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编辑部官网!【中国医师协会系列期刊】
首页 > 2024年第8卷第22期文章目次
  • 2024年第8卷第2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专题
    • 微生态制剂联合恩替卡韦对乙肝肝硬化的治疗效果

      2024, 8(22):1-3.

      摘要 (22) HTML (0) PDF 1.87 M (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简称乙肝)肝硬化患者接受微生态制剂辅助治疗的效果及对其肝功能、肝纤维化、免疫功能的改善作 用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 2021 年 5 月至 2023 年 9 月河北省滦平县医院收治的 65 例乙肝肝硬化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32 例,接受常规治疗(保肝、营养支持等)+ 恩替卡韦片治疗 ] 和研究组 [33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接 受微生物制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 ]。两组患者均治疗 6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肝纤维化、免疫功能 指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 红素(TBiL)、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水平及外周血 CD8+ 百分比较治疗前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外 周血 CD4+ 百分比、CD4+ /CD8+ 比值均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均更高(均P<0.05);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结论 乙肝肝硬化患者经微生态制剂辅助治疗对其机体肝功能及肝纤维化、免疫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且安全性良好。

    •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与肺泡灌洗联合应用在重症肺炎 并发呼吸衰竭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2024, 8(22):4-6.

      摘要 (24) HTML (0) PDF 1.86 M (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 依据。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2020 年 5 月至 2024 年 5 月收治的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 80 例分为对照组 (40 例,采用传统的吸痰干预方法)和观察组(40 例,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与肺泡灌洗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 3 周。观察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治疗期间症状消失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 原(PCT)、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 -6(IL-6)水平均降低,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 发绀、高热、咳嗽咳痰症状消失时间均更短(均 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可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症状改善更佳,且安全性良好。

    • 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蒙脱石散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中的 应用研究

      2024, 8(22):7-9.

      摘要 (51) HTML (0) PDF 1.87 M (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在应用蒙脱石散治疗的同时,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的效果,以及对其症状、肠道菌群、 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鄂尔多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 91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 对照组(45 例)采用抗炎、补液等常规治疗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研究组(46 例)在此基础上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 7 d。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治疗前、治疗 7 d 后肠道菌群、炎症反应,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退热、腹 泻消失、腹痛消失及呕吐停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与治疗前比,两组患儿治疗 7 d 后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均升高,大肠埃希菌数量均 降低,且研究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两组患儿治疗 7 d 后血清 C- 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 -6、降钙素原水平均降低,且 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比较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在蒙 脱石散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可有效调节肠道菌群,并减轻炎症反应,加快患儿恢复,且安全性较好。

    • 孟鲁司特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

      2024, 8(22):10-12.

      摘要 (19) HTML (0) PDF 1.85 M (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患儿炎症因子和肺功能指标的影响,为提升该 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妇幼保健院 2023 年 3 月至 2024 年 3 月收治的 150 例 MPP 患儿,按 照家属意愿选取治疗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75 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雾化止咳、祛痰等对症治疗联合阿奇 霉素治疗,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7 d 为 1 个疗程,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 2 个疗程。观察对比两组患儿临床 疗效,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肺功能指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治疗后试验组患儿总有效率更高;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儿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降钙素原(PCT)、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 -6(IL-6)、总免疫球 蛋白 E(TIgE)及呼吸频率(RR)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儿呼气流量峰值(PEF)、第 1 秒 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 均升高,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P 患儿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儿体内炎症反应,改 善肺功能指标,且安全性良好。

    • 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应用价值

      2024, 8(22):13-15.

      摘要 (14) HTML (0) PDF 1.87 M (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以及对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 分析 2023 年 1 月至 12 月吉林省肝胆病医院收治的 88 例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对照组(44 例,采用 利巴韦林 + 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 治疗)、观察组(44 例,采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治疗),两组均治疗 3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 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 酶、Ⅳ型胶原、层黏连蛋白、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肿瘤坏死因子 -α、超敏 -C 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 -6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上述 指标变化幅度均较对照组更大(均P<0.05)。结论 相较于利巴韦林 + 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 治疗方案,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治疗丙型病毒 性肝炎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减轻炎症反应。

    •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重症肺炎患者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2024, 8(22):16-19.

      摘要 (18) HTML (0) PDF 2.01 M (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重症肺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3 年 1 月 至 2024 年 2 月于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治疗的 81 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氨溴索组(40 例,进行吸氧、止 咳等常规治疗及盐酸氨溴索治疗)和灌洗组(41 例,在常规治疗及盐酸氨溴索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两组 患者治疗时间均为 7 d,并观察至出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 7 d 后临床疗效和痰培养转阴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治疗 7 d 后炎症 反应和血气指标。结果 治疗 7 d 后,灌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氨溴索组(P<0.05),灌洗组痰培养转阴率高于氨溴索组,但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0.05);灌洗组患者退热时间、胸痛消失时间及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氨溴索组(均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 7 d 后两组患 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6)、降钙素原(PCT)及 C- 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降低,且灌洗组均低于氨溴索组(均P<0.05);与治疗前 比,治疗 7 d 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及 pH 值水平均升高,且灌洗组均高于氨溴索组(均P<0.05)。 结论 在常规治疗重症肺炎的基础上,与单独使用盐酸氨溴索相比,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能促进患者临床症 状好转,更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气指标,疗效显著提高。

    • 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在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炎症反应中的 有效性分析

      2024, 8(22):20-22.

      摘要 (29) HTML (0) PDF 1.85 M (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对真菌性外耳道炎的疗效及对患者听力、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东莞市厚街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收治的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 100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0 例)接受碳酸氢钠注射液耳浴冲洗治疗, 研究组(50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 1 个月,并于治疗后随访 6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 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听力功能,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后 3、6 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临 床疗效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 -6、肿瘤坏死因子 -α、降钙素原、C- 反应蛋白水平及气导阈值、骨导阈值、气骨导 差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治疗后 3、6 个月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在真菌性外耳道炎的治疗中,应用碳酸氢钠注射液耳浴冲洗与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联合治疗的疗效更好,可有效缓解机体炎症反 应,改善患者听力功能,有助于降低疾病的复发风险,且安全性较好。

    • 盆炎汤口服联合岩黄连灌肠治疗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 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2024, 8(22):23-25.

