参照 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30 例,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和研究组(31 例,左甲状腺素钠 + 补肾健脾疏肝方治疗)。两组患者 均持续治疗 3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 3 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和超声检查指标 [ 甲状腺体积、甲状腺动脉峰值流 速 ],甲状腺激素 [ 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 及甲状腺抗体 [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 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 3 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神疲乏力、畏寒肢颈前瘿肿或压迫感、神疲 乏力、急燥易怒、畏寒肢冷、浮肿、腰酸各项中医证候积分、甲状腺动脉峰值流速、血清 TSH、TGAb、TMAb 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 于对照组;甲状腺体积均缩小,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血清 FT3、FT4 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患者临床 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一左甲状腺素钠药物治疗相比,在 HT 伴甲状腺功能减低患者中联合应用补肾健脾疏 肝方中医治疗,临床疗效显著,能够促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有利于改善甲状腺功能,调节甲状腺激素及抗体水平。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甲状腺微小癌的 影像特征及血流参数研究

      2024, 8(21):10-13.

      摘要 (12) HTML (0) PDF 2.20 M (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甲状腺微小癌的典型影像特征,并对比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的超声血流参数。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珠海市金湾中心医院)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110 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 临床资料,将其作为癌症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 110 例甲状腺良性结节(结节直径小于 1 cm)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结节组。两组 患者均开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超声影像学特征;不同病理特征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灶超声血流参数。结果 与结节组 比,癌症组患者病灶边缘成角 / 模糊、形态不规则、低回声、纵横比 >1、微小钙化占比均升高;甲状腺微小癌中肿瘤Ⅲ ~ Ⅳ期、发生淋 巴转移、发生肿瘤侵袭患者病灶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水平均相对较高(均P<0.05);不同细胞 增殖抗原 -67(Ki-67)阳性、神经细胞黏附分子 56(CD56)表达情况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灶 PI、RI、PSV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甲状腺微小癌病灶的典型影像学特征,有利于为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提供依据;且通过对病灶血流参数的定量分析,能够为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理特征的评估提供参考。

    • >基础研究
    • 骨伤三方对膝骨关节炎软骨退变的影响研究

      2024, 8(21):14-17.

      摘要 (33) HTML (0) PDF 2.25 M (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骨伤三方治疗膝骨关节炎(KOA)对软骨退变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8 月于广 州市番禺区中医院进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 42 例患者的关节负重区退变软骨,所有标本放于液氮中保存,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骨 伤三方组,各 21 例。分离、提取并培养 KOA 患者软骨细胞,骨伤三方组软骨细胞培养时加入骨伤三方提取物 400 μL 干预,对照组软骨 细胞培养时则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均培养 72 h,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两组软骨细胞 miRNA-140 基因表达水平;采 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两组软骨细胞磷脂酰肌醇 -3 激酶(PI3K)、蛋白激酶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蛋白表达水 平;采用 MTT 检测两组软骨细胞 24、48、72 h 的活性。结果 干预后,骨伤三方组的 miRNA-140 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 后,骨伤三方组 PI3K、AKT、mTOR 蛋白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骨伤三方组 PI3K、AKT、mTOR 荧光检查蛋白印迹灰度比 明显低于对照组。培养 24~72 h,两组软骨细胞组织的吸光度值(OD)均逐渐升高,且各时间点骨伤三方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骨伤三方可上调关节软骨细胞 miRNA-140 的表达量,降低 PI3K/AKT/mTOR 通道相关蛋白表达量,继而增强软骨细胞活性,以抑 制关节软骨退变,延缓 KOA 的发展。

    • >临床研究
    • 右美托咪定联合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技术 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2024, 8(21):18-20.

      摘要 (15) HTML (0) PDF 1.93 M (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联合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技术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以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2 年 10 月至 2024 年 1 月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的行胸腔镜手术的 62 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 例,选用可视双腔支气 管导管技术处理)与研究组(31 例,选用右美托咪定联合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技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插管前后与拔管 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拔管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插管定位用时、术后至下床时间、住院 总天数均短于对照组;与插管前比,插管后两组患者心率与平均动脉压水平均升高;与拔管前比,拔管后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水 平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拔管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右美托 咪定联合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技术应用于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中效果更好,有效地缩短插管定位时间,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还有 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 经桡动脉介入术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 对患者术后心功能改善的临床研究

      2024, 8(21):21-23.

      摘要 (9) HTML (0) PDF 1.93 M (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经桡动脉介入术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 以 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2 年 3 月至 2023 年 10 月于内蒙古民族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治疗的 84 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分对照组 (42 例,经股动脉介入术治疗)和观察组(42 例,经桡动脉介入术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随访 3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 术前及术后 3 个月心功能与运动耐力,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穿刺时间、X 线暴露时间、手术时间均较对照组长, 术后卧床时间较对照组短;与术前比,术后 3 个月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升高,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 内径(LVEDD)均降低,6 min 步行距离试验(6MWT)距离、运动持续时间(ED)均延长(均P<0.05),而上述指标两组组间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经股动脉介入术与经桡动脉介入术治疗冠 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与运动耐力,而相比经股动脉介入术,经桡动脉介入术患者术后卧床时间短,术后恢 复效果更好,且安全性更高,但其穿刺时间、X 线暴露时间、手术时间均较长。

    • 单髁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 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2024, 8(21):24-26.

