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编辑部官网!【中国医师协会系列期刊】
首页 > 2025年第9卷第2期文章目次
  • 2025年第9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专题
    • 益生菌补剂对妊娠期糖尿病大鼠模型糖脂代谢的影响

      2025, 9(2):1-3.

      摘要 (24) HTML (0) PDF 1.92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益生菌补剂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大鼠血糖、血脂、肠道菌群的影响,为临床治疗 GDM 提供参考。方法 取 SFP 级 Wistar 大鼠 50 只雌性和 30 只雄性合笼交配后,选取成功妊娠的 40 只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及高剂 量组,各 10 只,以高脂高糖饲料与链脲佐菌素构建 GDM 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以普通饲料与柠檬酸钠缓冲液处理;低剂量组、高剂量 组大鼠造模成功后分别接受 0.5 g/d、1 g/d 益生菌补剂灌胃,连续给药 14 d,模型组与对照组大鼠同时间点以等体积生理盐水处理。比较 4 组大鼠给药 1、4、10、14 d 空腹血糖水平,给药 14 d 后血脂 [ 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与肠道菌群水平。结果 给药 1~14 d 后,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呈升高趋势,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大鼠空 腹血糖均呈降低趋势,且均高于对照组,与模型组比,给药 4、10、14 d 后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大鼠空腹血糖均降低;给药 14 d 后,与 对照组比,模型组、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大鼠血清 TC、TG、LDL-C 水平均升高,血清 HDL-C 水平均降低,与模型组比,低剂量组和高 剂量组大鼠血清 TC、TG、LDL-C 水平均降低,血清 HDL-C 水平均升高,且高剂量组改善幅度均大于低剂量组;给药 14 d 后,与对照组 比,模型组、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大鼠肠道嗜酸乳酸杆菌、长双歧杆菌、柔嫩梭菌数量均减少,粪肠球菌数量均增加,与模型组比,低 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大鼠嗜酸乳酸杆菌、长双歧杆菌、柔嫩梭菌数量均增加,粪肠球菌数量均减少,且高剂量组改善幅度均大于低剂量组 (均P<0.05);而给药 1~14 d 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及给药 1 d 后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空腹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 学意义(均P>0.05)。结论 益生菌补剂可调节 GDM 大鼠的肠道菌群,并改善其血糖、血脂水平,且相较于低剂量益生菌补剂,高剂 量的改善作用更佳。

    • 非布司他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伴高尿酸血症的 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2025, 9(2):4-6.

      摘要 (25) HTML (0) PDF 1.91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非布司他药物干预在老年糖尿病肾病伴高尿酸血症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 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1 年 12 月至 2023 年 12 月收治的 91 例老年糖尿病肾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 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原则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 [45 例,常规治疗(低盐饮食、规律作息、控制血糖等)+ 别嘌呤醇治疗 ] 和研 究组(46 例,常规治疗 + 非布司他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 3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经 3 个月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 3 个月 后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尿酸(SUA)、血肌酐(Scr)水平及尿白蛋白排 泄率(UAER),以及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更高,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低;与治 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FBG、FINS 水平、HOMA-IR 和血清 SUN、Scr、UAER 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将非布司他药物干预方案应用于老年糖尿病肾病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治疗中可取得显著效果,能较好地调节血糖,促进胰岛功能 和肾功能的恢复,且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良好。

    • 吡贝地尔缓释片对帕金森合并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5, 9(2):7-9.

      摘要 (28) HTML (0) PDF 1.91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吡贝地尔缓释片对帕金森合并糖尿病患者炎症因子、睡眠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 80 例帕金森合并糖尿病患者,均进行饮食干预、降糖等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40 例,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和观察组(40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吡贝地尔缓释片治疗),两组均治疗 3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 疗前后炎症因子、睡眠质量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 介素 -6(IL-6)水平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各维度评分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 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帕金森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吡贝地尔缓释片与多巴丝肼片联合治疗,能显著减轻炎 症反应,改善睡眠质量,且联合治疗安全性良好。

    • 吲哚布芬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糖尿病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 和移植物内瘘血栓形成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

      2025, 9(2):10-13.

      摘要 (17) HTML (0) PDF 1.91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吲哚布芬对预防其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和移植物内瘘(AVG) 血栓形成的效果与安全性,以优化 MHD 患者的血管通路管理。方法 选取 2021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惠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60 例实施 AVF、AVG 通路的 MHD 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 例,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与治疗组(30 例,接受低 分子肝素 + 吲哚布芬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 24 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 12、24 周后的血液指标、透析血流量及血管内径,以 及治疗期间血栓形成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 12、24 周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 D- 二聚体(D-D)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透析血流量、血管内径均增大,且治疗组均大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 血栓形成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组内及 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于 MHD 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 AVF、AVG 通路时,接受吲哚布芬治疗能够较好 地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提高透析血流量,扩大血管内径,减少血栓的形成,降低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 牙周基础治疗联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糖尿病性牙周炎的效果 及对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和疼痛评分的影响

      2025, 9(2):13-16.

      摘要 (16) HTML (0) PDF 1.89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牙周基础疗法治疗糖尿病性牙周炎,对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牙周健康相关指标的影响,并分析 患者的复发情况。方法 选择涡阳县人民医院在 2023 年 5 月至 2024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 70 例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 为对照组(35 例,实施常规糖尿病及牙周基础性疗法治疗)和观察组(35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盐酸米诺环素联合治疗)。两组患 者均需要持续治疗 1 个月,并作 3 个月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疼痛评分、牙周健康相关指标,治疗后 3 个月治 疗总有效率、复发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 -9、白细胞介素 -8、肿瘤 坏死因子 -α、白细胞介素 -1β 水平,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10 水平 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探针深度(PD)、牙周附着水平(AL)均缩短,且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龈指数(G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 3 个月,观察组患者 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整体秩和检验比较及治疗期间组间不良反 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通过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牙周基础性疗法治疗,可 改善其牙周指标,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预防疾病复发,且安全性良好。

    • 血清胱抑素C 水平、尿微量白蛋白 / 肌酐比值 与 2 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2025, 9(2):17-19.