      摘要 (17) HTML (0) PDF 1.87 M (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采用盆炎汤口服联合岩黄连灌肠治疗对其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为提 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 2022 年 7 月至 2023 年 6 月柳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 50 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根 据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25 例,桂枝茯苓丸治疗)和研究组(25 例,盆炎汤口服联合岩黄连灌肠治疗),7 d 为 1 个疗程,两组患者 均治疗 3 个疗程,观察对比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流动力学指标、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 两组患者带下量多、带下色、质异常、经期异常、经量异常、经期腹痛加重积分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 两组患者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D)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最大血流速度(Vmax)均增大,且研 究组大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下腹部、腰骶部 VAS 疼痛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盆 炎汤口服联合岩黄连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 肝爽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乙肝肝硬化的 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2024, 8(22):26-28.

      摘要 (15) HTML (0) PDF 1.87 M (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肝爽颗粒与恩替卡韦联合用药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疗效和 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民族医院)进行诊治的 80 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保肝、维持酸碱、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 + 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40 例)和观察组(对照组 + 肝爽颗粒治疗,40 例),两组患者均治疗 6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 标、炎症因子指标、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及临床症状积分。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 6 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 -6(IL-6)、Ⅳ型胶原(Ⅳ -C)、Ⅲ型前胶原 (PC Ⅲ)、层黏连蛋白(LN)水平及全血白细胞计数(WBC)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白蛋白(ALB)均升高,且观察组高 于对照组;各项临床症状(腹胀、乏力、肝区疼痛)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肝爽颗粒与恩替卡韦联 合用药,有利于促进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恢复,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控制肝纤维化进展,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 重组人干扰素 及安全性观察 α2b 与保妇康栓联合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效果

      2024, 8(22):29-31.

      摘要 (14) HTML (0) PDF 1.85 M (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保妇康栓联合重组人干扰素 α2b 对慢性宫颈炎患者炎症因子、生活质量及宫颈症状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5 月至 2023 年 5 月兰州市七里河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 78 例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组,单一组 39 例采 用重组人干扰素 α2b 治疗,联合组 39 例采用重组人干扰素 α2b 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均治疗 2 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 后炎症因子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及宫颈症状评分。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 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 -8(IL-8)、白细胞介素 -6(IL-6)水平及宫颈症状评分均降低,联合组均低于单一组;生活 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各项评分均升高,联合组均高于单一组(均P<0.05)。结论 慢性宫颈炎患者使用保妇康栓联合重组人 干扰素 α2b 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宫颈症状,提升生活质量。

    • 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 临床疗效观察

      2024, 8(22):32-35.

      摘要 (37) HTML (0) PDF 1.85 M (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对其肺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提升该 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新兴县人民医院 2023 年 5 月至 2024 年 5 月收治的 80 例 COPD 伴急性下呼吸 道感染患者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40 例,吸氧、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等西药治疗)与研究组 (40 例,对症治疗 + 西药治疗 + 补肺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 7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肺 功能指标、6 分钟步行距离(6MWD)、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疗效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咳 嗽、咳痰、气短、自汗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 / 用力肺活量比值较治疗前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 6MWD 较治疗前均延长,且研究组长于对 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活动、疾病影响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补肺汤治疗 COPD 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可以提高临床有效率,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增强患者的运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

    •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对慢性胃炎患者血脂与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4, 8(22):35-38.

      摘要 (19) HTML (0) PDF 1.90 M (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胃炎患者感染幽门螺旋杆菌(Hp)后体内各项血脂与炎症指标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惠东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 80 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 Hp 检测结果分为 Hp 阴性 组(38 例)与 Hp 阳性组(42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血脂与炎症因子水平,并通过 Pearson 相关性分析法分析 Hp 感染与血清各项指 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Hp 阳性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高于 Hp 阴性组,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 Hp 阴性组;Hp 阳性组患者血清 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 -6(IL-6)、白细胞介素 -8 (IL-8)、白细胞介素 -32(IL-32)、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均高于 Hp 阴性组;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p 放射性计数 与血清 TC、TG、LDL-C、CRP、IL-6、IL-8、IL-32、TNF-α 水平均呈正相关,与血清 HDL-C 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慢性胃炎 患者发生 Hp 感染与其体内血脂及炎症因子水平存在密切关联,Hp 感染导致患者血脂升高或炎症反应加重,临床有必要加强对伴有 Hp 感 染的慢性胃炎患者的血脂与炎症指标的监测,以便及时发现患者在此方面的异常表现,尽快予以相关应对措施,控制病情。

    • 基于美国护理专家奥伦支持教育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 乙型肝炎并发慢加急性肝衰竭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2024, 8(22):38-41.

      摘要 (21) HTML (0) PDF 1.87 M (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美国护理专家奥伦(OREM)支持教育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在乙型肝炎并发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 中的应用价值,为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 2022 年 2 月到 2024 年 2 月南京市第二医院收治的 81 例乙型肝炎并发 ACLF 患者,均接受卧床休息、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 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和研究 组(41 例,接受基于 OREM 支持教育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 8 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护理行为能力、负性 情绪、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干预前比,干预后两组患者疾病管理、日常生活起居管理、饮食管理、 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评分均升高,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高;与干预前比,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均降低,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低;干预期间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乙型肝炎并发 ACLF 患者应用基于 OREM 支持教育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能力和生活质量,改善负性情绪,且安全性较高。

    • >临床研究
    •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对老年上肢骨折患者 血流动力学和疼痛评分的影响

      2024, 8(22):42-44.

      摘要 (25) HTML (0) PDF 1.87 M (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上肢骨折患者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以及对其血流动力学、疼痛的影响。 方法 选取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 2023 年 7 月至 2024 年 5 月收治的老年上肢骨折患者 60 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患者术中采取传统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患者术中采取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两组患者均 观察至术后 24 h。比较两组患者神经阻滞指标,术前、麻醉诱导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术后 6、12、 24 h 视觉模拟量表疼痛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阻滞起效时间较短,镇痛维持时间较长;与术前比,麻醉诱导后两组患 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观察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 6、12、24 h,两组患 者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同时间点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在老年上肢骨折患者的手术过程 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起效较快,患者血流动力学维持平稳,还能够延长镇痛维持时间,减轻术后疼痛,且安全性 较好。

    • 免缝扎背深静脉复合体技术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的 应用探讨

      2024, 8(22):45-47.

