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9(3):1-3.
摘要:目的 分析对帕金森病(PD)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开展综合康复训练联合美多芭治疗,对患者运动症状、肌张力、生活质量 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3 月广州泰康粤园医院收治的 160 例 PD 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对照组(80 例,服用美多芭治疗)与试验组(80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综合康复训练),均干预 4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简 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评分、Beg 平衡量表(BBS)评分、改良 Ashworth 量表(MAS)评分、步态相关指标、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 (GQOLI)评分及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结果 与干预前比,干预后两组患者 STEF、BBS 及 GQOLI 评分均升高,MAS 评分均降低,干 预后两组患者步速均加快,步长均延长,步频均减慢,试验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与干预前比,干预后两组患者血清 α- 突出核蛋白 (α-SYN)、过氧化脂质(LPO)、血清丙二醛(MDA)均降低,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PD 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开展 综合康复训练联合美多芭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症状、肌张力,并能够抑制应激反应,提升生活质量水平。
2025, 9(3):4-6.
摘要:目的 探究脑梗死后上肢偏瘫患者应用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对其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 方法 选取 2023 年 3 月至 2024 年 3 月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收治的 60 例脑梗死后上肢偏瘫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以患者入院治疗顺序将 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 30 例。两组患者均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开展康复训练,对照组实施低频率(1 Hz)rTMS 疗法,研究组实施高 频率(10 Hz)rTMS 疗法,两组患者均治疗 4 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功能、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MA)、Wolf 运动功能量表 (WMFT)及改良 Barthel 指数量表(MBI)评分,肩关节前屈和腕关节背伸活动度。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肢躯体感觉诱 发电位(SEP)中枢传导时间(CCT)、上肢躯体运动诱发电位(MEP)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均缩短,且研究组均短于对照组,两 组患者静息态阈值(RMT)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 FMA、MBI、WMFT 评分及肩关节前屈、腕关节 背伸活动度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相较于低频 rTMS,高频率 rTMS 方案结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上肢偏瘫 患者预后康复效果更显著,能有效缩短 SEP CCT 及 MEP CMCT,并降低 RMT,提高上肢运动功能及肩、腕关节活动度。
2025, 9(3):7-9.
摘要:目的 分析悬吊运动训练(SET)对脑瘫患儿核心稳定性的改善效果,为促进脑瘫患儿的康复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无锡市锡山区梓旺医院(无锡梓旺康复医院)收治的脑瘫患儿 61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 例, 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和观察组(30 例,采用常规康复训练 +SET)。两组患儿均治疗 3 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 前后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88)评分、Berg 平衡量表(BBS)评分、10 m 步行时间、核心稳定性及下肢肌张力的变化情况。 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儿 GMFM-88、BBS 评分均上升,10 m 步行时间均缩短,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较对照组更大;治疗后两 组患儿平板支撑、仰卧上举、仰卧卷腹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高;治疗后两组患儿改良 Ashworth 痉挛评定量表(MAS)评 分均下降,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 较于常规康复训练,SET 应用于脑瘫患儿可提高临床疗效,增强运动控制能力和核心稳定性并调整肌张力。
2025, 9(3):10-12.
摘要:目的 探究神经肌肉电刺激与常规康复训练相结合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腘绳肌肌力及步行功能的影响, 以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山西省总队医院接诊的 80 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 例,术后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和观察组(40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神经肌肉电刺激治 疗)。两组患者均治疗 6 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 2、6 周后膝关节功能,治疗 6 周后健侧与患侧腘绳肌肌力,以及治疗前与治疗 6 周后步行功能。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 2、6 周后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均逐渐增大,且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Lysholm 评分均逐渐 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治疗 6 周后两组患者患侧腘绳肌等长肌力均小于健侧,但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半腱肌与股二头肌电机械 反应时间均长于健侧,但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 6 周后两组患者步长均延长,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步速均加快,且 观察组快于对照组,患侧摆动相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相较于单独应用常规康复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 激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恢复中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提高肌肉协调性。
2025, 9(3):13-15.
摘要: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肢体康复锻炼治疗,对其肢体运动功能、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 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于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 69 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4 例) 患者进行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联合肢体康复锻炼,研究组(35 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低频脉冲电刺激,两组均治 疗 2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凝血功能指标及步态分析指标。结果 与 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降低,研究组均低于对 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及各项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升高,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步长均延长,研究组均长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步速、步频 均增大,研究组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肢体康复锻炼治疗,有助于提高其睡眠 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同时还能改善凝血功能与神经功能,促进步行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2025, 9(3):16-19.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选穴规律运用毫火针留刺治疗脑卒中肢体痉挛的疗效,分析其对患者肌张力、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及神经递 质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2 月于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治疗的 60 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 组,两组患者根据前期整理分析临床诊疗文献中的经脉及穴位使用频次、核心组穴、有效取穴等选穴规律而制定选穴方案,两组患者均进 行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30 例)在康复治疗基础上采用毫针治疗,观察组(30 例)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毫火针留刺治疗,均治疗 2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改良 Ashworth 量表(MAS)分级、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Barthel 指数 (BI)、简明健康状况量表-?精神健康(SF-36-MH)评分及血清神经递质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 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 MAS 分级 0、Ⅰ级患者占比均升高,Ⅱ、Ⅲ级患者占比均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 MAS 分级优于对照组;与治疗 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 FMA、BI 评分及血清甘氨酸(Gly)、γ- 氨基丁酸(GABA)水平均升高,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毫火针结合选穴规律留刺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能有效改善患者肌张力,提高运动功能,还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疗效较常规 毫针针刺治疗显著提高。
2025, 9(3):20-22.