      摘要 (47) HTML (0) PDF 1.94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胱抑素 C(CysC)水平和尿微量白蛋白 / 肌酐比值(UACR)与 2 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为临床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张家港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 2 型糖尿病患者 206 例,所有患者 均进行血清与尿液相关指标检测,依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肾小球滤过率(GFR)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早期肾损害,其中无早期 肾损害为对照组(148 例),存在早期肾损害为观察组(58 例),并依据肾损害程度不同将观察组患者分为轻度组(26 例)、中度组 (20 例)及重度组(12 例)。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以及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患者血清 CysC、血肌酐(Scr)水平及 UACR,并 采用 Pearson 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清 CysC、Scr 水平、UACR 与 2 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 CysC、Scr 水 平及 UACR 均高于对照组;重度组患者血清 CysC、Scr 水平及 UACR 均高于轻度组、中度组,且中度组均高于轻度组;Pearson 相关 性分析结果显示,2 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与血清 CysC、Scr 水平、UACR 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血清 CysC、Scr 水平、 UACR 与 2 型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肾损害均呈正相关,其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中有一定价值,临床监测其水平变化可为早期诊疗提供 参考。

    • 残余胆固醇在 2 型糖尿病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2025, 9(2):20-24.

      摘要 (31) HTML (0) PDF 1.91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糖尿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也是导致成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患者多伴有脂质代谢异常, 高脂血症是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 2 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控制的主要 关注目标。然而在临床上观察到即使将 TG 和 LDL-C 水平控制在推荐范围内,糖尿病患者仍然面临着胆固醇代谢带来的相关心血管疾病 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随着非常规血脂指标—— 残余胆固醇(RC)被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RC 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 期密切相关。现就目前 RC 在 2 型糖尿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临床研究
    • 硼替佐米辅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伴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5, 9(2):25-28.

      摘要 (34) HTML (0) PDF 1.92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采用硼替佐米辅助治疗对多发性骨髓瘤伴肾功能不全患者疗效、肾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 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吉林省肿瘤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收治的 100 例多发性骨髓瘤伴肾功能不全患者分 为二联组(50 例,采用沙利度胺 + 地塞米松治疗)和三联组(50 例,采用沙利度胺 + 地塞米松 + 硼替佐米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 3 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免疫功能变化,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二联组比,三 联组患者总有效率更高;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 β2- 微球蛋白(β2-MG)水平均降低, 肾小球滤过率(GFR)均升高,三联组均较二联组变化幅度更大;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 CD3+ 、CD4+ 百分比、CD4+ /CD8+ 比值均 升高,三联组均较二联组更高,CD8+ 百分比均降低,三联组较二联组更低(均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硼替佐米辅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伴肾功能不全患者可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肾功能,临床 治疗效果较佳,且安全性良好。

    •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沙盘游戏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 行为能力的影响

      2025, 9(2):28-31.

      摘要 (23) HTML (0) PDF 1.92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沙盘游戏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中的应用效果,以评估其临床应用 价值。方法 选取 2023 年 4 月至 2024 年 3 月江门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 80 例 ADHD 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药物组(20 例, 予以药物治疗)、沙盘组(20 例,予以药物 + 沙盘游戏)及 rTMS 组(20 例,予以药物 +rTMS 治疗)及联合组(20 例,予以药物 + 沙 盘游戏 +rTMS 治疗)。4 组患儿均治疗 6 周。对比 4 组患儿治疗前与治疗 6 周后的行为能力、多动行为及注意力。结果 与治疗前比, 治疗 6 周后 4 组患儿的 Conner’s 量表(父母问卷)(PSQ)、注意缺陷多动症状评估量表(SNAP-IV)评分均降低,且沙盘组与 rTMS 组均低于常规药物组,联合组均低于常规药物组、沙盘组及 rTMS 组;4 组患儿整合视听持续测试(IVA-CPT)评分均升高,且沙盘组与 rTMS 组均高于常规药物组,联合组均高于常规药物组、沙盘组及 rTMS 组(均P<0.05)。结论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 rTMS 与沙 盘游戏可增强 ADHD 患儿的治疗效果,改善多动行为,提高注意力。

    • 保留尿道黏膜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 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探讨

      2025, 9(2):32-34.

      摘要 (48) HTML (0) PDF 1.91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接受保留尿道黏膜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治疗后对其围术期指标、压力性 尿失禁(SUI)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3 月至 2023 年 10 月无锡市第二老年病医院(无锡市惠山区第二人民医院)收 治的 80 例 BPH 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手术方法分为 A 组(39 例,行 HoLEP 治疗)和 B 组(41 例,行保留尿道黏膜 HoLEP 治疗), 术后均随访 6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拔管后即刻及术后 3、6 个月 SUI 发生情况,术前、术后 6 个月膀胱功能、性功能,以及 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 组患者切除效率高于 A 组;与拔管后即刻比,术后 3、6 个月两组患者 SUI 总发生率均降低;拔管后 即刻及术后 3、6 个月 B 组患者 SUI 总发生率均低于 A 组;与术前比,术后 6 个月两组患者最大尿流率(Qmax)均增大,血清前列腺特 异性抗原(PSA)水平、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均降低(均P<0.05),但术后 6 个月两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均P>0.05);与术前比,术后 6 个月两组患者国际勃起功能(IIEF-5)及 B 组中国早泄患者性功能评价量表(CIPE-5)评分均升高, A 组 CIPE-5 评分降低,且 B 组 CIPE-5 评分高于 A 组(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血红蛋白下降值、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 3、6 个月 SUI 总发生率比较,以及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保留尿道黏膜 HoLEP 治疗 BPH 可有效改善切除效率、膀胱功能、性功能,降低 SUI 发生率,安全性良好。

    • 利培酮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优势

      2025, 9(2):35-37.