      摘要 (54) HTML (0) PDF 1.87 M (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应用免缝扎背深静脉复合体(DVC)技术对患者控尿功能、勃起功能的影响及安全 性。方法 选取 2021 年 7 月至 2023 年 9 月于扬州大学附属兴化人民医院进行微创手术治疗的 60 例前列腺癌患者,行前瞻性研究,按照 术中对 DVC 不同的处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缝合 DVC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观察组患者行免缝扎 DVC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后均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并随访 6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前及术后 1、3、6 个月不同阶段的控尿 功能、勃起功能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 1、 3、6 个月两组患者扩展前列腺癌复合指数(EPIC-UIN)、国际勃起功能问卷量表 -5(IIEF-5)评分均逐渐升高,且术后 3、6 个月观察组 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 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相比于缝扎 DVC,免缝扎 DVC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出血量较多,但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控尿功能、勃起功能 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 C-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 -6 水平的影响

      2024, 8(22):48-50.

      摘要 (19) HTML (0) PDF 1.87 M (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评估该联合用药方案对 AP 患者炎症因 子水平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策略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句容市人民医 院收治的 85 例 AP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单用组(43 例,常规治疗 + 醋酸奥曲肽)和联合组(42 例,常规治疗 + 醋 酸奥曲肽 + 乌司他丁)评分。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 7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主要指标恢复时间,以及治疗前与治疗 7 d 后 血清指标水平及健康状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单用组;联合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与尿淀粉酶、血淀粉酶、白细胞 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单用组;与治疗前比,治疗 7 d 后两组患者血清 C- 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 -6 (IL-6)水平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均降低,且联合组均低于单用组(均P<0.05)。结论 与单独应用 奥曲肽比,采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 AP 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减轻炎症反应,更有助于患者恢复。

    • 艾司氯胺酮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镇痛最佳剂量 及其对焦虑抑郁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2024, 8(22):51-53.

      摘要 (16) HTML (0) PDF 1.87 M (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LTH)中应用艾司氯胺酮的最佳镇痛剂量,并评估不同剂量对缓解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 及氧化应激的影响,以期为术后疼痛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 2023 年 1 月至 12 月在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80 例行 LTH 的患者,按 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 40 例。低剂量组患者麻醉诱导前采用 0.25 mg/(kg·h)艾司氯胺酮静脉泵注,高剂量组患者麻醉诱导前采用 0.5 mg/(kg·h)艾司氯胺酮静脉泵注,两组患者均维持剂量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两组患者均观察至术后 2 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 2、6、 12、24、48 h 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术前及术后 24、48 h 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术前、术后 1 d 氧 化应激水平。结果 术后 2~48 h,两组患者 NRS 评分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术后 6、12 h 低剂量组患者 NRS 评分均低于高剂量组;术 前至术后 24、48 h 两组患者 SAS 评分和 SDS 评分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术后各时间点高剂量组均低于低剂量组;与术前比,术后 24 h 两组患者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和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均升高,且高剂量组均低于低剂量组(均P<0.05)。结论 在 LTH 中应用艾司氯胺酮能够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并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有助于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其中 0.25 mg/(kg·h)剂量在术后早期的 镇痛效果更佳,而 0.5 mg/(kg·h)剂量在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方面的效果更显著。

    •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对患者止血相关指标的影响

      2024, 8(22):54-56.

      摘要 (19) HTML (0) PDF 1.87 M (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PPH)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产后出血量、炎症应激反应的影 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徐闻县妇幼保健院 2023 年 1 月至 12 月收治的 81 例宫缩乏力性 PPH 患者分为两组,单一组(40 例,采用 缩宫素治疗)和联合组(41 例,采用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治疗)。两组均观察至出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产后 30 min、 2、24 h 出血量,产后 24 h 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水平,产前与产后 24 h 炎症应激反应指标,以及住院期间不良反应发 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单一组;产后 30 min、2、24 h 出血量均逐渐增加,但联合组均较单一组低,联合组产后 24 h 外周血 Hb、HCT 水平均较单一组更高;与产前比,两组患者产后 24 h 后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 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降低,联合组均较单一组更低(均P<0.05);住院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 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宫缩乏力性 PPH 患者应用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有 助于改善止血相关指标,减轻炎症应激反应,安全性良好。

    • 醋酸亮丙瑞林联合孕三烯酮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腹腔镜术后的效果分析

      2024, 8(22):57-59.

      摘要 (21) HTML (0) PDF 1.87 M (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在孕三烯酮的用药基础上联合醋酸亮丙瑞林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术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为改善患 者的预后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取 2019 年 12 月至 2022 年 12 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99 例,以随机数字 表法将所有纳入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9 例)与研究组(50 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单一孕三 烯酮治疗,研究组患者术后接受醋酸亮丙瑞林联合孕三烯酮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 6 个月并随访至术后 1 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 6 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 6 个月后的性激素 [ 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 水平、疼痛 (痛经、盆腔疼痛、性交痛)程度,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术后 1 年内的疾病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 6 个月后 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术后 1 年内的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治疗 6 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 E2、FSH、LH 水平及痛经、盆腔疼痛、性交 痛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低(均P<0.05);经组间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结论 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治疗方案的选择,醋酸亮丙瑞林结合孕三烯酮用药相较于单一孕三烯酮治疗,临床疗 效更优,可对患者机体的性激素发挥调节作用,缓解疼痛症状,降低疾病复发风险,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良好。

    • 智能控压系统下输尿管软镜吸引取石术 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4, 8(22):60-63.

      摘要 (19) HTML (0) PDF 1.87 M (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智能控压系统下输尿管软镜吸引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应用效果,为提高肾结石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 取 2022 年 2 月至 2023 年 8 月丰县中医医院需行输尿管软镜吸引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患者 8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 组(40 例,采用人工注水下行输尿管软镜吸引取石术)和观察组(40 例,采用智能控压系统下行输尿管软镜吸引取石术)。两组患者术 后均随访 6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出院前与术后 1、3、6 个月结石清除率,术前及术后 20 h 肾功能指标,以及随访期 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长、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更短,术后出院前及术后 1、3、6 个 月结石清除率均更高,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均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前、术后 20 h 血肌酐(Scr)、胱抑素(Cys-C)、 尿素(URE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智能控压系统进行输尿管软镜吸引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可明显 提升手术质量,结石清除率更高,对肾功能损伤较轻,且安全性高。

    • 艾司氯胺酮联合氟比洛芬酯对乳腺癌手术患者 阿片类药物用量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2024, 8(22):63-66.