摘要:目的 探讨对行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恐动患者实施早期量化康复训练对其恐动程度、膝关节功能恢复、平衡能力及生活质量 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12 月至 2023 年 12 月南通市中医院收治的 80 例行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恐动患者,根据术后的康复方法分为对 照组(41 例,常规康复训练)和观察组(39 例,常规康复训练 + 早期量化康复训练),两组患者术后均干预 30 d,且术后均随访观察 12 周,对比两组患者术后 4、6、10、12 周的恐动程度,就诊时和术后 12 周的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平衡能力及步态稳定性。结果 与 术后 4 周比,术后 6、10、12 周两组患者恐动症 Tampa 评分量表(TSK)评分均呈现降低趋势,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与就诊时比,术后 12 周两组患者 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定量表(LKS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均升高,且观察 组均高于对照组;与就诊时比,术后 12 周两组患者 Berg 平衡量表(BSS)、动态步态指数(DGI)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 (均P<0.05)。结论 早期量化康复训练有效缓解行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恐动患者的恐动心理,可提高患者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平衡能 力及步态稳定性。
2025, 9(3):23-27.
摘要:冠心病是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冠心病的早期筛查、诊断、防治尤为重要。心肺运动试验(CPET)是 评估心肺适能的“金标准”,是一种客观、定量、无创的检查方法。相关研究表明,心肺运动试验在冠心病的风险预测、诊断、制定运 动处方、预后和疗效评价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依据 CPET 制定运动处方更是冠心病心脏康复的重要依据。现就 CPET 应 用于冠心病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系统阐述,以期为冠心病提供更为简便的诊断及评估方法。
2025, 9(3):28-31.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髋部骨折发生率不断增加,作为外科常见的创伤性骨折,其以疼痛、活动受限等为主要 表现,会使患者站立困难,无法正常行走。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但术后患者多存在髋关节功能差、关节活动度小、 平衡能力降低等问题,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较大。近年来,康复治疗方法逐渐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在增加关节活动度、提升肌力及平 衡能力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现就老年髋部骨折康复治疗方法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提供参 考依据。
2025, 9(3):32-34.
摘要: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术对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孔闭合率、视网膜生理与 结构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 年 10 月至 2024 年 1 月收治的 69 例特发性黄斑裂孔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剥除组(34 例,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和翻转组(35 例,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翻转 覆盖术治疗),两组术后均随访 6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 6 个月眼压、视网膜生理与结构指标,裂孔闭合情况,术前及术后 1、 3、6 个月 BCVA,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眼压术前、术后 6 个月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与剥除组比,翻转组患者裂孔闭合率升高;与术前比,术后 1、3、6 个月两组患者 BCVA 均降低(均P<0.05),但术后组间比较,差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比,术后 6 个月两组患者黄斑中心凹浅层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SVD)、黄斑中心凹深层毛细血 管层血流密度(DVD)水平均升高,翻转组均高于剥除组;外界膜层(ELM)、椭圆体带(EZ)缺损直径均缩短,翻转组均短于剥除组 (均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内界膜翻转覆盖 术对眼压的影响均较小,且均可改善患者视力,安全性均良好;但与内界膜剥除术相比,内界膜翻转覆盖术应用于特发性黄斑裂孔,可 改善患者视网膜生理与结构,提高裂孔闭合率。
2025, 9(3):35-37.
摘要:目的 分析异烟肼(INH)联合利福平(RFP)与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预防性治疗方案在治疗结核潜伏感染患者中的效 果,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收治的 72 例结核 潜伏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INH 联合 RFP 预防性治疗)和观察组(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预防性治疗),各 36 例。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 3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与肝功能指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 CD3+ 、 CD4+ 百分比及 CD4+ /CD8+ 比值均升高,CD8+ 百分比均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清丙 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γ- 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均升 高,但观察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上述肝功能指标水平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母牛分枝杆菌预防性治疗能够增强结核潜伏感染患者的免疫能力,减少肝功 能损伤,且安全性较高。
2025, 9(3):38-40.
摘要: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心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分析 其用药安全性。方法 选取北海市人民医院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3 月收治的 60 例 CHF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 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30 例。两组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综合治疗,包括休息、吸氧、限制钠盐摄入、β 受体阻滞剂、血管活性药物 等,在上述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治疗, 研究组患者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 3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治疗前及治 疗 1、3 个月后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更佳,临床总有效率更高;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缩 短,且研究组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 6 min 步行距离(6MWD)均延长,且研究组长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清 N 末端 B 型利钠肽前体 (NT-proBNP)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 1、2 个月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评 分均升高,且研究组治疗后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相比于 ACEI/ARB,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 CHF 的疗效显著,有助于提升患者心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 良好。
2025, 9(3):41-43.