      摘要 (15) HTML (0) PDF 1.93 M (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单髁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对患者膝关节功能及 D- 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红细 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7 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 患者 60 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28 例,全膝关节置换术)与研究组(32 例,单髁膝关节置换术),均于术后随 访时间 12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 6、12 个月关节活动度(ROM)、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Berg 平衡量表(BBS);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 1 d D-D、FIB、Hb、Hct 水平,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显性失 血量、隐性失血量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膝关节主动屈曲至 90° 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 6、12 个月两组患 者 ROM、HSS 膝关节评分、BBS 评分均升高,研究组术后 6 个月 ROM、HSS 膝关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 1 d 两组患者 D-D 及对照组 FIB 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术后 1 d 两组患者 Hb、Hct 水平均降低,但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 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髁膝关节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均能够有效促进膝 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术后平衡能力的恢复,且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单髁膝关节置换术可更有效改善围术期指标,促进膝关节活动 度、膝关节功能尽早恢复,且对凝血系统影响较小。

    •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进展期直肠癌的 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4, 8(21):27-29.

      摘要 (17) HTML (0) PDF 1.93 M (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应用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免疫功能、并发症、复发率 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 86 例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 法不同分为 A 组(42 例,手术联合术后辅助放化疗)、B 组(44 例,在 A 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术前联合新辅助放化疗治疗),两组 患者均于术后随访 1 年,其中 A 组失访 2 例、B 组失访 3 例,最终纳入 81 例:A 组(40 例)、B 组(41 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 指标,术前、术后 7 d 免疫功能指标,以及术后随访期间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 B 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较 A 组更短,保肛率较 A 组 更高(均P<0.05);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比,术后 7 d 两组患者外周血 CD3+ 、CD4+ 百分比及 CD4+ /CD8+ 比值均降低,但 B 组较 A 组均更高;与术前比,术后 7 d 两组患者外周血 CD8+ 百分比均升高,但 B 组 较 A 组均更低(均P<0.05);相较于 A 组,B 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复发率均较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进 展期直肠癌患者应用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有助于促进术后恢复,且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安全性良好。

    • 右美托咪定复合腰- 硬联合麻醉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

      2024, 8(21):30-32.

      摘要 (17) HTML (0) PDF 1.93 M (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的影响,为 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收治的 61 例将行老年全髋关节置换 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30 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31 例,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两组均观察至出院。比 较两组患者麻醉指标,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镇痛、镇静效果,以及住院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 者静脉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更少(P<0.05);与麻醉前比,麻醉后 15 min、手术完成时两组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 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且不同时间点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与术后 12 h 比,术后 24 h 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 均降低,且术后 12、24 h 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与麻醉前比,麻醉后 15 min、手术完成时两组 Ramsay 镇静评分逐渐升高,不同时间点 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与苏醒时间,不同时间点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组间及组内比较,以及不良反应总 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能够降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静脉镇痛泵 有效按压次数,增强镇痛、镇静效果,维持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且安全性良好。

    • 丁苯酞结合双抗治疗方案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 凝血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2024, 8(21):33-35.

      摘要 (15) HTML (0) PDF 1.91 M (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丁苯酞结合双抗治疗进展性脑梗死(PCI)患者的效果,并分析对患者凝血指标及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 病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 2021 年 10 月至 2023 年 12 月江阴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 78 例 PCI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 [39 例,予 以双抗治疗(阿司匹林 + 氯吡格雷)] 和研究组(39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丁苯酞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 3 周。观察对比两 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凝血指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神经功能及预后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 3 周后两 组患者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延长,且研究组均长于对照组,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D- 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血清 Hcy 水平、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 及 Rankin 修订量表评分(MRS)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与单独应用双抗治 疗比,PCI 患者采用丁苯酞结合双抗治疗效果更理想,对凝血指标改善更为显著,预后效果更好。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髋关节功能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2024, 8(21):36-38.

      摘要 (10) HTML (0) PDF 1.91 M (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对其髋关节功能和骨代谢指标影响,为 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收治的 81 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钢板组(40 例)和髓内钉组(41 例),钢板组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PFP) 治疗,髓内钉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手术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 3 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 1、3 个月 髋关节功能,术前及术后 3 个月骨代谢指标、生活质量,以及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髓内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钢板组, 手术、术后负重及住院时间均短于钢板组;术后 1、3 个月两组患者 Harris 髋关节功能量表评分较术前呈升高趋势,且髓内钉组均高于钢 板组;与术前比,术后 3 个月两组患者血清 I 型胶原 C 末端肽(CTX)水平均降低,且髓内钉组低于钢板组;术后 3 个月两组患者血清 I 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及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环境、社会功能评分均升高,且髓内钉组均高于 钢板组(均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采用 PFNA 治疗可以改善围术期指标,有利于恢复髋关节功能,改善骨代谢指标,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 全冠修复联合根管治疗牙隐裂合并慢性牙髓炎 的疗效及对患者疼痛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2024, 8(21):39-41.

      摘要 (35) HTML (0) PDF 1.91 M (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采用全冠修复联合根管治疗牙隐裂合并慢性牙髓炎患者对其疗效及疼痛、炎症因子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 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南通瑞慈医院 2022 年 3 月至 2024 年 2 月收治的 86 例牙隐裂合并慢性牙髓炎患者分为对照 组(43 例,根管联合树脂填充治疗)和研究组(43 例,采取全冠修复联合根管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均随访 3 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 疗 3 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 3 个月的临床指标,治疗前及治疗后 1 d 的疼痛、炎症因子,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比,治疗后 3 个月研究组患者疗效、总有效率均更高;治疗后 3 个月两组患者牙龈指数较治疗前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 对照组;治疗后 3 个月两组患者咀嚼效率、最大咬合力较治疗前均上升,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 1 d 两组患者龈沟 液中缓激肽、脑内神经肽 -Y、白细胞介素 -8、肿瘤坏死因子 -α 水平均上升,但研究组的上升幅度均小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 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采用全冠修复联合根管治疗牙隐裂合并慢性牙髓炎患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牙龈状态,提高 咀嚼效率和最大咬合力,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 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超重 2 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2024, 8(21):42-44.

