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9(5):1-3.
摘要:目的 分析神经阻滞疗法对慢性盆腔痛及痛经患者炎症因子和疼痛水平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 方法 根据随机抽签方式将徐闻县人民医院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收治的 66 例慢性盆腔痛及痛经患者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 (33 例,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和观察组(33 例,神经阻滞疗法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 3 个月经周期。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 前和治疗 3 个月经周期后的炎症因子,治疗前及治疗 1、2、3 个月经周期的疼痛水平、睡眠质量,治疗 3 个月经周期后的临床疗效,以 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 3 个月经周期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6、肿瘤坏死因子 -α 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 组均低于对照组;治疗 1、2、3 个月经周期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均呈现下降趋势,且治疗后各时间点观 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治疗 1、2、3 个月经周期后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较治疗前均呈现下降趋势,且治疗后各时间 点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治疗 3 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均P<0.05)。结论 慢性盆腔痛及痛经患者采取神经阻滞疗法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睡眠质量, 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2025, 9(5):4-6.
摘要:目的 探讨人干扰素 α2b 阴道泡腾片联合阴道用微生态制剂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疗效及对患者 阴道微环境、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4 月至 2024 年 3 月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 78 例宫颈 HR-HPV 感染患者,根据随 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人干扰素 α2b 阴道泡腾片治疗,每 2 d 给药 1 片,10 片为 1 疗程,治疗 3 个疗程)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 基础上结合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每 2 d 给药 1 粒,10 粒为 1 疗程,治疗 3 个疗程),各 39 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 阴道微生态环境,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人乳头瘤病毒(HPV)病毒载量,以及治疗后 HPV 转阴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乳杆菌Ⅰ ~ Ⅱ a 级的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白细胞酯酶(LE)阳性、β- 葡萄糖醛酸酶(GUS) 阳性的患者占比均低于对照组,阴道分泌物 pH 值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4(IL-4)、 白细胞介素 -6(IL-6)、白细胞介素 -10(IL-10)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 HPV 病毒载量均 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 HPV 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与人干扰素 α2b 联合应用可有 效下调宫颈 HR-HPV 感染患者阴道 pH 值,恢复阴道内微环境的稳定,抑制炎症反应,有效抑制 HR-HPV 的复制,提高治疗效果。
2025, 9(5):7-9.
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患者使用超声引导下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的效果,以及对其月经量、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 取中国人民解放军 32397 部队医院 2022 年 9 月至 2023 年 12 月收治的 65 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患者意愿选择治疗方法, 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3 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与观察组(32 例,HIFU 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 6 个月。 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 6 个月的临床疗效,术前与术后 6 个月的月经量变化及卵巢功能指标,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行走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 1 d 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低于 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 6 个月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 6 个月两组患者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及血清雌二醇(E2)水 平均降低,月经量过多患者占比均减少,血清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 随访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应用 HIFU 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围术期指标 和月经量过多情况,并调节性激素水平,安全性良好。
2025, 9(5):10-12.
摘要: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患者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M)联合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LUAO-M)的治疗效果及对患 者围术期指标、炎症指标、性激素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12 月至 2023 年 12 月突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61 例子宫肌 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单一组(31 例,接受 LM 治疗)和联合组(30 例,接受 LM 联合 LUAO-M 治疗)。两组患 者术后均随访 6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随访期间并发症与复发发生情况,术前与术后 3 d 炎症指标,术前与术后 3 个月性激素 水平,以及术前与术后 6 个月性功能。结果 与单一组比,联合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肛门排气与下床活动时间均更短;与术前 比,术后 3 d 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1(IL-1)与白细胞介素 -6(IL-6)水平均升高,而联合组较单一组均更低;术后 3 个月两组患者 血清雌二醇(E2)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较单一组更低;血清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升高,且联合组较单一组更高;术后 6 个月联合 组患者性欲、性唤起、阴道湿润、性高潮、性满意度及性交疼痛评分均降低,但联合组均高于单一组(均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 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 LM 的基础上,联合 LUAO-M 治疗子宫肌瘤有利于患者术后性功能 的恢复,并能调节性激素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同时安全性良好,术后复发风险相对较低。
2025, 9(5):13-16.