摘要:目的 探讨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的作用,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 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5 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80 例大体积 BPH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 手术方法分为电切组(40 例,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和剜除组(40 例,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两组患者 术后均随访 2 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前及术后 2 个月的尿动力学指标,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电切 组比,剜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持续膀胱冲洗时间均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前列腺切除质 量更大;与术前比,术后 2 个月两组患者最大尿流率均提高,且剜除组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均减少,且剜除组少于对照组;与电 切组比,剜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均 P<0.05)。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大体积 BPH 患者可以缩短手术时 间,术后住院、留置尿管、持续膀胱冲洗的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切除更多的增生组织,增大术后尿流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 发生。
2025, 9(3):44-46.
摘要:目的 分析应用贝复舒滴眼液辅助治疗角膜异物剔除术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以及对其角膜愈合、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 顾性分析 2024 年 1 月至 5 月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 80 例角膜异物剔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治疗方式的不同 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各 40 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贝复舒滴眼液辅 助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治疗 1 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角膜愈合时间,治疗前、治疗 1 周后角膜荧光素染色、视功能及生 存质量评分,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角膜愈合时间短于常规组;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 1 周后角膜荧 光素染色评分及视功能、自理能力、活动障碍评分均降低,且联合组均低于常规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以及 治疗期间眼睑肿胀、眼部充血、视力模糊、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与阿莫西林治疗的基础上,角膜异物剔除术后患者加用贝复舒滴眼液治疗的效果较好,可加快角膜缺损修复,缩短愈 合时间,并促进视功能恢复,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2025, 9(3):47-49.
摘要:目的 分析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奈达铂 / 顺铂化疗的基础上,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老年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 对其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11 月至 2023 年 10 月东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66 例老年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 床资料,根据是否进行免疫治疗分组,其中常规化疗组(33 例)接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 奈达铂 / 顺铂治疗,免疫治疗组(33 例)在 常规化疗组的基础上接受卡瑞利珠单抗治疗。两组患者均以 21 d 为 1 个治疗周期,治疗 4 个周期,并随访 1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 1 个月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 1 个月肿瘤标志物,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免疫治疗组治疗后 1 个月临床疗效、客观 缓解率均较常规化疗组高;治疗后 1 个月两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鳞状细胞癌相关性抗原及糖类抗原 125 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免疫 治疗组均较常规化疗组低;治疗期间,免疫治疗组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发生率高于常规化疗组(均P<0.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中 性粒细胞减少、肝功能损伤、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老年晚期食管癌患者而言,在白蛋 白结合型紫杉醇与奈达铂 / 顺铂化疗基础上联合卡瑞利单抗,可改善肿瘤标志物表达,有助于控制肿瘤进展,虽然联合用药会引发反应性 毛细血管增生症,但症状较轻,治疗安全性良好。
2025, 9(3):50-52.
摘要: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小血管病(CSVD)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脑血流参数和认知功能的影响,为 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 2020 年 11 月至 2023 年 11 月泗洪医院收治的 CSVD 老年患者 120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 组,分别为对照组(60 例,降压、降脂等常规治疗 + 依达拉奉治疗)和观察组(60 例,对照组 + 丁苯酞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 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脑血流参数、认知功能、血管内皮因子和炎症因子指标,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 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及血清血管内皮生 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水平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 于对照组,血清白细胞介素 -18(IL-18)、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的 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单一依达拉奉治疗,在老年 CSVD 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丁苯酞 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方案,可取得显著疗效,对于脑血流灌注和脑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同时可抑制机体炎症反应,促进 患者认知功能的提高,且安全性良好
2025, 9(3):53-56.
摘要:目的 探讨枸橼酸铋钾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伴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临床指标与炎症、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6 月武汉楠山康养有限责任公司黄石大冶铁矿医院收治的 100 例 Hp 阳性胃溃疡伴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50 例,采用胃镜下电凝止血 + 常规三联疗法(雷贝拉唑钠、克拉 霉素及阿莫西林)治疗 ] 和观察组(50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枸橼酸铋钾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 4 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临床指标及 Hp 根除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与治疗 4 周后炎症与氧化应激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与 Hp 根除 率均高于对照组,止血、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 4 周后溃疡直径小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 4 周后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 死因子 -α(TNF-α)、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 -1β(IL-1β)、白细胞介素 -5(IL-5)及白细胞介素 -8(IL-8)水平均 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 (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橼酸铋钾治疗 Hp 阳性胃溃疡伴出血能提高患 者临床疗效,减轻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促进溃疡愈合,有助于患者恢复,且安全性良好。
2025, 9(3):57-59.
摘要:目的 探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抑郁症的效果,为提高该疾病的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采 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 90 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分为两组,各 45 例。对照组患者应 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试验组患者应用 rTMS 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 4 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态、负性情 绪、生活质量及社会适应能力评分,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 自评量表(SAS)评分及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问卷(NCPBQ)评分均降低,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简明生活 质量量表(SF-36)各项评分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均升高,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rTMS 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可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增强患者社会 适应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2025, 9(3):60-62.