      摘要 (14) HTML (0) PDF 1.91 M (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在治疗超重 2 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效果,以及对患者血糖、血压、血脂的影 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0 年 11 月至 2023 年 11 月苏州市立医院收治的 122 例超重 T2DM 患者分为两组,各 61 例。对照组患者 接受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司美格鲁肽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 6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体 质量变化情况、血压及血脂指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空腹血糖(FPG)、餐后 2 h 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BMI、舒张压、收缩压及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含量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 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超重 T2DM 患者,使用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 双胍治疗,对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及体质量的控制有积极作用,且安全性良好。

    •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达格列净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2024, 8(21):45-47.

      摘要 (17) HTML (0) PDF 1.93 M (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使用达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方案对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监利市 第二人民医院 2021 年 3 月至 2024 年 3 月收治的 110 例心力衰竭患者,均予以基础抗心力衰竭治疗(控制血压、心室率异常、抗感染 等),予正性肌力类药物、β 受体阻滞剂、螺内酯和利尿剂治疗等。以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55 例,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和观察组 (55 例,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辅助达格列净治疗),两组均治疗 8 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心室重塑、炎症因子,不良反应发生 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T)、 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1)、白细胞介素 -33(IL-33)、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核因子 -κB(NF-κB)、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左心室 射血分数(LVEF)、左室质量指数(LVMI)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格列净配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能够促进心功能恢复,减轻炎症反应程度,还能够改 善心室重塑,且安全性良好。

    • 罗哌卡因腰 实施效果研究 - 硬联合麻醉对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

      2024, 8(21):48-50.

      摘要 (14) HTML (0) PDF 1.93 M (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髋、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提高髋、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麻醉的安全 性和有效性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昌吉回族自治州中医医院收治的行髋、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 80 例,通过 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40 例,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麻醉)和研究组(40 例,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 麻醉前(T0)、麻醉后 15 min(T1)和术后 30 min(T2)的生命体征(收缩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麻醉相关指标(麻醉药物使用 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 T0 时比,T1~T2 时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呼吸频率均呈降低 趋势,且研究组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T1~T2 时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逐渐降低,研究组患者 T1、T2 时的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与对照 组比,研究组患者的麻醉药物使用量更少,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均更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低(均P<0.05),研究组患 者 T0~T3 时的血氧饱和度水平波动不显著,其组内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单纯罗哌卡因连续硬膜 外麻醉相比,在髋、膝关节置换术中联合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方法更有助于稳定患者手术期间的生命体征状态,且麻醉药物使用剂量相对 较少,起效更快,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良好。

    • 程序性死亡因子 不可手术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1 及其配体抑制剂联合放化疗对驱动基因阴性

      2024, 8(21):51-54.

      摘要 (17) HTML (0) PDF 1.94 M (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估驱动基因阴性不可手术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程序性死亡因子 1(PD-1)及其配体(PD-L1)抑制剂联合放 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其免疫功能、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东莞市人民医院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收治的 100 例驱动基因阴性不可手术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 50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放化疗治疗, 研究组患者接受 PD-1/PD-L1 抑制剂联合放化疗治疗。3 周为 1 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 3 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 疫功能、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 CD4+ 百分比与 CD4+ /CD8+ 比 值均升高,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 CD8+ 百分比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碱性成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CYFRA21-1)水平均降低,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 (均P<0.05)。结论 驱动基因阴性不可手术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应用 PD-1/PD-L1 抑制剂联合放化疗治疗疗效显著提升,可降低血清肿瘤 标志物水平,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 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患者不同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的 效果差异

      2024, 8(21):54-57.

      摘要 (17) HTML (0) PDF 1.94 M (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以不同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的效果,以及对患者炎症反应、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5 月至 2023 年 12 月兴安界首骨伤医院收治的 63 例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1 例)患者采 用经胆囊前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32 例)患者采用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均术后随访 3 个 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 36 h 炎症因子,术前、术后 3 个月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以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 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 12 h 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手术、胃肠功能恢复及住院时 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 36 h 血清白细胞介素 -8、肿瘤坏死因子 -α、白细胞介素 -6、降钙素原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但研究组均低 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 3 个月 SF-36 各项(一般健康、健康变化、总体健康、生理角色、身体疼痛、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情感角色) 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降钙素原水平比较,以及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 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相较于经胆囊前三角解剖入路,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应用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手术 治疗的效果较好,能够加快手术操作,减少术中的血液流失,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和术后疼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加快康复进 程,且安全性良好。

    •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重症冠心病并心力衰竭的效果 及对患者心功能、炎症因子、不良反应的影响研究

      2024, 8(21):57-60.