      摘要 (41) HTML (0) PDF 1.88 M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艾司氯胺酮联合氟比洛芬酯对乳腺癌手术患者阿片类药物用量、血流动力学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界首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手术患者 80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 40 例,但对照组有 1 例资料收集 不全剔除,最终对照组纳入 39 例,研究组 40 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均使用 1 mg/kg 体质量氟比洛芬酯静脉滴注,研究组切皮前使用 0.5 mg /kg 体质量艾司氯胺酮静脉滴注,之后使用 0.25 mg/(kg·h)艾司氯胺酮静脉泵注至缝合;对照组切皮前予以等量的生理盐水静脉 滴注并持续泵注至缝合,均观察至出院。统计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前(T0)、切皮前(T1)、切皮后 10 min(T2)、切皮后 60 min (T3)、术毕(T4)时平均动脉压、心率,术后 6、12、24、48 h 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 组患者瑞芬太尼用量、舒芬太尼用量、氟比洛芬酯用量均少于对照组;与 T0 时比,T1~T4 时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逐渐降低后升高,研究 组 T3、T4 时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与 T0 时比,T1~T4 时两组患者心率先逐渐升高后降低,研究组 T2、T3、T4 时心率均低于对照组; 术后 6~48 h 两组患者静息、活动下 NRS 评分均先升高后逐渐降低,研究组术后 6、12 h 静息时 NRS 评分及术后 6、12、24 h 活动时 NR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联合艾司氯胺酮能够减少乳腺癌手术患者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稳定血流动力学, 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且不会显著增加麻醉风险,安全性良好。

    • 神经内镜硬膜下血肿清除术与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 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对比

      2024, 8(22):66-70.

      摘要 (13) HTML (0) PDF 1.88 M (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应用神经内镜硬膜下血肿清除术与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及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12 月至 2023 年 12 月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收治的 60 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治疗方案分为钻孔引流组(30 例,采用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和神经内镜组(30 例,实施神经内镜硬膜下血肿清除术)。 术后两组患者均随访 3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前和术后 1 周血清神经细胞因子水平,术前及术后 1、3 个月神经功能和生活质 量,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神经内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钻孔引流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 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比,术后 1 周两组患者血清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 蛋白)、神经元特 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均降低,且神经内镜组均低于钻孔引流组(均P<0.05);与术前比,术后 1、3 个月 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降低,且术后 1、3 个月神经内镜组均低于钻孔引流组,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 能力量表(ADL)评分均升高,且术后 1、3 个月神经内镜组均高于钻孔引流组(均P<0.05);神经内镜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钻孔 引流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与神经内镜硬膜下血肿清除术两种治疗方案均能实现对慢性 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清除,且安全性相当,虽然神经内镜硬膜下血肿清除术手术耗时较长,但其更有利于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患者生活 能力的提高。

    • 超声引导下后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 与单纯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效果差异

      2024, 8(22):70-73.

      摘要 (14) HTML (0) PDF 1.87 M (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采用超声引导下后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或单纯全身麻醉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疼痛程度及 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泰州市中医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收治的 86 例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案不 同分为两组,常规组(43 例,采用单纯全身麻醉)和联合组(43 例,采用超声引导下后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观察比较 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麻醉诱导后 5、20 min 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 2、12、24、48 h 静息、活动时疼痛数字评分法(NRS),以及麻 醉后 48 h 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瑞芬太尼用药剂量、七氟醚吸入浓度均低于常规组,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短于常规组;与 麻醉诱导后 5 min 比,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 20 min 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均降低, 且联合组均较常规组更低;与术后 2 h 时比,术后 12、24、48 h 常规组患者静息、活动时 NRS 评分均呈降低趋势,联合组患者静息、活动 时 NRS 评分均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术后 2~48 h 联合组均较常规组更低(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在全身麻醉基础上,联合超声引导下后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可提升麻醉和镇痛效 果,降低患者瑞芬太尼、七氟醚等给药剂量,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减轻静息时和活动时的疼痛情况,安全性良好。

    • 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治疗早产新生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 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

      2024, 8(22):74-77.

      摘要 (30) HTML (0) PDF 1.87 M (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早产新生儿原发性呼吸暂停采用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治疗对患儿肺功能、血氧饱和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 100 例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新生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50 例,在祛痰、保温、营养支持等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氨茶碱联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 1 周)和观察组(50 例,在祛痰、保 温、营养支持等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联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 1 周)。两组患儿均随访 1 个月。比较两组 患儿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和治疗 1 周后的肺功能指标、肠道血氧饱和度、脑血氧饱和度,治疗前、治疗后 5 d、治疗后 1 个月神经功能, 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 1 周后两组患儿潮 气量、潮气呼气峰流量、每分钟通气量、达峰时间比、肠道和脑血氧饱和度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 5 d、 治疗后 1 个月两组患儿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评分均逐渐升高,且治疗后 5 d 和治疗后 1 个月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 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相比于氨茶碱,应用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治疗能够改善早产新生儿原发性呼吸暂停 患儿肺功能指标和氧合状态,提高治疗效果,对患儿神经功能有更好的保护作用,且安全性更高。

    • 贝伐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大鼠肉瘤病毒基因突变型 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2024, 8(22):77-80.

      摘要 (49) HTML (0) PDF 1.86 M (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贝伐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大鼠肉瘤病毒基因(RAS)突变型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的疗效,以 及对其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血管生成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RAS 突变型 mCRC 患者 80 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 40 例。两组患者均接受 XELOX 方案(卡培他滨 + 奥沙利铂化疗)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 用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21 d 为 1 个疗程,两组均共治疗 4 个疗程。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观 察 5 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 5 周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 5 周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指标、血管生成因子,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 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 5 周,研究组患者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 5 周两组患者血清糖类抗原 125(CA125)、 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 199(CA199)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 5 周两组患者免血清疫球蛋白 A (IgA)、免疫球蛋白 M(IgM)、免疫球蛋白 G(IgG)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 5 周两组患者血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 (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维持治疗 RAS 突 变型 mCRC 的治疗效果较好,可降低血管生成因子水平,从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有助于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免疫功能, 且安全性较好。

    •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 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尿动力学观察

      2024, 8(22):80-83.