摘要:目的 探讨信迪利单抗与紫杉醇、顺铂(TP)化疗方案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为提高该疾病 的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信封法随机将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吉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 80 例晚期 NSCLC 患者分为两组,对 照组(40 例,采用 TP 化疗方案治疗)和观察组(40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21 d 为 1 个周期,两组患者均治疗 4 个周期。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 照组比,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疾病控制率均更高;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细胞角蛋白 19 可溶性片段(CYFRA21-1)、癌胚 抗原(CEA)水平均降低,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与治疗前比,治疗后观察组 CD3+ 、CD4+ 百分比及 CD4+ /CD8+ 比值均呈升高趋势, 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高(均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血细胞异常、 胃肠道反应、肝脏毒性、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信迪利单抗与 TP 化疗方案联合治疗晚期 NSCLC 能提高患者疾病控制率,减少肿瘤负荷,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2025, 9(3):63-65.
摘要: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根除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 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收治的 100 例 FD 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50 例,铝碳酸镁 咀嚼片、多潘立酮口腔崩解片等常规对症治疗)和研究组(50 例,Hp 根除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 2 周,并随访 4 周。观察对比两 组患者治疗后 4 周 Hp 根除率,治疗前后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日记(FDSD)评分、炎症因子水平及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 结果 研究组患者 Hp 根除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 FDSD 评分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 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 -6(IL-6)、白细胞介素 -8(IL-8)水平均降低,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 SF-36 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Hp 根除治疗可有效改善 FD 患者的消化不 良症状,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效果良好。
2025, 9(3):66-68.
摘要:目的 分析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替普酶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为提升 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武宣县人民医院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收治的 120 例 AIS 患者进行分 组,将其分为对照组 [60 例,采用基础治疗(抗凝、抗血小板、改善微循环等)+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 和观察组(60 例,采用基础治 疗 +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 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 2 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及日 常生活功能,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 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DS)、改良 Rankin 量表(mR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更低; 治疗后两组患者 Barthel 指数量表(BI)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更高(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S 患者在基础治疗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可以减轻神经细胞的损伤, 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预后,提高临床疗效和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良好。
2025, 9(3):69-71.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导管胸膜腔置管闭式引流对自发性气胸患者疗效、血气指标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 12 月至 2024 年 8 月期间泗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泗阳县运南区域医疗卫生中心)收治的 80 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心静脉导 管组(26 例)、胸腔引流管组(27 例)、猪尾巴导管组(27 例)。比较 3 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前、术后 3 d 血气指标,以及观察期间并发 症发生情况。结果 3 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比,术后 3 d 3 组患者动脉血 氧分压(PaO2)水平均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均降低,且猪尾巴导管组各指标变化情况均大于中心静脉导管组和胸腔引流管组 (均P<0.05);中心静脉导管组和胸腔引流管组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 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以及组 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不同导管胸膜腔置管闭式引流用于自发性气胸患者中效果均较好,但相比于中心 静脉导管、胸腔引流管,猪尾巴导管用于自发性气胸患者胸膜腔置管闭式引流效果稍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且安全性良好。
2025, 9(3):72-75.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机器复位联合药物治疗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临床价值,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3 年 2 月至 2024 年 2 月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收治的 224 例 BPPV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 为单一组(112 例,单纯机器复位治疗)和联合组(112 例,机器复位治疗 + 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 2 周并随访 3 个月。观察对比治疗前后前庭症状指数(VSI)、Berg 平衡评估量表(BBS)、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眩晕发生频率、眩晕 维持时间,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随访期间的复发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 VSI、DHI 评分均下降,BBS 评分均上升, 且联合组的变化幅度均大于单一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眩晕发生频率均下降,眩晕维持时间均缩短,且联合组的变化幅度均大于 单一组;治疗后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组;随访期间,联合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单一组(均P<0.05)。结论 机器复位联合药物治 疗 BPPV 患者可改善患者前庭功能和平衡能力,减轻患者眩晕症状,减少眩晕频率,缩短眩晕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并减少复发。
2025, 9(3):75-78.
摘要:目的 探讨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在降低剖宫产术后患者切口疼痛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 2021 年 6 月至 2023 年 12 月期间桂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120 例剖宫产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3 例,剖宫产术中缝合切口时不注射 PRP)与观 察组(57 例,剖宫产术中缝合切口时沿切缘多点注射 PRP,每点保持 1~2 cm 距离,每点注射 0.5 mL,轻压切口两侧使 PRP 均匀黏附在 切缘;皮肤缝合后,再涂抹 PRP 于缝合面)。两组患者均出院后随访 90 d。观察两组患者剖宫产术后第 1、2、7、14 天疼痛程度,疼痛 持续时间,镇痛药使用情况,术后第 2、14、42、90 天的疤痕愈合情况,术后 90 d 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第 1、 2、7、14 天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镇痛药物使用率、使用剂量、使用 频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第 2、14、42、90 天的疤痕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 90 d 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 对照组(均P<0.05)。结论 PRP 能缓解产妇剖宫产术后疼痛感,减少镇痛药的使用需求,促进疤痕恢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2025, 9(3):78-82.