      摘要 (42) HTML (0) PDF 1.89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采用利培酮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SCH)患者的效果及对其精神症状、血清指标的影响,以期为后续 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 2022 年 2 月至 2024 年 2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贵港医疗区收治的 113 例 SCH 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6 例,采用利培酮片治疗)和观察组(57 例,采用利培酮片 + 阿立哌唑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 8 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精神症状改善情况、血清指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 察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阳性、阴性症状量表评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量表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 均较对照组更低;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催乳素(PRL)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上述 指标的上升幅度均较对照组更小(均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利培酮联合阿立哌唑治疗 SCH 患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其精神症状,减轻对血脂代谢的影响,并抑制 PRL 水平升高,且 安全性良好。

    • 雷珠单抗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 的临床疗效

      2025, 9(2):38-40.

      摘要 (18) HTML (0) PDF 1.89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雷珠单抗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的临床效果,为提高该疾病的疗效提供参 考依据。方法 选取 2023 年 8 月至 2024 年 3 月滨海达亮慧眼耳鼻喉医院收治的 NVG 患者 100 例(100 眼),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 两组,对照组(50 例,50 眼,采用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和观察组(50 例,50 眼,采用雷珠单抗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 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 1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 1 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眼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视神经纤维层 (RNFL)厚度、视野缺损程度的变化。结果 与术前比,术后 1 个月两组患者 BCVA 均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眼压均降低,观察 组较对照组更低;与术前比,术后 1 个月两组患者眼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均加快,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 快,血流阻力系数(RI)均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与术前比,术后 1 个月两组患者 RNFL 厚度均增厚,观察组较对照组更厚,视 野缺损程度均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均P<0.05)。结论 采用雷珠单抗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 NVG 能够促使视网膜血流重 新分布,改善血管功能,降低眼压,促进视网膜功能恢复,进而提高患者视力。

    • 多通道单孔腹腔镜手术中胃穿孔患者气腹压力的 差异对胃电节律指标的影响

      2025, 9(2):41-43.

      摘要 (21) HTML (0) PDF 1.89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多通道单孔腹腔镜手术中给予胃穿孔患者不同气腹压力对患者胃电节律指标、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为提升该 疾病的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收治的 120 例胃穿孔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 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 60 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多通道单孔腹腔镜手术,设置气腹压力分别为 14~15 mmHg(1 mmHg=0.133 kPa)、 10~11 mmHg,术后均随访 1 周。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和术后 30 min 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前和术后 3 d 胃 电节律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均P<0.05);与术前比,术后 30 min 两组患者 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升高,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 3 d 两组患者主频不稳定系数、胃电主功率均降低, 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电主频、正常慢波节律比均升高,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行多通道单孔腹腔镜手术的胃穿孔患者,低气腹压力可有效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患者手术应激 轻微,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促进患者胃电节律恢复,且安全性良好。

    • 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

      2025, 9(2):44-46.

      摘要 (23) HTML (0) PDF 1.91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室重塑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 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92 例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 A 组 [46 例,常规治疗(调脂、降压等)+ 阿司匹林 + 氯吡格雷治疗 ] 和 B 组(46 例,常规治疗 + 阿司匹林 + 替格瑞洛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 3 个月。观察对比治疗前及治疗 3 个月后的心室重塑指标、 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因子,以及治疗前及治疗 1、3 个月后的心绞痛症状。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 3 个月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心排血量(CO)、血管扩张功能(FMD)均升高,且 B 组均高于 A 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 期内径(LVESD)均缩短,且 B 组均短于 A 组;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因子 -1(VCAM-1)、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N 末端 B 型脑钠肽 前体(NT-proBNP)、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降低,且 B 组均低于 A 组;与治疗前比,治疗 1、3 个月后两组患者西雅图心绞痛表(SAQ)评分均呈现上升趋势,且治疗后各时间点 B 组均高于 A 组(均P<0.05)。结论 在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有利于增强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机体炎症反应,进而减轻临床 症状。

    • 经鼻高流量氧疗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症状缓解情况的影响

      2025, 9(2):47-49.

      摘要 (14) HTML (0) PDF 1.91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其症状缓解情况、肺通气功能、血流动力 学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3 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149 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 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无创正压通气(NIPPV)组(74 例,给予常规治疗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与 HFNC 组(75 例,给予常规治疗与 HFNC 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至可进行自主呼吸后停止通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 7 d 后临床疗效、症状缓解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 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水平。结果 HFNC 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 NIPPV 组,咯痰、气喘及咳嗽消失时间 均短于 NIPPV 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 NIPPV 组;与治疗前比,治疗 7 d 后两组患者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中期流 速(MMEF)、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水平均升高,且 HFNC 组均高于 NIPPV 组;两组患者心率(HR)、呼 吸频率(RR)、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均降低,且 HFNC 组均低于 NIPPV 组(均P<0.05)。结论 与 NIPPV 相比,经 HFNC 治疗老年呼吸衰竭疗效显著,有助于促进患者症状缓解,且可改善肺通气功能,提高氧合能力,降低呼吸与心脏负担,且安全性良好。

    • 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回顾性研究

      2025, 9(2):50-52.