      摘要 (19) HTML (0) PDF 1.87 M (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TUPKEP)及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TUPKRP) 治疗,对患者手术指标、尿动力学情况、前列腺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 3 月至 2024 年 3 月盐城市大丰区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 100 例 BPH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TUPKEP 组(行 TUPKEP 治疗)和 TUPKRP 组(行 TUPKRP 治疗),各 50 例,两组患者均于术后观察 1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前及术后 1 个月残余尿量(PVR)、最大尿流率(Qmax)、 膀胱顺应性(BC)、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TUPKEP 组患者手术时 间、导尿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相较于 TUPKRP 组均更短,术中出血量少于 TUPKRP 组;与术前比,术后 1 个月两组患者 PVR 水平与 IPSS 均降低,Qmax、BC 水平及 QOL 评分均升高;与 TUPKRP 组比,TUPKEP 组变化幅度均更大(均P<0.05);随访 1 个月内,TUPKEP 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10.00%,低于 TUPKRP 组的 16.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 TUPKRP 比,TUPKEP 治疗 BPH 的手术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更短,出血量更少,对患者尿动力学指标、前列腺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更好,且两种术 式安全性相当。

    • 腰 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 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稳定剖宫产产妇

      2024, 8(22):84-86.

      摘要 (15) HTML (0) PDF 1.87 M (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剖宫产产妇麻醉相关指标、麻醉分级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 表法将 2020 年 9 月至 2024 年 3 月西安市鄠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 81 例剖宫产产妇分为对照组(41 例)和观察组(40 例)。对照组产妇 剖宫产手术中进行硬膜外麻醉,观察组产妇剖宫产手术中进行腰-?硬联合麻醉,两组产妇均观察至出院。比较两组产妇麻醉相关指标、麻 醉效果分级,麻醉前(T1)、麻醉起效时(T2)、胎儿娩出时(T3)、手术结束时(T4)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住院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 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完善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均缩短;与对照组比,观察组产妇Ⅰ、Ⅱ级麻醉 效果分级占比均降低,Ⅲ级麻醉效果分级占比升高;与 T1 时比,T2~T4 时对照组产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及舒张压均先降低后升高,对 照组产妇心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观察组产妇 T2~T4 时舒张压均较 T1 时降低,且 T2~T4 时观察组产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 均高于对照组,T2 时观察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观察组产妇 T1~T4 时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住院期间不良反应 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硬膜外麻醉相比,腰-?硬联合麻醉可更好地稳定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提 高麻醉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 胫骨高位截骨与单髁置换对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 膝关节活动度及功能的影响

      2024, 8(22):87-89.

      摘要 (14) HTML (0) PDF 1.87 M (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在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应用胫骨高位截骨与单髁置换的效果,以及对患者围术期指标、膝关 节活动度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8 月收治的 63 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以患 者意愿选择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32 例)采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研究组(31 例)采用单髁置换术治疗。两组患者均术 后随访 6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 1 个月膝关节活动度,术前、术后 6 个月膝关节功能,以及术后随访期间并发症 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两组患者术后 1 个月膝关节内收、内旋、屈曲、后伸、外展活动度均升高,术后 6 个月 Tegner 膝关节 运动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膝关节 Lyshohn 功能评分均升高(均P<0.05),但两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均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应用胫骨 高位截骨术、单髁置换术均能够改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提高膝关节功能,安全性较好,但相较于胫骨高位截骨术,应用单髁置换术治 疗的截骨量较小,引起的手术创伤较小,能够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有助于加快患者恢复进程。

    • 瑞马唑仑用于全身麻醉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对老年患者 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4, 8(22):90-92.

      摘要 (26) HTML (0) PDF 1.87 M (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使用瑞马唑仑麻醉对其血流动力学、苏醒质量、术后认知功能的影 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 6 月至 2024 年 5 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收治的 82 例老年患者,均行全身麻醉下全髋关节置换术,以随机 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 41 例应用 2.0 mg/kg 体质量丙泊酚麻醉诱导、4~12 mg/(kg·h)丙泊酚麻醉维持,试验组 41 例采用 0.2~0.4 mg/kg 体质量瑞马唑仑麻醉诱导、0.5~1 mg/(kg·h)瑞马唑仑麻醉维持,两组均观察至出院。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插管时血流动 力学,苏醒质量,术前及术后 1、3 d 认知功能,术前、术后 1 d 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术前比,插管时对照 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升高,但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术后拔管、睁眼、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与术 前比,术后 1、3 d 两组患者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先降低后升高,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 1 d 两 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6、肿瘤坏死细胞 -α、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水平均升高,但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 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在全麻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中采取瑞马唑仑麻醉,有助于稳定血流动力学,提高苏醒质量,恢复 术后认知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安全性的提升。

    • 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对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 胃黏膜修复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2024, 8(22):93-95.

      摘要 (20) HTML (0) PDF 1.87 M (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在常规对症治疗和奥美拉唑药物干预的基础上给予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铝碳酸镁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分 析对患者胃黏膜修复及炎症反应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于常州市武进第四 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 102 例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临床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单一组(51 例,常规治疗 + 奥美拉唑治疗)和联合组(51 例,单一组 + 铝碳酸镁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 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指标(溃疡 愈合时间、便血或呕血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指标 [ 血清 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 -6 (IL-6)水平及全血白细胞计数(WBC)]、胃肠激素指标 [ 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 Ⅰ)、胃蛋白酶原Ⅱ(PG Ⅱ)、胃泌素 -17(G-17)], 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单一组比,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溃疡愈合时间、便血或呕血缓解时间、腹痛 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更短;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 CRP、IL-6、G-17、PG Ⅰ、PG Ⅱ及全血 WBC 水平均降低,且联合 组较单一组均更低(均P<0.05);单一组和联合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 5.88%、7.8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对症治疗和奥美拉唑药物干预,将铝碳酸镁联合治疗应用于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中,临床疗效显著,可 有效缓解患者的腹痛、便血等临床症状,有利于抑制机体炎症反应,促进胃黏膜修复,改善胃肠功能,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 全性良好。

    • 早期全肠内外喂养辅助不同剂量枸橼酸咖啡因 对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发育及肺功能的影响

      2024, 8(22):96-99.