摘要:目的 分析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NS)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骨折复位质量、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及功能障碍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7 月南通中山骨科医院收治的 91 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 A 组 [46 例,接受空心加压螺丝钉(CCS)内固定治疗 ] 和 B 组(45 例,接受 FNS 内固定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观察至出院,并随访至患 者骨骼愈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 6 个月骨折复位质量与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及功能障碍,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 况。结果 B 组骨骼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 A 组,术后股骨颈轻度缩短程度占比高于 A 组,中度、重度缩短程度占 比均低于 A 组;与术前比,术后 6 个月两组患者 Garden 对线指数Ⅰ、Ⅱ级占比均升高,B 组均高于 A 组,Ⅲ、Ⅳ级占比均降低,B 组均 低于 A 组;与术前比,术后 6 个月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腰椎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降低,B 组均 低于 A 组;Harris 评分均升高,B 组高于 A 组(均P<0.05)。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相较于 CCS 内固定治疗,FNS 内固定治疗可更好地缩短股骨颈骨折患者骨骼愈合与完全负重时间,缩短手术切口,减轻股骨颈缩 短程度,同时还可改善骨折复位质量与功能障碍程度,减轻疼痛,提高髋关节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2025, 9(3):83-86.
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技术结合洛索洛芬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评估该联合治疗方案在缓解患者疼 痛、改善直腿抬高能力、降低功能障碍指数、调节血清生物标志物水平及安全性方面的具体作用。方法 选取 2020 年 7 月至 2023 年 6 月 在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 10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50 例,对照组患者行传 统椎板间开窗技术椎管减压联合洛索洛芬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技术联合洛索洛芬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术后 1、3 个月 内定期到院复查。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 1 周、1 个月、3 个月的疼痛评分、直腿抬高角度、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前、 术后 1 个月血清 P 物质(SP)、5- 羟色胺(5-HT)、前列腺素 E2(PEG2)水平,以及随访观察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术前 比,术后 1 周 ~3 个月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与 ODI 均逐渐降低,且不同时间点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 1 周 ~3 个月两组患者直腿抬高角度均升高,且不同时间点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 1 个月两组患者血清 SP、PEG2 水平均 降低,血清 5-HT 水平均升高,且试验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与传 统椎板间开窗技术椎管减压联合洛索洛芬治疗相比,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技术联合洛索洛芬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减轻疼痛、提升直腿 抬高角度及改善功能障碍方面更具有明显优势,同时可调节血清生物标志物水平,安全性较高。
2025, 9(3):87-89.
摘要:目的 探讨行无痛人流术的肥胖患者术中应用艾司氯胺酮麻醉的效果,以及对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3 年 6 月至 2024 年 6 月沈阳市妇婴医院 86 例行无痛人流术的肥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A 组(28 例,丙泊酚麻醉)、B 组(29 例, 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及 C 组(29 例,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麻醉)。3 组患者均观察至出院。比较 3 组患者麻醉相关指标,麻醉 后 2 min 与手术结束时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住院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 A 组比,B 组与 C 组患者丙泊酚总剂量均减少, 苏醒时间均缩短,苏醒后 Ramsay 评分均升高,与 B 组比,C 组患者丙泊酚总剂量减少,苏醒后 Ramsay 评分升高;与苏醒后比,3 组患 者手术结束后 30 min 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均升高,但 B 组均低于 A 组,C 组均低于 B 组;手术结束时 3 组患者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均较麻醉后 2 min 升高,C 组患者麻醉后 2 min MAP、HR、SpO2 水平均高于 A 组与 B 组 (均P<0.05);而 B 组与 C 组患者苏醒时间、麻醉后 A 组与 B 组及手术结束时 3 组患者 MAP、HR、SpO2 水平,以及 3 组患者住院期 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肥胖患者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艾司氯胺酮麻醉的镇痛、镇静效果 较好,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可减少术中丙泊酚的用量,还可缩短患者苏醒时间,且安全性良好。
2025, 9(3):90-92.
摘要:目的 探究中药浸泡联合 5-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ALA-PDT)治疗对湿热血瘀型跖疣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皮损和疼痛程度、 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4 月南京市溧水区中医院(扬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收治的 72 例湿热 血瘀型跖疣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 例,采用 ALA-PDT 治疗)和观察组(36 例,采用中药浸泡联合 ALA-PDT 治疗)。 两组患者均治疗 3 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皮损和疼痛程度、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 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疣体数量、视觉 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皮损直径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变化幅度均较对照组更大;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 CD3+ 、CD4+ 百分比,以及 CD4+ /CD8+ 比值均升高,CD8+ 百分比均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较对照组更大(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 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药浸泡疗法联合 ALA-PDT 治疗湿热血瘀型跖疣能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减轻皮损程度,缓解疼痛,提升免疫功能,安全性较高。
2025, 9(3):93-95.