      摘要 (17) HTML (0) PDF 1.89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接受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方案对其临床症状、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回 顾性分析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4 月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收治的 81 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分为 A 组 [(41 例,常规治疗(禁食、补液扩容、胃肠减压、肠外营养支持、抗感染、镇痛镇静等)+ 奥曲肽治疗 ]、B 组(40 例,常规治疗 + 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 1 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和治疗 1 周后全血白细胞计数(WBC),血 清白细胞介素 -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1)水平,免疫功能指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B 组患者腹痛 腹胀、恶心呕吐、腹膜刺激消失时间、胃肠减压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 A 组;与治疗前比,治疗 1 周后两组患者血清 MCP-1、 IL-6 及全血 WBC 水平均降低,且 B 组均低于 A 组;与治疗前比,治疗 1 周后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 A(IgA)、免疫球蛋白 M(IgM)、 免疫球蛋白 G(IgG)水平均升高,且 B 组均较 A 组更高(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奥曲肽和乌司他丁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免疫 功能改善,安全性较高。

    •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2025, 9(2):53-55.

      摘要 (12) HTML (0) PDF 1.91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应用于在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心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为该疾病 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于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 123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开展研究,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降压、强心等常规治疗 + 缬沙坦,62 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 +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 61 例)。两组患者均治疗 12 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 12 周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 12 周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后壁厚度 (LVPW)及血清肌钙蛋白 T(cTnT)、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水平,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命质量量表(MLHFQ)评分,以及治疗期间 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与治疗前比,治疗 12 周后两组患者的 LVEF 均升高,且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LVPW 及血清 cTnT、Ang Ⅱ水平,以及 MLHFQ 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慢 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轻心肌受损程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 经不同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观察

      2025, 9(2):56-58.

      摘要 (17) HTML (0) PDF 1.89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经不同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提供参 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淮安八十二医院收治的 80 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 为两组,颞叶组(42 例,应用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治疗)和岛叶组(38 例,应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均观察至出 院,并随访 3 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 2 周血清学指标,术前及术后 3 个月恢复情况,以及住院期间并发症 发生情况。结果 与颞叶组比,岛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血肿清除率更高;与术前比,术后 2 周两 组患者血清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均降低,岛叶组均较颞 叶组更低;与术前比,术后 3 个月两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74 (GQOL-74)评分均升高,岛叶组均较颞叶组更高;与颞叶组比,住院期间岛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均P<0.05)。结论 与应 用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比较,应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恢复较快,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 高生活质量,调节神经因子,且预后良好,并发症少,安全性更高。

    • 经尿道1470 nm 半导体激光前列腺剜除术 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5, 9(2):59-61.

      摘要 (21) HTML (0) PDF 1.89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经尿道 1 470 nm 半导体激光前列腺剜除术(DiLE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 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10 月至 2023 年 12 月南方科技大学医院收治的 77 例 BPH 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 不同将其分为两组,等离子组 [38 例,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 ] 和激光组(39 例,采用 DiLEP 治疗)。两组患者 术后均随访 6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前与术后 6 个月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血清钠、前列腺功能和 生活质量评分,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等离子组比,激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更 短,手术时间更长;与术前比,术后 6 个月两组患者国际勃起功能指数 -5(IIEF-5)、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 评分均降低,激光组 IIEF-5 评分均较等离子组更高,IPSS、QoL 评分均较等离子组更低(均P<0.05);与术前比,术后 6 个月两组患者 Qmax 均升高,PVR、血清钠水平均降低(均P<0.05),但两组间上述指标及两组患者切除前列腺组织质量、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 PKRP 治疗比,采用 DiLEP 治疗 BPH 患者恢复更快,可有效缓解前列腺症状,改善前列腺功能 及控尿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 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标、 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的影响

      2025, 9(2):62-64.

      摘要 (16) HTML (0) PDF 1.91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心功能、炎症反应及安全性的影响,为临床治疗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 2021 年 2 月至 2024 年 2 月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分院收治的 95 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 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一组 47 例,接受常规治疗(强心、利尿、调节电解质、控感染等)+ 美托洛尔治疗,为 A 组;另一组 48 例,在 A 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为 B 组。两组患者均治疗 3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 标、炎症因子,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 A 组比,B 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更高;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心输出 量(CO)均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缩短,6 min 步行距离(6MWT)均延长,B 组各 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 A 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超敏 -C 反应蛋白 (hs-CRP)水平均降低,B 组较 A 组均更低(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 疗与美托洛尔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可使临床疗效得到有效提高,心功能得到改善,降低炎症反应,且 安全性良好。

    • 高位结扎联合点式抽剥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疗效 及预后研究

      2025, 9(2):65-67.

      摘要 (14) HTML (0) PDF 1.89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高位结扎联合点式抽剥术(HL-PS)与传统高位结扎联合抽剥术(HL-TS)在大隐静脉曲张(GSVV)患者中的治 疗效果及预后差异,旨在探索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 2017 年 1 月至 2024 年 2 月泰州姜堰华大医院收治的 52 例 GSVV 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6 例,接受 HL-TS 治疗)和观察组(26 例,接受 HL-PS 治疗)。两组患者均术后随访 2 周。比较 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前、术后 2 周病情严重程度评分,以及术前、术后 3 d 疼痛程度评分、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 失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与术前比,两组患者术后 2 周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 (VCSS)和术后 3 d 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 3 d 两组患者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 (hs-CRP)、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 -6(IL-6)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HL-PS 在 GSVV 患者的治疗中表现出更优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减少术中失血,缩短手术与恢复时间,减轻患者疼痛与术后炎症反应。

    •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2025, 9(2):68-70.

      摘要 (21) HTML (0) PDF 1.89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治疗对其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尿酸、C- 反应蛋白含量的影响, 为今后临床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3 月至 2023 年 3 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 73 例急性脑梗死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组,A 组(36 例)患者采用营养支持、补液、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 + 丁苯酞治疗, B 组(37 例)患者在 A 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 2 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 前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Rankin 修订量表评分(mRS)及尿酸、C- 反应蛋白,以及 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 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 A 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 NIHSS、mRS 均降低,ADL 评分均升 高,且 B 组变化幅度均大于 A 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 C- 反应蛋白、尿酸均降低,B 组均低于 A 组(均P<0.05);两组患者 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与丁苯酞治疗的基础上,急性脑梗死患者加用依达拉奉右莰醇 治疗效果更优,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提升日常生活能力、抑制机体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 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 应用效果

      2025, 9(2):71-73.