      摘要 (14) HTML (0) PDF 2.01 M (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冠心病并心力衰竭(CHD-HF)患者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的效果,以及患者治疗前后心功 能、炎症因子、血脂指标变化,并分析其用药安全性。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高州市人民医院 2021 年 10 月至 2023 年 10 月收治的 62 例重症 CHD-HF 患者分为对照组(31 例,口服依那普利、美托洛尔、氢氯噻嗪等常规治疗)和观察组 [31 例,常规治疗 +rhBNP (持续给药 48 h)],两组患者均于治疗 1 个月后评估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功能、炎症因子、血脂指标,以及 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左 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 白细胞介素 -6(IL-6)及血浆脑钠肽(BNP),以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降低,观察组 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排血量(CO)及血清白细胞介素 -10(IL-10)、高密度 脂蛋白(HDL-C)均升高,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重症 CHD-HF 患者使用 rhBNP 治疗效果良好,可更好地改善患者心功能,调节血脂代谢,并能够有效抑制炎症反应,且安全性 良好。

    • 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 治疗子宫肌瘤的非随机对照研究

      2024, 8(21):61-64.

      摘要 (10) HTML (0) PDF 1.94 M (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比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为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8 月至 2023 年 8 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 103 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分为 腹腔镜组(52 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和宫腔镜组(51 例,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两组患者均随访 6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 围术期指标,术后 1、3、6 个月的子宫肌层愈合率和术后妊娠情况,术前和术后 36 h 的炎症因子指标 [ 血清 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 介素 -1β(IL-1β)、白细胞介素 -6(IL-6)] 水平,以及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腹腔镜组比,宫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更 少,手术耗时、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更短,术后妊娠率更高;术后 1、3、6 个月两组患者的子宫肌层愈合率均呈升高趋 势,且宫腔镜组各时间点均高于腹腔镜组;与术前比,术后 36 h 宫腔镜组患者的血清 CRP、IL-1β、IL-6 水平均升高,但宫腔镜组均低于腹 腔镜组(均P<0.05)。随访期间腹腔镜组和宫腔镜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 19.23% 和 7.8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相比,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应用于子宫肌瘤患者有利于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治 疗效率,促进患者的子宫肌层愈合,提高妊娠率,患者术后炎症反应更轻,且并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安全性较好。

    • 冷圈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结直肠息肉患者的 手术效果分析

      2024, 8(21):64-67.

      摘要 (35) HTML (0) PDF 1.97 M (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冷圈套、热圈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分析对患者炎症反应及凝血 功能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3 年 6 月至 2024 年 6 月常州市武进国家高新区人民医院收治 的 102 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分别为热圈套组(51 例,热圈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冷圈套组 (51 例,冷圈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两组患者出院后均随访 30 d。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完整切除率、延迟性出血率、 延迟性穿孔率),术前和术后 1 d 的炎症反应指标 [ 血清 C- 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 A(SAA)、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 凝血功能指标 [ 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以及并发症 发生情况。结果 与热圈套组比,冷圈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延迟性出血率和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与术前比,术后 1 d 两组患者 的血清 CRP、SAA 水平及外周血 WBC 均升高,但冷圈套组均低于热圈套组;与术前比,术后 1 d 两组患者的血浆 APTT、TT、PT 均缩 短,但冷圈套组较热圈套组更长,血浆 FIB 水平均升高,但冷圈套组低于热圈套组(均P<0.05);两组患者的完整切除率、延迟性穿孔 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冷、热圈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均可以有效切除结直肠息肉,但冷圈套术式可缩短手 术时间,降低延迟性出血风险,患者术后机体炎症反应较轻,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凝血功能的改善,且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安全性相对 更高。

    •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在股骨近端骨折患者 麻醉中的应用价值

      2024, 8(21):67-70.

      摘要 (14) HTML (0) PDF 1.94 M (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技术下髂筋膜神经阻滞在股骨近端骨折(PF)患者麻醉实践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为临床提高麻醉效果 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3 年 6 月至 2024 年 6 月于唐县中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 61 例 PF 患者分为两组,单一组 (30 例,实施全身麻醉)和复合组(31 例,实施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麻醉前(T0)、 插管即刻(T1)、麻醉后 20 min(T2)、拔管即刻(T3)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术后 2、6、12 h 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前 和术后 2、3 d 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中文版(MoCA)评分、股四头肌肌力评分,以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复合组患者 清醒时间、拔管时间、首次活动时间均短于单一组,丙泊酚用量低于单一组;与 T0 时比,T1~T3 时两组患者心率(HR)均呈升高又降低 趋势,平均动脉压(MAP)均呈降低又升高趋势,T1、T2 时复合组均较单一组更低;与术后 2 h 比,两组患者术后 6、12 h VAS 评分均呈 逐渐降低趋势,复合组均较单一组更低;与术前比,两组患者术后 2、3 d MoCA 评分均呈降低又升高趋势,股四头肌肌力评分均呈逐渐 升高趋势,复合组均较单一组更高(均P<0.05);两组患者 T0~T3 时血氧饱和度(SpO2)、T3 时 HR、MAP 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 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应用于 PE 患者中可提高麻醉效果,稳定血流动力学水 平,减轻疼痛感、快速恢复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肌力功能,手术安全性良好。

    •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美沙拉嗪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4, 8(21):71-73.

      摘要 (11) HTML (0) PDF 1.91 M (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并分析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和肠道菌群的变化情 况。方法 选取宜兴市中医医院 2019 年 12 月至 2023 年 12 月收治的 69 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 组(34 例,接受美沙拉嗪治疗),研究组(35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 2 个月。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肠道菌群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治疗 2 个 月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 -8(IL-8)、降钙素原(PCT)水平较治疗前均降 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两组患者肠球菌、大肠杆菌均减少,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少,肠道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均增多,研究组 均较对照组更多(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独接受美沙拉嗪治疗比,联 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能更好地抑制炎症反应,还能优化肠道菌群平衡,并且具备良好的 安全性。

    • 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女性患者 对其血液生化指标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4, 8(21):74-77.