      摘要 (14) HTML (0) PDF 1.88 M (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维持剂量的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早期全肠内外喂养对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的生长发育、肺功能及神经发育的 影响,以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3 年 6 月至 2024 年 5 月贺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60 例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采用随机数 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 例,接受早期全肠内外喂养,生后 6 h 内接受负荷量枸橼酸咖啡因 20 mg/kg 体质量治疗,24 h 后接受枸橼酸 咖啡因 5 mg/kg 体质量维持治疗)和研究组(30 例,接受早期全肠内外喂养,生后 6 h 内接受负荷量枸橼酸咖啡因 20 mg/kg 体质量治疗, 24 h 后接受枸橼酸咖啡因 10 mg/kg 体质量维持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持续至患儿呼吸暂停消失 1 周后,即可停止用药。比较两组患儿 的生长发育指标,治疗前后肺功能与神经、智力及运动发育情况,以及治疗期间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体质量 增长速度、头围增长速度、身长增长速度均快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儿肺功能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潮气量及新生 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智力发育指数(MDI)、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 组患儿并发症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应用 5 mg/kg 枸橼酸咖啡因维持治疗方案比,低出 生体质量早产儿应用 10 mg/kg 枸橼酸咖啡因维持治疗联合早期全肠内外喂养能更好地改善其肺功能,刺激迷走神经张力增加,改善其神 经系统预后,对生长发育发挥具有更积极的作用,且安全性良好。

    • >中医中药
    • 桑白皮汤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血清炎症水平 和 T 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2024, 8(22):99-102.

      摘要 (17) HTML (0) PDF 1.87 M (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桑白皮汤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血清炎症水平及 T 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按 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云南省中医医院 2022 年 6 月至 2023 年 6 月收治的 110 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分为对照组 [55 例,接受西医(甲磺酸左氧 氟沙星 + 羧甲司坦)治疗 ] 和研究组(55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桑白皮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 1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 医证候评分、炎症指标、免疫功能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 1 个月后两组患者咳嗽咯痰、气急气促、咯血、胸闷胸痛、心烦口渴、 面红目赤中医证候评分均降低,血清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样细胞凋亡诱导因子(TWEAK)、白细胞介素 -1β(IL-1β)、白 细胞介素 -17A(IL-17A)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 CD3+ 、CD4+ 及 CD4+ /CD8+ 比值均升高,且研究组均较对照组 更高(均P<0.05)。结论 与单一使用西药治疗比,联合使用桑白皮汤进行治疗,更有利于改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炎 症反应,并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 深部热疗联合四黄散外敷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 伴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

      2024, 8(22):102-105.

      摘要 (22) HTML (0) PDF 1.87 M (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深部热疗联合四黄散外敷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LC)伴癌性疼痛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 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 2023 年 10 月至 2024 年 5 月阳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 50 例中晚期 PLC 伴癌性疼痛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 将患者分 A 组(25 例,采用“三阶梯止痛方案”治疗)和 B 组(25 例,采用“三阶梯止痛方案”治疗 + 深部热疗 + 四黄散外敷治疗),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 7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肝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LC)、肝肾功能 指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B 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 A 组,且临床总有效率高于 A 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 者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均降低,且 B 组低于 A 组;与 A 组比,B 组患者治疗期间爆发性疼痛发生次数更少;与治疗前比,治疗 后两组患者 QOL-LC 中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症状 / 副作用评分均升高,且 B 组均高于 A 组(均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 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肌酐、血尿素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部热疗联合四黄散外敷治疗中晚期 PLC 伴癌性疼痛 患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疼痛,减少爆发痛次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不会对患者肝肾功能造成影响,安全性良好。

    • 补肺固本针法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 临床效果分析

      2024, 8(22):106-108.

      摘要 (18) HTML (0) PDF 1.85 M (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补肺固本针法辅助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功能、炎症因子指标的影响,以期 为临床辅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2022 年 9 月至 2023 年 9 月收治的 100 例 AECOPD 患者进 行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注射用二羟丙茶碱等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使用补肺固本针法辅助治疗,1 周为 1 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 2 个疗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肺功 能、炎症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更高;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 气峰流速(PEF)、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 (hs-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10(IL-10)水平均升高,且研究 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补肺固本针法辅助治疗 AECOPD 患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体内炎症反应。

    • 中医综合干预方案应用于胃脘痛对患者病情恢复的作用分析

      2024, 8(22):109-111.

      摘要 (18) HTML (0) PDF 1.80 M (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干预方案应用于胃脘痛的辅助作用,以及对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心理状态、应对方式、疼痛及生活 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京市江宁中医院 2023 年 3 月至 2024 年 3 月收治的胃脘痛患者 141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两组患者均 接受抗酸、抑酸、胃黏膜保护剂等常规药物治疗,其中对照组(70 例)在此基础上接受生活、心理干预等常规干预,观察组(71 例) 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中医综合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 2 周。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干预前、干预 2 周后心理状态、应对方式与疼 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恶心、饱胀感、腹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与干预前比,干预 2 周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与干预前比,干预 2 周后两组患者积极应对、总体健康、生 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及精神健康评分均升高,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视觉模拟量表 (VAS)疼痛评分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应用中医综合干 预的效果较好,可加快改善其症状,减轻疼痛,还可调节患者心理状态,改善其应对方式,有助于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提高患者生活 质量。

    • >诊疗技术
    •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子宫卵巢超声特征 黄体生成素水平及其联合诊断价值

      2024, 8(22):112-114.