      摘要 (18) HTML (0) PDF 1.91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应用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复合全身麻醉对其苏醒质量、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根据 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1 年 12 月至 2023 年 12 月盐城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 81 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对照组(40 例,全身麻醉)和观 察组(41 例,TPVB 复合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苏醒质量和麻醉药物用量,术后 6、12、24 h 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 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术前、术后 24 h 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观察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 者舒芬太尼用量、自控镇痛泵药物用量均更少,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更短;术后 6、12、24 h 两组患者 VAS 疼痛评分均先升 高后降低,MMSE 评分均逐渐升高,观察组患者 6、12、24 h VAS 疼痛评分均更低,MMSE 评分均更高;与术前比,术后 24 h 两组血清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 -10(IL-10)、白细胞介素 -6(IL-6)含量均升高,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 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在全身麻醉的基础上联合应用 TPVB 能够强化镇痛 效果,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良好。

    • 不同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的 效果研究

      2025, 9(2):74-76.

      摘要 (12) HTML (0) PDF 1.91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患者经不同入路开展腹腔镜手术的实际效果,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 据随机抽签法将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3 月盐城市大丰区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 70 例分为前入路组(35 例, 接受前三角入路腹腔镜手术)和后入路组(35 例,接受后三角入路腹腔镜手术)。两组患者术后均观察至出院。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 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 1、2、3 d 疼痛程度,以及术前与术后 3 d 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指标变化。结果 与前入路组比,后入路组患者 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与术前比,术后 3 d 两组患者血清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水平均升高,但后入路组均较前入路组更低;与术前比,术后 1~3 d 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 势,后入路组均较前入路组更低;与术前比,术后 3 d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 [ 血清 C- 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 胞介素 -6(IL-6)、白细胞介素 -8(IL-8)水平 ] 均升高,后入路组均较前入路组更低(均P<0.05)。结论 采用后三角入路开展腹腔镜 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可有效减轻应激及炎症反应,术后恢复更快,进而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

    •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

      2025, 9(2):77-79.

      摘要 (20) HTML (0) PDF 1.91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去骨瓣减压术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 考。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仪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60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0 例, 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和观察组(30 例,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术后均对患者进行 6 个月的随访。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及术 后 1、3、7 d 的颅内压,术前、术后 7 d 脑氧摄取率(CEO2)、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脑灌注压(CCP)、达峰时间(TTP)、 脑血容量(CBV),术前、术后 1 个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术前、随访 6 个月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 分,随访 6 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以及住院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术前比,术后 1~7 d 两组患者颅内压水平均呈降低趋 势,且观察组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术后 7 d 两组患者 CEO2、SVO2、CCP、CBV 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TTP 均缩短, 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术后 1 个月两组患者的 GCS 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随访 6 个月后两组患者的 NIHSS 评分均下降,且观察 组低于对照组;随访 6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 GOS 高于对照组(均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去骨瓣减压术相比,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能够更有效地降低颅内 压,改善脑氧代谢和血流动力学,更有助于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良好。

    • 信迪利单抗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有效性 及安全性探讨

      2025, 9(2):80-82.

      摘要 (16) HTML (0) PDF 1.91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应用信迪利单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以及对患者肿瘤标志物、肿瘤生长因子 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1 年 2 月至 2024 年 2 月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 82 例晚期 NSCLC 患者分两组,一组 41 例,采 用吉西他滨 + 顺铂化疗,为对照组,另一组 41 例,采用化疗 + 信迪利单抗治疗,为观察组,每个治疗周期为 3 周,两组均持续治疗 3 个 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CYFRA21-1) 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缓 解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与肿瘤生长因子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 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 NSCLC 治疗中应用信迪利单抗的效果显著,可抑制肿瘤生长因子分泌,降低 肿瘤标志物含量,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介入取栓联合替罗非班抗栓治疗 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效果

      2025, 9(2):83-85.

      摘要 (16) HTML (0) PDF 1.91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介入取栓联合替罗非班抗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为临 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2 年 5 月至 2024 年 5 月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80 例分为 两组,常规单一组(40 例,采用 DSA 引导介入取栓治疗)和联合组(40 例,在常规单一组基础上联合替罗非班抗栓治疗)。两组患 者均治疗 14 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变化。结果 联合组患 者临床疗效、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常规单一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内皮素 -1 (ET-1)水平均呈降低趋势,联合组均较常规单一组更低,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均呈升高趋势,联合组较常规单一组更高;与治疗 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阻力、特性阻抗均降低,联合组均较常规单一组更低,平均血流量、平均血流速度均升高,联合组均较常规单 一组更高(均P<0.05)。结论 采用 DSA 引导介入取栓联合替罗非班抗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提高血流动力学指标,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 超强纤维带联合流动树脂弹性固定夹板 在外伤性牙齿松动患者中的疗效分析

      2025, 9(2):86-88.

      摘要 (23) HTML (0) PDF 1.91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超强纤维带联合流动树脂弹性固定夹板在外伤性牙齿松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 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东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60 例外伤性牙齿松动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 例,采用牙周夹板 固定)和试验组(30 例,采用超强纤维带联合流动树脂弹性夹板固定)。两组患者均治疗 4 周,随访 12 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 疗效,治疗前及治疗 4 周后疼痛程度与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治疗前和治疗 12 个月后牙周状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 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 4 周后两组患者疼痛行为量表(FLACC)评分均降低;治疗 12 个月后两组患者牙龈、龈沟出血及菌斑指数均降 低;治疗 4 周后两组患者龈沟液 C-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肿瘤坏死因子 -α 及白细胞介素 -8 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低于 对照组(均P<0.05)。结论 超强纤维带联合流动树脂弹性固定夹板治疗外伤性牙齿松动可发挥理想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 痛,缓解机体炎症反应,同时还可改善患者的口腔卫生情况。

    • 半导体激光对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根管消毒效果观察

      2025, 9(2):89-92.