摘要:目的 分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对子宫腺肌病(AM)患者性激素水平、子 宫体积、疼痛、月经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7 月至 2023 年 7 月南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 89 例 AM 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 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44 例(采用 UAE 治疗)、联合组 45 例(采用 UAE 联合 GnRHa 治疗),均于术后随访 12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 12 个月临床疗效,术前、术后 12 个月性激素、子宫相关指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 12 个月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 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比,术后 12 个月联合组患者血清雌二醇(E2)、 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均降低,联合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月经量、视觉模拟量 表(VAS)疼痛评分均降低,联合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患者性激素指标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UAE 联合 GnRHa 治疗 AM,能够缩小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体积,促进月经恢复,缓解子宫损伤,明显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 而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2025, 9(5):16-19.
摘要: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息肉(EP)患者接受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后对其血液生化指标、 月经相关指标、异常出血情况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1 年 5 月至 2022 年 5 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 61 例 EP 患者分为对照组(30 例)和观察组(31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一 TCRP 及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 上术后加用地屈孕酮治疗,治疗 3 个月经周期,两组患者均于术后定期随访 1 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前、术后 1 年的血液生化 与月经相关指标,治疗期间的异常出血情况和随访期间的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改善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 后 1 年两组患者外周血血红蛋白(Hb)水平均升高,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及月经 失血图(PBAC)评分均降低,月经天数均缩短,子宫内膜厚度均减小,且观察组变化较对照组均更明显(均P<0.05);两组患者异常月 经出血率及随访期间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EP 患者在接受 TCRP 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屈孕酮口服治疗 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更好地调节激素与 VEGF 水平,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月经恢复正常,减少异常出血情况和复发风险,预防贫血。
2025, 9(5):20-22.
摘要:目的 探讨阴道镜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子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 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1 年 10 月至 2023 年 10 月射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110 例子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分为两组,其 中对照组(55 例)采用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治疗,观察组(55 例)采用阴道镜联合 LEEP 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 6 个月。比较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和术后 7 d 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术前和术后 6 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 效、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创口愈合时间、阴道出血时间、阴道排液时间、住院时间、病变切除 宽度、病变切除长度均更短,出血量更少;与术前比,术后 7 d 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 -4(IL-4)、白细 胞介素 -17(IL-17)水平均降低,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与术前比,术后 6 个月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 分均升高,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高(均P<0.05)。结论 采用阴道镜联合 LEEP 治疗子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 的优势,治疗效果较好,术后炎症反应程度更低,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025, 9(5):23-25.
摘要:目的 探讨坤泰胶囊联合耳穴压豆对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证)患者雌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常德 市第一中医医院 2022 年 5 月至 2023 年 5 月收治的 61 例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证)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 例,坤泰胶 囊治疗)和观察组(31 例,坤泰胶囊加用耳穴压豆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 3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 积分、雌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 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血清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血清雌二醇(E2)水平升高,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增大,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子宫体积治疗前后组间、组内组间比较及治疗期间 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坤泰胶囊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证),可更好 地调节雌激素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子宫内膜厚度,且安全性良好。
2025, 9(5):26-28.
摘要:目的 分析盆腔炎性疾病(PID)寒湿凝滞证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阿奇霉素联合中药灌肠疗法对患者临床症状、炎症因子等指标 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3 年 3 月至 2024 年 5 月阳新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 PID 寒湿凝滞证患者 87 例,根据入院时间进行分组,2023 年 3 月 至 2023 年 10 月入院的 42 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并使用阿奇霉素治疗,2023 年 11 月至 2024 年 5 月入院的 45 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并使用阿奇 霉素联合中药灌肠疗法。两组患者均治疗 2 周。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B 超指标、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及炎 症因子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带下增多、腹痛、腰酸、腰骶胀痛、疲乏低热评分均 降低,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盆腔积液深度、盆腔包块直径均减小,阻力指数均降低,研究组指标变化幅度 均较对照组大;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 -6(IL-6)、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水 平均降低,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和组间搏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D 寒湿凝滞证患者治疗中实施阿奇霉素联合中药灌肠疗法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2025, 9(5):29-32.