摘要: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应用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的疗效,以及对其肺功能、血气指标的 影响。方法 选取莒县中医医院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收治的 COPD 患者 160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80 例)患者接 受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治疗,观察组(80 例)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 2 周。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 2 周后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 2 周后中医证候积分与 6 min 步行距离、肺功能、血气指标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 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高;两组患者治疗 2 周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 组,6 min 步行距离均延长,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 2 周后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第 1 秒用力 呼气容积 / 用力肺活量及动脉血 pH 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不良反应 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 COPD 患者的治疗中,应用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与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 粉雾剂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肺功能与血气指标,加快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提升运动耐力,且安全性 良好。
2025, 9(3):96-98.
摘要:目的 探讨肾炎康复片与厄贝沙坦联用对老年高血压肾病(HN)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以及对患者炎症指标和肾功能 指标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普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50 例老年 HN 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25 例,单独使用厄贝沙坦)和研究组(25 例,厄贝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两组患者均治疗 12 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 症指标、肾功能指标及血压水平。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脂蛋白磷脂酶 A2 (Lp-PLA2)、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 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舒张压(DBP)、收缩压(SBP) 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肾炎康复片与厄贝沙坦联用可提高老年 HN 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机体炎 症,改善肾功能,降低血压。
2025, 9(3):99-101.
摘要:目的 探讨鳖甲煎丸与常规西医方案联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炎症因子、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 及影像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1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200 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分为对照组 (100 例,治疗期间失访 4 例,最终纳入 96 例)和研究组(100 例,治疗期间失访 3 例,最终纳入 97 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营养支持、 保肝等常规措施,同时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鳖甲煎丸治疗,两组均治疗 6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 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及影像学指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 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 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 -6(IL-6)及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 (LN)水平均降低,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及肝硬度 水平均降低,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门静脉内径均缩短,研究组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经鳖甲煎丸联合常规西医方案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其肝功能与影像学 指标,减轻炎症反应与肝纤维化程度,且安全性良好。
2025, 9(3):102-104.
摘要:目的 分析应用蜂针疗法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效果,以及对患者关节状况、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7 月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 60 例早期 RA 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 例,接受甲氨蝶呤治 疗)与观察组(30 例,接受蜂针疗法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 4 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关节状况与中医证候 积分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较对照组高;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关节数均减少,关节压痛度、关节肿胀度评 分均降低,晨僵时间均缩短,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腰膝酸软、关节发热、肢冷不温、恶风畏 寒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应用蜂针疗法治疗早期 RA 患者可发挥“标本兼治”的作用,有效缓解其 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关节状况。
2025, 9(3):105-107.
摘要:目的 评价舒胃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疗效、炎症因子及胃肠功能的影响,为今后中医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思路。 方法 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中医院(盐城市中医院)于 2024 年 1 月至 6 月收治的 40 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分组。对照组 20 例,使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治疗组 20 例,口服舒胃丸治疗,均治疗 2 周。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 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炎症因子及胃肠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治疗前, 治疗后两组患者胃痛、胃胀、纳呆等临床症状积分均降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6、胃 泌素、胃动素水平均降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舒胃丸与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均能够提高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 疗效,但与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相比,舒胃丸治疗能明显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痛、胃胀、纳呆症状,更有效调节胃肠激素水平,减 轻机体炎症反应。
2025, 9(3):108-110.
摘要:目的 探讨肾阳虚型卵巢早衰患者采用二仙汤合右归汤治疗对其卵巢功能、性激素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3 年 2 月至 2024 年 2 月于蒙山县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 71 例肾阳虚型卵巢早衰患者分为对照组(35 例,使用戊酸雌二醇片、地屈孕酮 片进行常规治疗 3 个月)和试验组(36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二仙汤合右归汤治疗 3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 3 个月后 中医证候积分、卵巢功能、性激素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 3 个月后两组患者畏寒肢冷、五心 烦躁、失眠健忘、腰膝酸软、小腹疼痛、精神萎靡、头晕耳鸣等各维度中医证候积分及总分均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 比,治疗 3 个月后两组患者窦卵泡数、子宫内膜厚度均增加,且试验组窦卵泡数多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厚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卵巢 体积均增大,且试验组大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 3 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降低, 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清抑制素 B(INHB)水平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 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仙汤合右归汤治疗肾阳虚型卵巢早衰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体征,且有利于调节 性激素水平,促进卵巢功能恢复,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良好。
2025, 9(3):111-113.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AC)患者病情进展为坏疽性胆囊炎(GC)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该疾病提供有效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7 月至 2024 年 6 月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 105 例 AC 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检查结果患者是否为 GC 将 其分为坏疽组(37 例,GC 患者)与非坏疽组(68 例,单纯 AC 患者)。对所有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筛选 AC 患者病情进展为 GC 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坏疽组患者年 龄大于非坏疽组,白细胞计数与 C- 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非坏疽组,合并糖尿病与胆囊周围炎的患者占比均高于非坏疽组(均P<0.05); 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纳入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水平、C- 反应蛋白水平 及胆囊周围炎均是 AC 患者病情进展为 GC 的危险因素(OR=4.313、4.322、4.047,均P<0.05)。结论 AC 患者病情进展为 GC 与白 细胞计数水平、C- 反应蛋白水平及胆囊周围炎密切相关,临床应重视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尽早评估患者 GC 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 预后。
2025, 9(3):114-117.