      摘要 (15) HTML (0) PDF 1.92 M (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童子宫卵巢超声特征、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及其联合诊断对 ICPP 的应用价 值,为诊断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4 月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 120 例进行子宫卵巢超声检查的 女童的临床资料,将其分单纯乳房发育(PT)组(60 例)与 ICPP 组(60 例),同时回顾性分析同期在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体检 的 60 例健康女童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健康组。比较 3 组女童的子宫卵巢超声特征及 LH 水平变化;采用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超声检查 指标与 LH 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特征与 LH 水平对 ICPP 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 PT 组和健康组比, ICPP 组女童子宫体积、卵巢体积、子宫长径、卵巢长径均增大,卵巢直径≥ 0.4 cm 卵泡个数增多,血清 LH 水平升高;与健康组比,PT 组子宫体积、卵巢体积、子宫长径、最大卵泡直径均增大,卵巢直径≥ 0.4 cm 卵泡个数增多,血清 LH 水平升高;Spearman 相关性分析 结果显示,子宫体积、卵巢体积、子宫长径、卵巢长径、直径≥ 0.4 cm 卵泡个数、最大卵泡直径与血清 LH 水平均呈正相关;ROC 曲线 分析结果显示,超声特征联合血清 LH 水平诊断 ICPP 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单一诊断(均 P<0.05)。结论 ICPP 患儿超声检查子 宫和卵巢的长径及体积、卵泡大小及个数与性激素具有相关性,子宫卵巢超声特征分析和血清 LH 水平联合检测对 ICPP 女童鉴别、诊断 具有临床意义,可以作为参考依据。

    • 血清甲胎蛋白 转移酶比值变化对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 、异常凝血酶原、γ- 谷氨酰转肽酶与丙氨酸氨基

      2024, 8(22):115-117.

      摘要 (21) HTML (0) PDF 1.90 M (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早期原发性肝癌( PLC)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PIVKA- Ⅱ)水平及 γ- 谷氨酰转肽酶与丙 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GGT/ALT)变化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为临床 PLC 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5 月至 2023 年 5 月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 70 例存在肝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疾病不同将其分为两组,PLC 组(35 例, 为 PLC 患者)和肝炎组(35 例,为慢性肝炎患者),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 35 例的体检资料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 3 组 研究对象血清 AFP、PIVKA- Ⅱ水平及 GGT/ALT、阳性率,PLC 组不同肿瘤直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肝炎组和 PLC 组患者血清 AFP、PIVKA- Ⅱ水平及 GGT/ALT 及 AFP、PIVKA- Ⅱ、GGT/ALT 阳性率均呈逐渐升高趋势,且 PLC 组患者均较肝炎组、对 照组更高,肝炎组患者血清 PIVKA- Ⅱ水平高于对照组;与肿瘤直径 <5 cm 比,肿瘤直径≥ 5 cm 的 PLC 组患者血清 AFP、PIVKA- Ⅱ水 平均更高(均P<0.05);不同肿瘤直径 PLC 组患者 GGT/AL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早期 PLC 患者的诊断中, 血清 AFP、PIVKA- Ⅱ水平及 GGT/ALT 均较高,可为疾病诊治和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预防医学
    • 膝骨关节炎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相关影响因素

      2024, 8(22):118-120.

      摘要 (25) HTML (0) PDF 1.90 M (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膝骨关节炎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6 月 至 2022 年 12 月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收治的 226 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膝关节骨密度检查结果进行分组,分为非骨质疏松 组(174 例,T 值 >-2.5)和骨质疏松组(52 例,T 值≤ -2.5)。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指标进行共线性分析,将未存在共线性的指标纳入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模型中,筛选膝骨关节炎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 结果 与非骨质疏松组比,骨质疏松组患者有糖尿病史、每周牛奶食用频率 <1 次的患者占比及血清骨硬化蛋白(SOST)水平均更高,血 清鸢尾素(Irisin)、硫化氢(H2S)水平更低;经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血清 SOST 水平高、有糖尿病史、每周牛奶食用频率 <1 次均为膝骨关节炎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血清 Irisin、H2S 水平低均为膝骨关节炎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均P<0.05)。 结论 血清 SOST 水平高、有糖尿病史、每周牛奶食用频率 <1 次均为膝骨关节炎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血清 Irisin、H2S 水平低 均为膝骨关节炎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临床可通过上述指标预测筛查高危群体并采取相关措施。

    • 高血压患者盐敏感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4, 8(22):121-123.

      摘要 (19) HTML (0) PDF 1.87 M (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盐敏感性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11 月至 2022 年 11 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 300 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 24 h 动态血压监测,根据是否发生盐敏感性分 为盐敏感性组(121 例)和非盐敏感性组(179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并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出高血 压患者发生盐敏感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盐敏感性组中年龄≥ 60 岁、有吸烟史的患者占比及血清 C- 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均高于非盐敏感性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60 岁、有吸烟史及血清 CRP、Hcy 水平高均为高血 压患者并发盐敏感性的危险因素(OR=2.092、2.073、1.992、3.525)(均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盐敏感性的发生与年龄、吸烟、 血清 CRP、Hcy 水平密切相关,针对以上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于改善患者预后,降低高血压患者盐敏感性的发生率具有 重要意义。

    • 老年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4, 8(22):124-126.

      摘要 (22) HTML (0) PDF 1.87 M (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胃癌根治术(RG)老年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为改善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预后提供临床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苏州科技城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收治的 240 例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进行 RG 手术,且术后均进行为期 6 个月的随访,按照术后 1 个月内是否出现并发症进行分组,分为有并发症组(52 例)和 无并发症组(188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开展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明确 RG 老年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 的影响因素。结果 相较于无并发症组,有并发症组中年龄≥ 70 岁、术前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长≥ 270 min、联合器官切除及消化道 重建方式为 Billroth Ⅱ式的患者占比均更高;经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证实,年龄≥ 70 岁、术前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长≥ 270 min、 联合器官切除、消化道重建方式为 Billroth Ⅱ式均为 RG 老年患者术后合并并发症的影响因素(OR=3.916、4.988、2.630、7.745、6.534, 均P<0.05)。结论 RG 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与年龄、术前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长、联合器官切除及消化道重建方式有关, 临床工作中应针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从而达到预防术后并发症的目的。

    • >临床护理
    • 影响妇科腔镜手术患者舒适度的相关因素探究

      2024, 8(22):127-129.