摘要:乳腺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静脉输液化疗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通过将化疗药物以静脉输液方式输入 人体,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效果,但这种治疗为全身治疗的一种,因化疗时间长、化疗药物对血管损伤大,一般建议植入输液港。植入 式静脉输液港的应用能够大大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其提供长期且安全的输液通道,在其治疗阶段发挥重要作用。随着输 液港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其相关并发症也越发受到重视,如感染、导管相关血栓形成等。输液港相关并发症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理健 康,还可能对患者造成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因此,预防和及时干预输液港相关并发症对于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尤为重要。医护人 员应通过规范的操作、定期的维护及对患者的教育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同时,一旦发现输液港相关并发症,应及时采取适当的护理干 预措施,以减轻对患者的不利影响。现就乳腺癌化疗患者发生输液港相关并发症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方式进行综述,以期为医护人 员提供参考。
2025, 9(5):33-35.
摘要:目的 探讨 Solitaire AB 支架介入取栓术联合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对患者血流动力学 参数、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 AIS 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收治的 58 例 AIS 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 29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 rt-PA 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 Solitaire AB 支 架介入取栓术治疗。两组患者均随访 12 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 12 周脑血流血流动力学参数,治疗前及治疗后 1、6、12 周神 经功能评分,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后 12 周平均血流流速(Vmean)、舒张末期流速(Vd)、 收缩期峰值流速(Vp)均增大,平均血流量(Qmean)均增多,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从治疗前至治疗后 1~12 周,两组患者美 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呈降低趋势,且观察组不同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随访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均P<0.05)。结论 Solitaire AB 支架介入取栓术联合 rt-PA 静脉溶栓治疗 AIS 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减轻脑组织损伤,促进神 经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好。
2025, 9(5):36-38.
摘要:目的 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应用无抽搐电休克联合丙戊酸钠和碳酸锂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兴化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 61 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 例,采 用丙戊酸钠联合碳酸锂治疗)和观察组(31 例,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无抽搐电休克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 8 周。比较两组患者治 疗前与治疗 8 周后神经与炎症指标,肝、肾功能指标,以及认知功能与躁狂程度量表评分。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 8 周后两组患者血 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总胆红素(TBiL)水平及即刻记忆、空间结构、言语功能、注意力、延时记忆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 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尿酸(UA)水平及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 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应用无抽搐电休克联合丙戊酸钠和碳酸锂治疗,可升高患者神经因子水平,减轻机 体炎症反应,缓解患者躁狂表现,提高认知功能。
2025, 9(5):39-41.
摘要:目的 分析左卡尼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血液透析伴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和对患者心、肾功能、心力衰竭标志物及不 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5 月收治的 90 例血液透析伴心力衰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 为 A 组(30 例,采用左卡尼汀治疗)、B 组(30 例,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C 组(30 例,采用左卡尼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 治疗)。3 组患者均治疗 3 个月。比较 3 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心力衰竭标志物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 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 3 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缩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升高;与 A 组比,B、C 组患 者 LVEDD 均缩小,LVEF 均升高;与 B 组比,C 组患者 LVEDD 缩小,LVEF 升高;与治疗前比,治疗后 3 组患者血清尿素氮(BUN)、 血肌酐(Scr)、β2- 微球蛋白(β2-MG)、可溶性基质裂解素(sST2)、N 末端 B 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均降低,与 A 组比, B、C 组均降低,与 B 组比,C 组均降低(均P<0.05);3 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左 卡尼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有利于改善血液透析伴心力衰竭患者心、肾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良好。
2025, 9(5):42-44.