      摘要 (11) HTML (0) PDF 2.07 M (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估喹硫平与碳酸锂联合治疗对女性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对其血液生化指标、认知功能的影 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 2021 年 10 月至 2023 年 10 月呼伦贝尔市第三人民医院(呼伦贝尔市精神卫生中心)收 治的 81 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女性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 例)、观察组(41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碳酸锂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喹硫平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 8 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血液生化 指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可重复的成套神经心理 状态测验(RBANS)各项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更高;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 -1β(IL-1β)、白细胞 介素 -6(IL-6)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更低(均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碳酸锂单独使用,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女性患者不仅可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认 知水平,还可降低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 环泊酚对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2024, 8(21):78-80.

      摘要 (19) HTML (0) PDF 1.93 M (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环泊酚对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生命体征、不良反应的影响,旨在为后续麻醉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 2021 年 12 月至 2023 年 12 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 100 例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 50 例,均行全身麻 醉,丙泊酚组使用 2.0 mg/kg 体质量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4~6 mg/(kg·h)丙泊酚进行麻醉维持;环泊酚组使用 0.5 mg/kg 体质量环泊酚 进行麻醉诱导、1~1.5 mg/(kg·h)环泊酚进行麻醉维持。观察并记录患者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不同时间点 的生命体征,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丙泊酚组比,环泊酚组患者苏醒时间更长;与麻醉诱导前(T0)比,苏醒时(T1)~ 意识 清醒时(T3)时两组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均先降低后升高,且环泊酚组 T1、扩张宫颈时(T2) MAP、T1~T3 时 SpO2 均高于丙泊酚组(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定向力恢复时间、睫毛反射时间比较,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丙泊酚相比,宫腔镜手术使用环泊酚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苏醒延迟,但定向力与睫毛反射恢复时间 相当,且更能稳定麻醉期间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呼吸抑制,安全性良好。

    • 超声引导下腘窝入路坐骨神经和隐神经阻滞 在足部负压封闭引流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4, 8(21):81-83.

      摘要 (13) HTML (0) PDF 1.93 M (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腘窝入路坐骨神经和隐神经阻滞在足部负压封闭引流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为该麻醉方案的推广应用 积累临床经验。方法 选取 2022 年 3 月至 2023 年 12 月中山市港口医院收治的 140 例足踝部清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73 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和研究组(67 例,采用超声引导下腘窝入路坐骨神经和隐神经阻滞麻醉)。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神经 与感觉神经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麻醉前和麻醉后 10 min 的生命体征指标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运动神经与感觉神经的 麻醉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麻醉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与麻醉前比,麻醉后 10 min 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均降低,但 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于接受足部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患者而言,采用 超声引导下腘窝入路坐骨神经和隐神经阻滞能够展现出良好的麻醉效果,且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更为平稳,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较低。

    • 左炔诺孕酮缓释系统应用于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 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4, 8(21):84-86.

      摘要 (13) HTML (0) PDF 1.93 M (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左炔诺孕酮缓释系统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提供参考依 据。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3 月扬州大学附属江都人民医院中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 91 例患者分 为两组,分别为常规组(45 例)和置入组(46 例),常规组术后接受地屈孕酮治疗,置入组术后接受左炔诺孕酮缓释系统治疗。两组患 者均治疗 3 个月,并随访 1 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用药前和治疗后 3、6、12 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术 后用药前和治疗后 6 个月的激素水平,治疗和随访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后 1 年的复发情况。结果 与术后用药前比,治 疗后 3、6、12 个月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PBAC 评分及治疗后 6 个月两组患者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 二醇(E2)水平均呈下降趋势,置入组均较常规组更低;治疗后 1 年置入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常规组(均P<0.05);治疗及随访期间两组 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左炔诺孕酮缓释系统应用于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可减少 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期间出血量,调节患者激素水平,降低复发风险,安全性良好。

    • 股骨头髓芯减压植骨术联合注射富血小板血浆治疗 在股骨头坏死保髋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024, 8(21):87-89.

      摘要 (19) HTML (0) PDF 1.93 M (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髓芯减压植骨术与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应用于股骨头坏死(ONFH)保髋治疗的临床效果,为患者提供科 学、有效的治疗选择。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1 年 1 月至 2024 年 2 月期间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 136 例 ONFH 患者分为对照 组 [ 接受髓芯减压植骨术(植入骨材料中不混合 PRP)]、研究组 [ 接受髓芯减压植骨术联合 PRP 注射治疗(植入骨材料中混合 PRP)], 各 68 例。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随访 3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 1、3 个月髋关节 Harris 评分,术前、术后 3 个月骨密度、骨代谢及 血管新生指标,以及术后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术前比,术后 1、3 个月两组患者髋关节 Harris 评分均逐渐升高,且不同 时间点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 3 个月两组患肢髋部 Ward's 三角、股骨颈、股骨粗隆的骨密度值及血清成纤维生长因子 2 (FGF-2)水平均升高,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 3 个月两组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水平均降低,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髓芯 减压植骨术联合注射 PRP 在 ONFH 保髋治疗中,有助于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提高髋骨骨密度,有效调节血管新生,促进骨修复过程, 且安全性良好。

    • >中医中药
    • 浮针结合董氏奇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 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

      2024, 8(21):90-92.