摘要:目的 探究心电图碎裂 QRS 波(fQRS)与 QT 离散度(QTd)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 后的应用价值,通过分析 fQRS、QTd 的变化,评估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以及预测术后恶性心律失常(MVA)发生的可能性。方法 回 顾性分析百色市人民医院 2023 年 3 月至 2024 年 3 月收治的 115 例因 AMI 接受 PCI 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 72 h 是否发生 MVA 将患者分为发生组(31 例,发生 MVA)与未发生组(84 例,未发生 MVA)。统计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单因素、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出 AMI 患者 PCI 术后发生 MVA 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 fQRS 与 QTd 对 AMI 患者 PCI 术后发生 MVA 发生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无 MVA 组比,MVA 组患者年龄较大,心电图存在 fQRS 占比及 QTd 值较高;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电图存在 fQRS、高水平 QTd 均为 AMI 患者 PCI 术后发生 MVA 的危险因素;ROC 曲线分析显示,fQRS、QTd 诊 断 AMI 患者 PCI 术后发生 MVA 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705、0.728,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均P<0.05)。结论 心电图存在 fQRS 与 QTd 能够反映 AMI 患者的心肌电生理状态,且存在 fQRS 与高水平 QTd 均为 AMI 患者 PCI 术后发生 MVA 的危险因素,临床可 通过检测 fQRS、QTd 值预测 AMI 患者 PCI 术后发生 MVA 的风险。
2025, 9(3):117-120.
摘要: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干预对策。方法 选取 2022 年 6 月至 2024 年 6 月深圳市光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 103 例 MHD 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均评估营养状况,依据营养状况分为营养不良组(52 例) 与营养正常组(51 例);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透析时间、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文化程度、合并焦虑或抑郁、尿素清除指 数(Kt/V)、家庭人均月收入、高蛋白饮食等多方面基础资料,开展单因素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获得影响 MHD 患者营养不良 的因素。结果 103 例患者共有 52 例营养不良,发生率为 50.49%(52/103);营养不良组透析时间≥ 3 年、合并糖尿病、合并焦虑或抑 郁、Kt/V<1.2、家庭人均月收入 <5 000 元 / 个月及未高蛋白饮食的患者占比均高于营养正常组(均P<0.05);透析时间≥ 3 年、合并糖 尿病、合并焦虑或抑郁、Kt/V<1.2、家庭人均月收入 <5 000 元 / 个月、未高蛋白饮食为 MHD 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效应值均有统计 学意义(均P<0.05)。结论 透析时间≥ 3 年、合并糖尿病、合并焦虑或抑郁、Kt/V<1.2、家庭人均月收入 <5 000 元 / 个月、未高蛋白 饮食为影响 MHD 患者营养不良的高危因素,临床需针对上述因素做好针对性干预措施。
2025, 9(3):121-124.
摘要:目的 探究影响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产后并发盆底功能障碍(PFD)的相关因素,以便进行早期干预和预防。方法 回顾 性分析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8 月于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成功进行阴道分娩的 550 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产后 42 d 是否并发 PFD 分 为 PFD 组和非 PFD 组。统计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 PFD 发生率;收集两组初产妇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筛选出初产妇经阴道分娩产后并发 PFD 的影响因素。结果 550 例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中,68 例发生 PFD,482 例未发生 PFD,PFD 发生 率为 12.36%(68/550)。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PFD 组分娩前 BMI ≥ 27 kg/m2、孕期便秘、第 2 产程时间≥ 1 h、会阴侧切、新生儿 体质量≥ 3.5 kg 的初产妇占比均高于非 PFD 组,孕期盆底肌锻炼的产妇占比低于非 PFD 组(均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分娩前 BMI ≥ 27 kg/m2、孕期便秘、第 2 产程时间≥ 1 h、会阴侧切、新生儿体质量≥ 3.5 kg 均是初产妇经阴道分娩产后并发 PFD 的危险因素,孕期进行盆底肌锻炼是初产妇经阴道分娩产后并发 PFD 的保护因素,效应值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分娩前 BMI ≥ 27 kg/m2、孕期便秘、第 2 产程时间≥ 1 h、会阴侧切、新生儿体质量≥ 3.5 kg 是初产妇经阴道分娩产后并发 PFD 的危险因素,孕 期进行盆底肌锻炼是初产妇经阴道分娩产后并发 PFD 的保护因素,临床应针对上述诱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加强孕期管理的指导,以减 少 PFD 的发生。
2025, 9(3):124-127.