      摘要 (22) HTML (0) PDF 1.82 M (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影响妇科腔镜手术患者舒适度的相关因素,并制定针对性措施,为临床干预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 分析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收治的 205 例妇科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总分 112 分,分数越高则意味着舒适度越好)将其分为舒适度良好组(149 例,总分≥ 84 分)、舒适度差组(56 例,总分 <84 分)。统计两 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对其进行单因素、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以筛选出影响妇科腔镜手术患者舒适度的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 分析结果显示,与舒适度良好组比,舒适度差组抑郁症状筛查量表(PHQ-9)评分≥ 15 分、术后中重度恶心呕吐、中重度口干、视觉 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 4 分、腹胀占比均更高;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HQ-9 评分≥ 15 分、术后中重度恶心呕吐、 中重度口干、VAS 疼痛评分≥ 4 分、存在腹胀均为妇科腔镜手术患者舒适度差的危险因素(OR=1.058、1.093、1.067、1.076、1.070) (均P<0.05)。结论 PHQ-9 评分≥ 15 分、术后中重度恶心呕吐、中重度口干、VAS ≥ 4 分、存在腹胀均为妇科腔镜手术患者舒适度差 的危险因素,应对上述类型的患者重点关注,并及时实施相应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舒适度。

    • 5A 对患者自我效能的提升作用 与 5R 护理干预联合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

      2024, 8(22):130-133.

      摘要 (26) HTML (0) PDF 1.97 M (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接受 5A 与 5R 护理干预对其负性情绪、自护能力、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于 2023 年 2 月至 2024 年 3 月收治的 81 例 UC 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接受 平衡肠道微生态、调节水与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对照组(41 例)患者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0 例)患者接受 5A 与 5R 护理。两组患者均自入院后持续干预至出院后 2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自护能力、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与 干预前比,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更低;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 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炎症性肠病自我效能量表(IBD-SES)及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 照组均更高(均P<0.05)。结论 5A 与 5R 护理干预联合应用于 UC 患者有利于改善其负性情绪,提升自护能力、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

    • >综述
    • 胆囊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及治疗进展分析

      2024, 8(22):134-138.

      摘要 (29) HTML (0) PDF 1.81 M (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胆囊癌是一种早期无特异性表现,有一定隐匿性的消化系统肿瘤,恶性程度较高。多数患者早期症状不典型,确诊时 已处于中晚期。目前,唯一能够治愈胆囊癌的方法为根治性切除术,但由于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出现肝脏和周围脏器的浸润和转 移,且胆囊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为淋巴结转移,合并淋巴结转移的胆囊癌患者术后预后较差,因此研究胆囊癌淋巴结转移与其治疗对 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现结合国内外文献,对胆囊癌的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及治疗进展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方案。

    • >病例报道
    • 45 例阑尾黏液性肿瘤临床特征回顾及其病理学特征分析

      2024, 8(22):138-141.

      摘要 (17) HTML (0) PDF 2.29 M (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阑尾黏液性肿瘤(AMN)临床特征及其病理学特征,为今后临床治疗(AMN)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6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江苏大学附属句容医院收治的 45 例(AMN)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临床病史、病理组织学特点及免疫组 织化学标记蛋白表达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讨论。结果 45 例(AMN)患者病例中,44 例低级别阑尾黏液性 肿瘤(LAMN),1 例高级别阑尾黏液性肿瘤(HAMN);根据(AMN)TNM 分期分为 0 期 30 例、Ⅱ A 期 7 例、Ⅱ B 期 3 例、Ⅳ A 期 5 例;45 例病例中,阑尾均可见不同程度的增粗、扩张、囊性变,累及部分或全段阑尾,部分病例可见憩室样突出于阑尾表面,切开腔 内大量胶冻样黏液;当黏液穿透阑尾壁时,可见阑尾表面及周围系膜内黏液聚集,甚至穿透浆膜与周围组织器官相互粘连;其中 5 例伴 发腹膜假黏液瘤,广泛取材,均为无细胞性黏液。此外,本次收集病例中,1 例 AMN 伴发卵巢肿瘤病例,卵巢囊性病变的免疫组织化学 染色结果显示尾侧型同源转录因子 -2(CDX-2)、细胞角蛋白 20(CK20)阳性,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细胞角蛋白 7 (CK7)阴性,支持卵巢病灶为阑尾起源。1 例发生阑尾与小肠粘连,黏液累及小肠浆膜面,但经全部取材,黏液物中未见黏液性肿瘤上 皮,1 例伴发双侧卵巢种植性囊肿,囊性病变区局部可见内衬黏液性柱状上皮,与阑尾原发灶肿瘤细胞的组织学形态相同,呈低级别细胞 学特征,并伴有无细胞性腹膜假黏液瘤,经免疫组化标记证实为阑尾起源。45 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且术后患者最长随访时间 85 个月, 最短 2 个月,其中 43 例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复发和转移,有 2 例Ⅳ A 期病例,因无法完整手术切除病灶而术后复发,最终 1 例因其他疾病 死亡,1 例带瘤生存。结论 AMN 虽然在临床上并不常见,但由于对该疾病的病理诊断越发完善和细化,使得该疾病检出率有所增加。 AMN 中,以 LAMN 最常见,总体预后较好,病变早期完整切除阑尾是治疗关键,可获得完全治愈,但对于分期较晚的病例,因不能彻 底清除黏液性病灶而预后较差。因此对于 HAMN,取材是诊断的关键,在病理取材中,须对阑尾外的黏液性病灶充分取材,以获得准确 的病理诊断组织学分型及分期,为 AMN 的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

    • >经验交流
    • 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方案应用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优势

      2024, 8(22):142-144.

      摘要 (15) HTML (0) PDF 1.86 M (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以及对其神经功能、血液黏度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脑梗死提供 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沭阳铭和医院 2021 年 12 月至 2023 年 12 月收治的 127 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成 A 组(63 例,采用氯吡格雷治疗)与 B 组(64 例,采用氯吡格雷 + 阿加曲班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 2 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 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脑卒中改良 Rankin 量表(mRS)评分及血浆黏度 (PV)、全血黏度(WBV)、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聚集指数(PAG)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 B 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 A 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 NIHSS 评分、mRS 评分均降低,Barthel 指数评分均升高,且 B 组变化幅度 均大于 A 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 PV、WBV、HCT、PAG 水平均降低,且 B 组均低于 A 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 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经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液黏 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2024年第8卷第22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地址:北京朝阳区北沙滩1号16信箱

邮编:100083

电话:010-64882183 64883630

E-mail:xdyx2020@vip.163.com


温馨提示:建议您使用Chrome80、火狐74+、IE11浏览器 ,当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影响部分功能正常使用。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