      摘要 (20) HTML (0) PDF 1.91 M (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浮针结合董氏奇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 12 月至 2023 年 12 月东莞市虎门中医院收治的 12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 例,常规针刺治疗)与研究组 (60 例,浮针结合董氏奇穴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 28 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 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 组患者的 ODI、VAS 疼痛评分及腰膝酸软、神疲少气、肢体不温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 -1β、C- 反应蛋白、肿瘤坏死 因子 -α 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针刺治疗,给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浮针结合董氏奇穴治 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减轻疼痛,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利于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

    • 中药右归饮加减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肾功能的影响分析

      2024, 8(21):93-95.

      摘要 (12) HTML (0) PDF 1.93 M (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中药右归饮加减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肾功能和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汕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 65 例 SLE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32 例)和研究组(33 例)。 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醋酸泼尼松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中药右归饮加减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 3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指标 [ 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 24 h 尿蛋白(24 h UP)]、 血液免疫学指标 [ 补体 C3、补体 C4、总补体活性(CH50)、C- 反应蛋白(CRP)] 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组,治 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Scr、BUN、24 h UP、CRP 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常规 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补体 C3、补体 C4 及 CH50 含量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 针对 SLE, 实施中药右归饮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可改善患者肾功能,调节患者免疫功能,从而缓解患者 SLE 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更显著。

    • 加味二陈汤联合康复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热壅肺证的 疗效观察

      2024, 8(21):96-98.

      摘要 (8) HTML (0) PDF 1.91 M (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加味二陈汤联合康复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的疗效,以及对其降钙素原、C- 反应蛋 白、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3 月收治的 COPD 痰热壅肺证患者 80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 组。对照组(40 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与康复治疗,试验组(40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加味二陈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 30 d。比 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 30 d 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降钙素原、C- 反应蛋白水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改良呼吸 困难指数(mMRC)评分及肺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咳、痰、喘、气短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 治疗 30 d 后血清 C-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及 CAT 评分、mMRC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 30 d 后 用力肺活量(FVC)、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 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加味二 陈汤联合康复治疗痰热壅肺证 COPD 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减轻炎症反应,有助于改善其肺功能。

    • 基于 及腹水影响的研究 “肠肝轴”探讨温阳逐水神阙灸对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

      2024, 8(21):99-102.

      摘要 (8) HTML (0) PDF 1.94 M (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依据“肠肝轴”理论采用温阳逐水神阙灸治疗肝硬化,分析其对患者肠道菌群、减少腹水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 取 2020 年 5 月至 2023 年 7 月和平县中医院收治的 80 例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 例)患者采用控制门脉高 压、抗病毒、抗感染、保肝等对症治疗,观察组(40 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温阳逐水神阙灸治疗,治疗 3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 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腹水情况、肝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 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均升高,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肠球菌、大肠杆菌数量、腹围、腹水深度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从“肠肝轴”的视角证实了温阳逐水神阙灸可调节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减轻腹水症状,且可促进患者肝功能恢复,提升总体临 床疗效。

    • >诊疗技术
    • 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价值

      2024, 8(21):102-105.

      摘要 (9) HTML (0) PDF 2.02 M (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生物标志物血清分泌性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剂(SLPI)、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7(IGFBP7)、基质金属 蛋白酶抑制因子 -2(TIMP-2)、尿转铁蛋白(UTf)、尿免疫球蛋白(IgU)与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功能的关系,以及其联 合检测在早期 DN 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 2022 年 6 月至 2023 年 6 月于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2 型糖尿病(DM)患者 200 例, 将其作为观察组,并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单纯 DM 组(71 例)、早期 DN 组(67 例)、临床期 DN 组(62 例), 另选取同期于茂名市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 60 例,将其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实验室指标检测。比较对照组、观 察组及单纯 DM 组、早期 DN 组、临床期 DN 组研究对象肾功能与生物标志物指标水平,并分析肾功能与生物标志物指标的相关性, 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早期 DN 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血清肌酐(Scr)、 尿素氮(BUN)、尿酸(UA)、SLPI、IGFBP7、TIMP-2、UTf、IgU 水平均升高;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升高,单纯 DM 组、早期 DN 组、临床期 DN 组患者血清 Scr、BUN、UA、SLPI、IGFBP7、TIMP-2、UTf、IgU 水平均呈逐渐升高趋势;血清 SLPI、IGFBP7、 TIMP-2、UTf、IgU 与血清 Scr、BUN、UA 均呈正相关;血清 SLPI、IGFBP7、TIMP-2、UTf 及 IgU 联合检测诊断早期 DN 的曲线下面积 (AUC)均高于单一指标检测(均P<0.05)。结论 早期 DN 患者血清 SLPI、IGFBP7、TIMP-2、UTf、IgU 水平与肾功能密切相关,且 上述指标联合检测对早期 DN 的诊断价值较高,临床治疗时可监测患者血清 SLPI、IGFBP7、TIMP-2、UTf、IgU 水平,有利于控制病情 发展。

    • 人工智能技术在头颈部 CT 血管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2024, 8(21):106-108.