摘要:目的 分析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8 月至 2024 年 9 月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 240 例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 PDAP 将其分 为两组,发生组(63 例,患者发生 PDAP)和未发生组(177 例,患者未发生 PDAP)。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 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腹膜透析患者发生 PDAP 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和 Hosmer-Lemeshow 检验评估其预测效能。结果 与未发生组比,发生组患者中性粒细胞 / 淋巴细胞比值(NLR)更高,透析龄更长,红细 胞计数、白蛋白(Alb)、维生素 D3 水平均更低;将腹膜透析患者发生 PDAP 作为因变量,单因素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 量进行赋值,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透析龄长、NLR 高均为腹膜透析患者发生 PDAP 的危险因素,Alb、维生素 D3 水平高 均为腹膜透析患者发生 PDAP 的保护因素;以上述影响因素构建并分析腹膜透析患者发生 PDAP 的列线图模型,患者透析龄增长,NLR 水平升高,Alb、维生素 D3 水平降低时,列线图模型相应的分值增加,对应的预后不良风险升高;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的预测 值与实际值拟合度良好。结论 透析龄长、NLR 高均为腹膜透析患者发生 PDAP 的危险因素,Alb、维生素 D3 水平高均为腹膜透析患者 发生 PDAP 的保护因素,以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够较好预测腹膜透析患者发生 PDAP 的风险,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临床可根 据上述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预防性治疗,以期为预防临床中腹膜透析患者发生 PDAP 提供参考依据。
2025, 9(3):128-130.
摘要:目的 探究 Morse 跌倒评分结合预见性护理对恶性血液病住院化疗患者跌倒风险、跌倒知识掌握情况、生活质量及不良事 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4 年 2 月至 6 月收治的 94 例恶性血液病住院化疗的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对照组(47 例,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7 例,采用常规护理 +Morse 跌倒评分结合预见性护理)。两组患者均护理 14 d。比较两组 患者护理后 Morse 跌倒评分,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各项 Morse 跌倒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跌倒事件意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坠床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 照组(均P<0.05)。结论 Morse 跌倒评分结合预见性护理可帮助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掌握跌倒知识,降低跌倒风险,避免意外事故发 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25, 9(3):131-133.
摘要:目的 探讨自我决定理论(SDT)指导下的干预模式对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衰弱程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22 年 4 月至 2024 年 4 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 61 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对照组(30 例,血液透析治疗 + 常规干预)和观察组(31 例,血液透析治疗 +SDT 指导下的干预模式),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 3 个月。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衰弱程度、运动自我效能量表(ESE)、基本心理需求量表(BPN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评分及生活 质量,以及干预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干预前比,干预后两组患者躯体衰弱、心理衰弱、社会衰弱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较 对照组更低;与干预前比,干预后两组患者 ESE、BPNS、PSSS 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高;与干预前比,干预后两组患者疲 劳、躯体症状、人际关系、挫折、抑郁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高;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采用 SDT 指导下的干预模式有利于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衰弱程度,提高其运动信心和心理需要满足程度,使患者感受到更高的社 会支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25, 9(3):134-137.
摘要:近年来,随着肥胖症及其相关代谢疾病的流行,减重与代谢外科手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受到广泛关注。减重与代谢 外科手术具有长期、稳定、可持续的特点,能够显著改善肥胖人群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由于减重与代谢手术的复杂性和对患者生理 状态的深远影响,手术治疗肥胖症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更为严格的评估,术后并发症也需要持续关注。现就减重与代谢外科手术的最 新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减重与代谢手术方法,评估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长期效果,以期为今后临床治疗肥 胖症及其相关代谢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2025, 9(3):138-141.
摘要:目前肺癌居我国肿瘤死亡原因的首位,肺癌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两大类,其中 NSCLC 最常见。随 着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职业暴露等高危因素增多,NSCLC 发病率明显升高,且已成为公共卫生问题,除外科手术治疗外,针对晚 期患者的治疗方法也日益丰富。现就免疫治疗策略在晚期 NSCLC 患者中的研究进展及目前该领域所面临的难题与挑战进行综述,旨在 为临床治疗 NSCLC 提供参考依据。
2025, 9(3):142-144.
摘要:目的 研究对老年前列腺增生(BPH)患者采取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炎症因 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 8 月至 2024 年 5 月武穴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 BPH 患者 88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 例, 常规全身麻醉)和观察组(44 例,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术前(T0)、手术开始 0.5 h(T1)、术后 0.5 h(T2)及术 后 2 h(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丙二醛(MDA)水平,T0 时和术后 24 h(T4)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 白细胞介素 -6(IL-6)、C- 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 T0 时比,T1~T3 时两组患者的 MDA 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观察组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与 T0 时比,T4 时两组患者的血清 TNF-α、IL-6、 CRP 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MMSE 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更 低(均P<0.05);T0~T3 时两组患者的 MAP 和 HR 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均呈降低后升高趋势,但两组各时间点的 MAP 和 HR 经组间比 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相较于单一全身麻醉,在老年 BPH 患者手术中采取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优势显著, 患者术后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较轻,且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麻醉安全性良好。
地址:北京朝阳区北沙滩1号16信箱
邮编:100083
电话:010-64882183 64883630
E-mail:xdyx2020@vip.163.com
温馨提示:建议您使用Chrome80、火狐74+、IE11浏览器 ,当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影响部分功能正常使用。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