      摘要 (22) HTML (0) PDF 2.35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应用半导体激光对其细菌清除率、根尖区骨密度的影响,为改善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患 者的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 2020 年 3 月至 2023 年 3 月苏州口腔医院收治的 105 例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 法分为对照组(52 例)和试验组(53 例)。两组患者均治疗后随访 6 个月,在此期间,对照组失访 2 例,试验组失访 2 例,最终纳入患 者 101 例,即对照组(50 例,常规消毒根管)和试验组(51 例,半导体激光辅助消毒根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 6 个月的临床疗效, 根管预备前、预备后菌落数,根管预备后细菌清除率,根管预备 24 h 后约诊间疼痛(EIAP)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和治疗后 3、6 个月 根尖区冠状位、矢状位骨密度情况。结果 治疗后 6 个月,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与根管预备前比,根管预备后两组患者菌 落数均减少,且试验组少于对照组;根管预备后,试验组患者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根管预备 24 h 后,试验组患者 EIAP 程度轻于对 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 3、6 个月两组患者根尖区冠状位、矢状位骨密度均升高,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与常 规消毒根管比,半导体激光应用于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中,能够提高细菌清除率与根尖区骨密度,减少 EIAP 发生。

    • 超声引导后路腰方肌阻滞联合自控静脉镇痛 在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2025, 9(2):92-95.

      摘要 (11) HTML (0) PDF 1.92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超声引导后路腰方肌阻滞联合自控静脉镇痛对行剖宫产术产妇应激指标、疼痛及舒适度的影响,并分析其安全 性。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茂名市妇幼保健院 2022 年 6 月至 2023 年 6 月收治的 90 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分组,对照组(45 例)产妇 行术后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自控静脉镇痛,观察组(45 例)产妇行术后腰方肌阻滞联合自控静脉镇痛,两组产妇均于术后观察至出院。 对比两组产妇术后恢复相关指标,术前、术后应激指标,术后 4~48 h 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与 Bruggrmann 舒适度量表(BCS) 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产妇术后首次排气、术后首次进食、术后首次下床站立活动时间及术后初乳 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 48 h 内静脉自控镇痛(PCIA)有效按压次数减少,术后 48 h 镇痛补救率降低;与术前比,术后 24 h 两组产妇 血清 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 -6(IL-6)水平均升高,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术后 4~48 h 两组产妇 VAS 疼痛评分均先升高后 降低,且术后 12~48 h 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术后 4~48 h 两组产妇 BCS 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相较于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行剖宫产手术中采用腰方肌阻滞联合自控静脉镇痛,能够促进产妇术后恢 复,减轻疼痛与炎症反应,提高舒适度,且安全性较高。

    • 微种植钉支抗用于口腔正畸患者矫治中的效果 及对其牙周的影响

      2025, 9(2):96-99.

      摘要 (16) HTML (0) PDF 1.99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口腔正畸患者使用微种植钉支抗的矫治效果,以及对患者牙周状态、咀嚼功能、咬合力及牙根吸收情况的影响。 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于扬州贝恩口腔医院有限公司江都门诊部进行口腔正畸的 100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 (50 例,使用常规口外弓支抗矫治)和观察组(50 例,使用微种植钉支抗矫治),两组患者均持续正畸 8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矫治效 果,治疗前后牙龈指数(GI)、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PLI)、咀嚼功能、咬合力,以及治疗结束后牙根吸收情况。结果 观察组 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 GI、BI、PLI 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咀嚼功能和咬合力均升 高,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牙根吸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口 外弓支抗,微种植钉支抗用于口腔正畸患者中,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矫治效果,改善牙周健康,强化咀嚼功能和咬合力,且不会增加牙根 吸收风险。

    • 卡瑞利珠单抗与抗血管生成药联合治疗标准方案失败的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研究

      2025, 9(2):100-102.

      摘要 (18) HTML (0) PDF 1.91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对标准方案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采取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对 其血清指标的影响,为 NSCLC 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 2022 年 2 月至 2023 年 2 月化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60 例标准方案失败 的 NSCLC 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 例,单独使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每 3 周用药 1 次,3 周为 1 个疗程,连续治疗 2 个 疗程)和研究组(30 例,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呋喹替尼治疗,1 次 /d,3 周后停药 1 周为 1 个疗程,连续治疗 2 个疗程)。两组患者均于治 疗结束后随访 1 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 2 个疗程后血清指标,随访 6 个月、1 年生存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 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 2 个疗程后两组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 -9 (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 6 个月与 1 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 (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食欲下降、乏力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均P>0.05)。结论 对标准方案失败的 NSCLC 患者应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呋喹替尼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疗效,提高 ORR 与 生存率,降低血清指标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 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阿奇霉素改善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患者 病情和炎症因子的价值

      2025, 9(2):103-105.

      摘要 (16) HTML (0) PDF 1.89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阿奇霉素对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患者炎症因子、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江阴市人民医 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8 月期间收治的 203 例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 102 例患者使用常规氧疗联 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 101 例患者使用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均治疗 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与肺功能指 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相比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 速(PEF)、最大吸气压(MIP)均升高,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白细 胞介素 -10(IL-10)、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均P<0.05)。结论 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患者实施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后,可改善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少 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 >中医中药
    • 翳风穴温针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 临床效果观察

      2025, 9(2):106-108.