      摘要 (15) HTML (0) PDF 1.95 M (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人工智能(AI)技术在头颈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高诊断脑血管疾病准确 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东莞市清溪医院 2023 年 5 月至 2024 年 5 月收治的疑似脑血管病变行头颈部 CTA 检查的 42 例患者的 临床资料,根据 CTA 图像处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人工组(采用人工处理)和 AI 组(采用 AI 处理)。比较两组患者图像中颈总动 脉、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的 CT 值、噪声值、信噪比(SNR),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图像处理方法对颈动 脉狭窄 / 闭塞的诊断效能。结果 与人工组比,AI 组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的噪声值均更低,SNR 均更高(均P<0.05); 临床诊断结果显示,42 例患者中有 30 例(71.43%)存在颈动脉狭窄 / 闭塞情况,而人工组中发现 29 例(69.05%),AI 组中发现 31 例 (73.81%);两组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的 CT 值及两种图像处理方法诊断颈动脉狭窄 / 闭塞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将 AI 技术应用于头颈部 CTA 检查,可显著提升图像质量,且对颈动脉狭窄 / 闭塞的诊 断效能良好。

    • >预防医学
    • 影响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妇母婴阻断成功率的 相关因素探析

      2024, 8(21):109-112.

      摘要 (14) HTML (0) PDF 1.94 M (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影响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母婴阻断的相关因素,并制定针对性措施,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依 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筛查出孕周为 24~28 周的 305 例 HBsAg 阳性孕妇(孕期服 用抗病毒药)的临床资料,随访至新生儿 7 个月,根据 HBsAg 阳性孕妇母婴阻断是否成功分为成功组 280 例 [(新生儿 HBsAg 阴性、 抗-?乙肝表面抗体(HBs)阳性 ] 和失败组 25 例(新生儿 HBsAg 阳性、抗 -HBs 阴性)。统计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影响 HBsAg 阳性孕妇母婴阻断的因素。结果 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与成功组比,失败组孕妇乙型肝炎病毒 e 抗 原(HBeAg)阳性、孕妇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 >2×105 IU/mL 占比更高;新生儿乙肝疫苗(HepB)规范接种、 新生儿 HepB 全程接种占比均更低;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妇 HBeAg 阳性、新生儿 HepB 未规范接种、新生儿 HepB 未 全程接种、孕妇 HBV-DNA 水平 >2×105 IU/mL 均为 HBsAg 阳性孕妇母婴阻断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影响 HBsAg 阳性孕妇母婴阻断失败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孕妇 HBeAg 阳性、新生儿 HepB 未规范接种、新生儿 HepB 未全程接种、孕妇 HBV-DNA 水平 >2×105 IU/mL 等,应对存在此类因素的孕妇予以重点关注并实施相应干预措施,以提高母婴阻断成功率,进而改善新生儿预后。

    • 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指数与妊娠期高血压 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的关系

      2024, 8(21):112-115.

      摘要 (14) HTML (0) PDF 1.95 M (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TyG)指数与妊娠期高血压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的关系,为改善妊娠结局提供有效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3 年 3 月至 2024 年 3 月在惠阳三和医院接受诊治的 180 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患者组,同期来 院产检的正常妊娠孕妇 162 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 TyG 指数;根据 TyG 指数中位值(8.75)分别将患者组分为低 TyG 指数组 (90 例)和高 TyG 指数组(90 例),另根据《妇产科学 ( 第 9 版 )》对妊娠结局进行评估,分为良好妊娠结局组与不良妊娠结局组;比较 低 TyG 指数组、高 TyG 指数组,良好妊娠结局组与不良妊娠结局组研究对象临床特征;分析妊娠期高血压患者 TyG 升高的影响因素及其不 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组 TyG 指数高于对照组;高 TyG 指数组中年龄≥ 35 岁、孕前 BMI>28 kg/m2 、有高血压家族史孕妇占比 均高于低 TyG 指数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孕前 BMI 高、有高血压家族史均是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发生 TyG 升高的 危险因素(OR=3.515、2.667、3.261);高 TyG 指数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于低 TyG 指数组,且 Cox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35 岁、 孕前 BMI>24 kg/m2 、有高血压家族史、TyG 指数高均为不良妊娠结局危险因素(HR=3.515、2.667、3.261、3.442)(均P<0.05)。结论 妊 娠期高血压患者 TyG 指数异常升高,且与年龄、孕前 BMI、高血压家族史、不良妊娠结局明显相关,其高表达提示有不良妊娠结局可能。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2024, 8(21):116-119.

      摘要 (17) HTML (0) PDF 1.94 M (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高钾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高钾血症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 性分析 2023 年 2 月至 11 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收治的 98 例每周行 3 次 MHD 的终末期肾脏疾病(ESK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 透析期间钾离子(K+ )浓度分为对照组(49 例,K+ 浓度≤ 5.5 mmol/L)和高钾血症组(49 例,血清 K+ 浓度 >5.5 mmol/L)。收集两组患 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高钾血症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RAAS)用药史、低尿 素清除指数(KT/V)、增重、低三酰甘油、高血尿素、高血磷、高甲状旁腺素患者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RAAS 用药史、低 KT/V、增重、低三酰甘油、高血尿素、高血磷、高甲状旁腺素均为高钾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3.816、2.636、2.096、4.045、3.438、 3.613、3.474,均P<0.05)。结论 RAAS 用药史、低 KT/V、增重、透析前低三酰甘油、高血尿素、高血磷、高甲状旁腺素均为高钾血 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 >临床护理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接受个性化身心诉求干预的效果

      2024, 8(21):119-123.

      摘要 (16) HTML (0) PDF 1.89 M (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个性化身心诉求护理模式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感受负 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收治的 101 例老年慢阻肺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 分为两组,均予以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氧疗等常规治疗,同时常规组 50 例患者使用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等常规性护理干预,联 合组 51 例患者采用常规性护理联合个性化身心诉求护理模式干预。两组均干预至出院并于出院后定期电话随访,整个过程持续 1 个月。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感受负担、生活质量。结果 与干预前比,干预后两组患者正性情绪评分、自我 护理能力测试量表(ESCA)各项评分均升高,联合组均高于常规组;负性情绪评分、照顾、情感、经济负担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 估测试(CAT)各项评分均降低,联合组均低于常规组(均 P<0.05)。结论 应用个性化身心诉求护理模式干预,可有助于改善老年慢 阻肺患者心理状态,增强自我护理能力,减轻自我感受负担,提升生活质量。

    • 感染防控体系的构建及其在创伤性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 应用优势

      2024, 8(21):123-126.