摘要:目的 探讨叶酸对非瓣膜性房颤(NVAF)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患者心功能的影响,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 新的思路。方法 选取河池市人民医院 2021 年 4 月至 2022 年 4 月收治的 300 例 NVAF 伴 HHCY 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 组(150 例,常规治疗,包括抗凝、控制心室率、改善心肌重构等措施)、治疗组(150 例,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叶酸补充方案),两组 患者均治疗 2 年。治疗期间,两组分别失访 1、3 例,最终纳入分析的患者例数分别为对照组(149 例)、治疗组(147 例)。对比两组 患者治疗 2 年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和治疗 2 年后的心功能指标、血清生物标志物,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 2 年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相较治疗前,治疗 2 年后两组患者的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 清 N- 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内皮素 -1(ET-1)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均降低,射血分数(EF)水平均升高,上述指标 治疗组均较对照组变化幅度更大(均P<0.05);治疗期间,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 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叶酸治疗 NVAF 伴 HHCY 患者的疗效显著,可降低血清 NT-proBNP、ET-1 及 Hcy 水平,更有效改善患者的心 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2025, 9(5):45-47.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神经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 供参考。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苏州倍磅康复医院收治的 81 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 例, 采用抗血小板聚集、神经保护等常规治疗)和观察组(41 例,采用常规治疗 +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 3 个月。比较两组 患者治疗 3 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 3 个月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中国卒中量 表(CSS)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5- 羟色胺(5-HT)、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以及治疗 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 3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 3 个月后两组患者的 HAMD、 CSS 评分及血清 IL-6、TNF-α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MMSE 评分及血清 5-HT、NGF 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 组(均P<0.05),但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单一常规治疗,在脑卒 中后抑郁患者中进行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均具有改善作用,且有助于减轻 机体炎症反应,同时安全性良好。
2025, 9(5):48-50.
摘要:目的 探讨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脑机接口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脑损伤标志物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徐州市康复医院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6 月收治的 68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34 例, 抗血小板、营养神经等基础治疗 + 脑机接口训练治疗)和观察组(34 例,基础治疗 + 脑机接口训练治疗 + 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治 疗),两组患者每周治疗 5 d,休息 2 d,均持续治疗 4 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上肢运动功能、脑损伤标志物、 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 Fugl-Meyer 量表上肢部分(FMA-UE)、运动功能状态量表 (MSS)、Berg 平衡量表(BBS)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高;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神经特异性元烯醇化酶(NSE)、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治疗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高(均P<0.05)。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经颅超 声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脑机接口训练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降低脑损伤标志物的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2025, 9(5):51-53.
摘要:目的 探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高该疾病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 顾性分析句容市人民医院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收治的 96 例早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切除 组 [48 例,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 ] 和剥离组(48 例,采用 ESD 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随访 3 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 者围术期相关指标、病灶切除情况,术前和术后 7 d 血清糖类抗原 125(CA125)水平、中性粒细胞 / 淋巴细胞比值(NLR)变化,以及 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切除组比,剥离组患者术后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手术时间更长,术后出血量更少,垂直切 缘阴性率、侧切缘阴性率、整块切除率、治愈切除率均更高;与术前比,术后 7 d 两组患者血清 CA125 水平、NLR 均降低,剥离组均较 切除组更低(均P<0.05);两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采用 EMR 治 疗比,采用 ESD 治疗早期食管癌疗效更佳,能显著缩短禁食和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出血,提高切除率,有更好的肿瘤控制和降低机体炎 症程度的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2025, 9(5):54-56.
摘要:目的 探讨肌电生物反馈、吞咽训练联合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 12 月至 2023 年 12 月无锡嘉仕恒信医院收治的 79 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均接受改善微循环、纠正 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对照组(39 例)在此基础上接受吞咽训练联合电刺激治疗,观察组(40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肌电生物反馈 治疗,两组均治疗 2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吞咽相关指标及吞咽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生活质量 评分,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肌电图平均 波幅值、舌压峰值及 ADL、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均升高,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舌骨前移距离、舌骨上移 距离均增大,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肌电生物反馈、吞咽训练及电刺激联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有利于促进吞咽功能恢复,提高 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2025, 9(5):57-59.