      摘要 (20) HTML (0) PDF 1.91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翳风穴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疗效,以及对患者面部神经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4 月梧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 108 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4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醋酸泼尼松片 + 甲钴胺胶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翳风穴温针灸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 2 周。比较两组患 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面部神经功能与面神经肌电活动。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临床疗效整体 进行秩和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后 House-Brackmann(H-B)分级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 对照组;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后额肌 M 波潜伏期、眼轮匝肌 M 波潜伏期均缩短,额肌 M 波波幅、眼轮匝肌 M 波波幅均升高,且 观察组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翳风穴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效果较好, 可调节患者面部神经肌电活动,有效促进其面部神经功能恢复。

    • 益髓增智汤联合尼莫地平对血管性痴呆患者 疗效及血清胆碱能神经递质的影响

      2025, 9(2):109-111.

      摘要 (14) HTML (0) PDF 1.89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应用益髓增智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VD)患者对其临床疗效及神经递质指标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 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安丘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70 例 VD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药物治 疗方案分为 A 组 [35 例,常规对症治疗(对基础疾病进行常规降压、降糖、降脂等,并指导患者适量运动、合理饮食)+ 尼莫地平治疗 ] 与 B 组(35 例,常规对症治疗 + 尼莫地平 + 益髓增智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 2 个月。统计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 疗前后血清神经递质及神经营养因子指标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 B 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 A 组;与治疗 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 5- 羟色胺(5-HT)、乙酰胆碱(Ach)、多巴胺(DA)、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水平均升高,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水平均下降,且 B 组上述指标的变化幅度均大于 A 组(均P<0.05); 治疗期间 B 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 A 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髓增智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 VD 可以提高临 床疗效,调节患者神经递质分泌水平,提高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 血府逐瘀汤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2025, 9(2):112-114.

      摘要 (17) HTML (0) PDF 1.91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CHD)的疗效,以及对患者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 徐州市中心医院 2022 年 2 月至 2024 年 2 月收治的 CHD 患者 92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 例,采用比索洛尔治疗)与观察组 (46 例,采用血府逐瘀汤联合比索洛尔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 28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每搏输出量、 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血管内皮功能 [ 一氧化氮(NO)、内皮素 -1(ET-1)、血管内皮生长 因子(VEGF)、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胸痛、 心悸、气短)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低;两组患者治疗后每搏输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及血清 NO、VEGF、FMD 水平均 较治疗前升高,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较治疗前缩短,血清 ET-1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均大于 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均P<0.05)。结论 应用血府逐瘀汤联合比索洛尔治疗 CHD 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和血 管内皮功能,缓解临床症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安全性较好。

    • 一贯煎加味与恩替卡韦联合治疗对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 肝功能的影响

      2025, 9(2):115-117.

      摘要 (24) HTML (0) PDF 1.91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使用一贯煎加味治疗的效果,以及对肝功能与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 表法将 2023 年 1 月至 12 月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 80 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组。对照组(40 例)予以恩替卡韦治疗 3 个月, 观察组(40 例)予以一贯煎加味联合恩替卡韦治疗 3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与肝纤维化指标,以及治疗 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更高;相比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 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 -C)、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 胶原(PC- Ⅲ)水平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均更低(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联合使用一贯煎加味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肝功能,延缓肝纤维化进程,且药物安全性良好。

    • 半夏白术天麻汤和倍他司汀联合治疗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效果

      2025, 9(2):118-121.

      摘要 (14) HTML (0) PDF 1.91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对其临床疗效和血清学指标的影响,为提升该疾 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信封随机法将启东市中医院 2019 年 6 月至 2024 年 6 月收治 80 例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进行 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40 例,倍他司汀治疗)和观察组(40 例,倍他司汀 +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 2 周。观察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椎底动脉流速、眩晕障碍调查表(DHI)评分、眩晕评定量表的评分系统(DARS)评分, 以及血清学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疗效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右侧椎动脉(RVA)、基 底动脉(BA)、左侧椎动脉(LVA)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均加快,且观察组均快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 DHI、DARS 评分较治疗 前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内皮素 -1(ET-1)、神经肽 Y(NPY)水平较治疗前 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患者可有效调节脑血流速度,改善 眩晕状况,并调节血清 MBP、ET-1、NPY 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疗效。

    •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气阴两虚证患者 对其肾功能的影响

      2025, 9(2):121-124.

      摘要 (17) HTML (0) PDF 2.04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参芪地黄汤加减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气阴两虚证患者肾功能、免疫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2 年 10 月至 2024 年 1 月南通市海门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 101 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气阴两虚证患者分为对照组(50 例,控制血压、调节水 与电解质平衡、饮食指导及口服缬沙坦胶囊等标准西医治疗)与观察组(51 例,标准西医治疗 +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两组患者治疗 疗程均为 2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 更高;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各中医证候积分与总分,血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mALB)、24 h 尿蛋白定量(24 h-Upro) 含量均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更低;两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eGFR)均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治疗后两组患者 CD8+ 百分比均 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 G(IgG)、免疫球蛋白 M(IgM)及 CD4+ 百分比、CD4+ /CD8+ 比值均升高,观察组 较对照组均更高(均P<0.05)。结论 在控制血压、饮食指导及口服缬沙坦胶囊等标准西医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用参芪地黄汤加减治 疗,不仅可减轻慢性肾小球肾炎气阴两虚证患者症状,还可改善其肾功能与免疫功能,临床疗效显著提高。

    • 西帕依固龈液联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的 临床研究

      2025, 9(2):125-127.

      摘要 (28) HTML (0) PDF 1.89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西帕依固龈液联合盐酸米诺环素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指标与炎症因子的影响,以期为慢性牙周炎患者的治疗 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扬州市口腔医院 2022 年 6 月至 2024 年 6 月进行诊治的 150 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分为参照 组(75 例,给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和试验组(75 例,给予西帕依固龈液 +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 4 周。观察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和治疗 4 周后牙周指标与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 参照组;治疗 4 周后两组患者附着丧失(AL)与牙周袋探诊深度(PD)较治疗前均减小,且试验组均较参照组更小;两组患者龈沟出 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及龈沟液白细胞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 -8(MMP-8)、C- 反 应蛋白(CRP)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试验组均较参照组更低(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西帕依固龈液联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的成效显著,可减轻炎症反应程度,改善患者牙周病症状,且安全性 良好。

    • >预防医学
    • 内囊预警综合征患者发展为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5, 9(2):128-130.