      摘要 (18) HTML (0) PDF 1.92 M (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感染防控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于创伤性骨折患者围术期中对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感染情况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22 年 6 月至 2024 年 1 月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 61 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30 例,采用常 规护理)和联合组(31 例,采用常规护理 + 感染防控体系的构建及应用)。两组患者均干预至出院,并术后随访 3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 随访 3 个月后骨折愈合情况、出院时间,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干预前和随访 3 个月后生活质量,干预期间院内感染、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联合组患者临床愈合率、骨折愈合率均高于常规组,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 常规组(P<0.05);与干预前比,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降低,且联合组均低于常规组 (均P<0.05);与干预前比,随访 3 个月后两组患者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功能、躯体功能等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 各项评分均升高,且联合组均高于常规组(均P<0.05);干预期间,相比于常规组,联合组院内感染总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更低, 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构建感染防控体系并将其应用于创伤性骨折患者围术期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 消除不良情绪,且可减少院内感染,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进而促进骨折愈合及生活质量的提升。

    • >综述
    • 人工智能在鼻咽癌诊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4, 8(21):127-132.

      摘要 (19) HTML (0) PDF 1.92 M (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鼻咽癌作为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至关重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医疗领域的 应用日益广泛,尤其在鼻咽癌的诊疗中显示出巨大潜力。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深度挖掘影像数据与鼻咽癌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关系, 在鼻咽癌精准医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尽管目前人工智能在鼻咽癌诊疗中的应用仍处于研究阶段,但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更加注重 模型的泛化能力、多中心数据的验证及与临床工作流程的整合。预计人工智能技术将显著提升鼻咽癌的诊疗效率和准确性,为患者带来 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现就人工智能在提高疾病早期诊断准确性、治疗及评估患者预后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特别是支持向量机、随 机森林等机器学习算法在分析临床数据和生物标志物建立预后模型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为疾病的个性化治疗策略制定提供了新的指导。

    • 母乳对婴儿肠道菌群建立和远期生存质量的影响

      2024, 8(21):132-136.

      摘要 (24) HTML (0) PDF 1.91 M (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母乳是母体为婴儿提供的最天然的营养物质,包含人乳寡糖、丁酸盐、双糖、乳脂球膜、游离苏氨酸等成分,尤其是母中 的微生物成分,可影响婴儿肠道菌群的建立。从近期来看,母乳中的微生物可直接促进婴儿肠道菌群建立和肠道益生菌群的长期定植, 促进肠道屏障的成熟和完整,并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诱导婴儿机体免疫成熟和免疫耐受;从远期看,母乳中的微生物不仅起到减少 胃肠道疾病、食物过敏情况发生,降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和婴儿腹泻的发生率,提高极低出生体质量儿(ELBW)的存活率, 还会对婴儿的非肠道疾病产生重要影响,诱导免疫成熟、提高远期认知能力。现就母乳中影响婴儿肠道菌群的成分及其对婴儿肠道菌群 建立和肠道功能、婴儿肠道疾病和非肠道疾病的影响进行综述,阐释其对婴儿早期成长的重要性。

    • 胃癌前病变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4, 8(21):136-141.

      摘要 (21) HTML (0) PDF 1.91 M (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胃癌为中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高。胃癌前病变为胃黏膜组织易于癌变的病理改变,包括萎缩、肠化、异型增生, 早期干预可有效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西医主要针对病因与症状进行治疗,但疗效一般,不良反应多,且易复发。中医则采取辨证论治, 调整患者整体内在环境。中医药为中医的核心治疗手段之一,具有多靶点、不良反应少的优势。现就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作用机制 及研究进展进行综合阐述,涵盖病因病机、证型分类、单味中药应用及汤剂临床应用等方面,以期为中药治疗胃癌前病变提供理论参考。

    • >经验交流
    • 司美格鲁肽联合达格列净治疗肥胖型 疗效及对胰岛功能的影响 2 型糖尿病的

      2024, 8(21):142-144.

      摘要 (29) HTML (0) PDF 1.92 M (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司美格鲁肽联合达格列净对肥胖型 2 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 90 例肥胖型 2 型糖尿病患者,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90 例患者分为两组,均使用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 45 例患者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联合达格列净治疗,试验组 45 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司美格鲁肽腹部皮下注射治疗,均治疗 12 周。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脂代谢指标、胰岛功能指标变化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相比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 餐后 2 h 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试验组患者上述指标降低幅度均更 大;两组患者餐后 2 h C 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胰岛 β 细胞功能指数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试验组患者餐后 2 h C 肽、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及胰岛 β 细胞功能指数升高幅度均更大(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司 美格鲁肽联合达格列净治疗肥胖型 2 型糖尿病可有效改善糖脂代谢水平,促进胰岛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良好。


2024年第8卷第21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地址:北京朝阳区北沙滩1号16信箱

邮编:100083

电话:010-64882183 64883630

E-mail:xdyx2020@vip.163.com


温馨提示:建议您使用Chrome80、火狐74+、IE11浏览器 ,当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影响部分功能正常使用。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