      摘要 (17) HTML (0) PDF 1.89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内囊预警综合征患者发展为脑梗死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 池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2 年 6 月至 2023 年 6 月收治的内囊预警综合征患者 80 例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其分为两组,单一组 (40 例,单纯内囊预警综合征)和合并组(40 例,内囊预警综合征合并脑梗死)。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 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赋值,并将其纳入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模型中,筛选出内囊预警综合征发展为脑梗死的影响因素。 结果 与单一组比,合并组患者年龄更大,合并脑白质脱髓鞘的患者占比及血糖水平均更高;将内囊预警综合征合并脑梗死作为因变量, 将单因素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赋值,并纳入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年龄大、合并脑白质脱髓 鞘、血糖水平高是内囊预警综合征患者发展为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年龄大、合并脑白质脱髓鞘、血糖水平高是内囊 预警综合征患者发展为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上述特征,以降低脑梗死的发生风险。

    • 肺真菌感染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 血气指标和预后的影响分析

      2025, 9(2):131-134.

      摘要 (22) HTML (0) PDF 1.95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析肺真菌感染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血气指标和预后的影响,以期为 AECOPD 患者的 临床诊治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 2023 年 1 月至 12 月湛江西南医院收治的 60 例 AECOPD 患者,根据其是否存在肺真菌 感染分为感染组(25 例)和非感染组(35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指标,入院后 24 h 内血气指标,以及随访 6 个月的预后 情况。结果 与非感染组比,感染组联合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使用时间≥ 1 周的患者占比均更高;与非感染组比,感染组患者动脉血氧 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水平更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更高;感染组患者再入院率、死亡率均高于非感染组 (均P<0.05)。结论 肺真菌感染与 AECOPD 患者血气分析水平与预后密切相关,肺部感染会加重患者呼吸道症状,且预后较差,防治 肺真菌感染对纠正 AECOPD 患者缺氧状态及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

    • >临床护理
    • 益生菌联合耳穴干预治疗对促进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 临床研究

      2025, 9(2):134-138.

      摘要 (16) HTML (0) PDF 1.92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益生菌与耳穴干预联合应用对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 2022 年 7 月至 2024 年 6 月期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 180 例胃癌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益生菌组及益生菌联合耳穴组, 每组 60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标准胃肠道护理至出院,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益生菌组术前第 3 天额外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直至术前 12 h 停止,而益生菌联合耳穴组在益生菌组的基础上于术前 1 天进行耳穴干预 3 次。比较 3 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 肠鸣音恢复时间、经口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益生菌联合耳穴组和益生菌组患者首次排 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经口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益生菌联合耳穴组均短于益生菌组;益生菌联合 耳穴组和益生菌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益生菌联合耳穴组和益生菌组患者的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益 生菌联合耳穴组和益生菌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总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益生菌联合耳穴干预能 够显著促进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渐进式营养干预应用于口腔癌术后患者 对其机体营养状态的影响

      2025, 9(2):138-141.

      摘要 (15) HTML (0) PDF 1.91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渐进式营养干预应用于口腔癌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护理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4 年 6 月东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65 例口腔癌术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 例,常规营养干预)与观察组(33 例, 渐进式营养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至术后 7 d,并观察 4 周。对比干预前、干预 7 d 后两组患者的营养相关指标,干预前、干预后 4 周 的华盛顿大学头颈部生存质量问卷表(UW-QOL)评分、营养风险筛查 2002(NRS2002)量表、患者主观全面营养评估(PG-SGA)量表 和 BMI,术后 1 周的目标营养完成率,以及干预期间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干预前比,干预 7 d 后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及血 清白蛋白、转铁蛋白、总蛋白水平均下降,但观察组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总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与干预前比,干预后 4 周两组 患者的自由论述、功能障碍、功能评级各项 UW-QOL 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NRS2002、PG-SGA 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 均低于对照组,BMI 均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干预期间观察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患者 干预 7 d 后的血红蛋白水平及术后 1 周的目标营养完成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渐进式营养干预可改善口腔癌 术后患者的营养状态,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且干预期间患者胃肠道症状发生较少,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 >经验交流
    • 从“阴火”理论辨治干燥综合征并发口腔溃疡经验拾萃

      2025, 9(2):142-144.

      摘要 (27) HTML (0) PDF 1.9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口腔溃疡是干燥综合征(SS)较常见的黏膜病变,周学平教授临床从“阴火”理论辨治 SS 并发口腔溃疡。“阴火”理论 由金元四大家之一、脾胃学派的代表医家李东垣提出,并指出脾胃虚弱乃“阴火”形成之本,脾胃不足则津液生化乏源、输布失常且损 耗过甚,阴津亏虚则呈现出口干、眼干等一系列干燥症状;脾胃失健、清气不升、水谷清气下流郁结于肾,气郁化火为“阴火”上乘脾胃, 循经向上熏灼出现口舌生疮。周学平教授认为,SS 并发口腔溃疡的病机总属阴津亏虚、脾胃亏虚,以养阴生津、补土泻火为治疗大法, 用药轻灵,补而不滞,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2025年第9卷第2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地址:北京朝阳区北沙滩1号16信箱

邮编:100083

电话:010-64882183 64883630

E-mail:xdyx2020@vip.163.com


温馨提示:建议您使用Chrome80、火狐74+、IE11浏览器 ,当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影响部分功能正常使用。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