摘要: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思路。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6 月至 2024 年 6 月常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 82 例 SAP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 A 组(38 例, 采用吸氧、补液、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和 B 组(44 例,采用常规治疗 +CRRT)。两组患者均治疗 3~5 d。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治疗后症状缓解时间,以及治疗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Balthazar CT 评分、炎症因子水平、疾病相关指标 水平。结果 B 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 A 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 APACHE Ⅱ、Balthazar CT 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6)、 降钙素原(PCT)、高迁移率族蛋白 B1(HMGB1)、血小板颗粒膜蛋白 140(GMP-140)、C- 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降低,且 B 组 均低于 A 组;B 组患者腹胀、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 A 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血淀粉酶(S-AMY)、 内皮素 -1(ET-1)水平均降低,胰腺血流量(BF)升高,B 组患者血清 S-AMY、ET-1 水平均低于 A 组,BF 高于 A 组(均P<0.05)。 结论 与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比,联合 CRRT 能够显著减轻 SAP 患者的机体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疾病严重程度,促进患者 恢复。
2025, 9(5):60-62.
摘要:目的 探讨盐酸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病(PD)对患者疗效、血清相关因子、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方法 选取阜宁县人民医院 2021 年 6 月至 2023 年 12 月收治的 PD 患者 80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 例,多巴丝肼治疗)和观 察组(40 例,盐酸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 3 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相关因子水平、 帕金森病统一评定量表(UPDRS)评分、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与 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微小 RNA-137(miR-137)相对表达量、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C(Cys-C) 水平均降低,血清微小 RNA-124(miR-124)相对表达量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日常活 动、精神行为和情绪、运动功能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汉 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采用盐酸普拉克索 联合多巴丝肼治疗 PD 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治疗效果更好。
2025, 9(5):63-65.
摘要:目的 探究盆底肌康复训练(PFMT)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FD)对患者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 以期为临床治疗产后 PFD 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 160 例产后 PFD 患者的临 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单一组(80 例,接受 PFMT)与联合组(80 例,接受 PFMT+ 生物反馈电刺激)。两组患者均治疗 5 周, 并随访 3 个月。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盆底Ⅰ类与Ⅱ类肌纤维肌力、盆腔器官脱垂(POP)分度、盆底功能恢复 [ 盆底功能障碍问卷 -20 (PFDI-20)、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 -7(PFIQ-7)、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ICI-Q-SF)评分 ] 及压力性尿失禁(SUI)发 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盆底Ⅰ类与Ⅱ类肌纤维肌力均改善,且联合组改善情况优于单一组;与治疗前比,两组患 者治疗后 POP 分度均改善;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后 PFDI-20、PFIQ-7、ICI-Q-SF 评分及 SUI 发生率均降低,且联合组均低于单一 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 POP 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 PFD 患者采用 PFMT 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 治疗可增强盆底Ⅰ类与Ⅱ类肌纤维肌力,促进盆底功能恢复,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 SUI、POP 等临床症状。
2025, 9(5):66-68.
摘要:目的 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对老年腰椎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苏醒质量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 9 月至 2024 年 7 月于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腰椎手术的 60 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右 美托咪定(DEX)麻醉,观察组采用瑞马唑仑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入室后 5 min、插管后即刻、手术开始后 1 h、手术结束时的血流动力 学指标,术后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入室后 5 min 到手术结束时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先降 低后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手术开始后 1 h、手术结束时 MAP、HR 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意识恢复、拔管及麻醉后监测治 疗室(PACU)停留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心动过缓、低氧血症、低血压、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较,差 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相较于 DEX,瑞马唑仑对老年腰椎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而两药均不影响患者的苏 醒质量,用药安全性也相当。
2025, 9(5):69-71.
摘要:目的 研究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实施艾司氯胺酮联合超声引导下单次竖脊肌平面(ESP)阻滞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优化 麻醉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 2022 年 5 月至 2024 年 5 月北京怀柔医院收治的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 80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 其分为对照组(40 例,ESP 阻滞)和观察组(40 例,艾司氯胺酮联合 ESP 阻滞),两组患者均观察至术后 48 h。观察两组患者术后 6 h(T1)、术后 12 h(T2)、术后 24 h(T3)、术后 48 h(T4)的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术前(T0)和 T4 时的简易精神状态 检查量表(MMSE)评分,麻醉诱导前 10 min、麻醉诱导后 10 min、切皮后 10 min、术毕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术后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在静息、活动状态下,与 T1 时比,T2~T4 时两组患者的 VAS 疼痛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 组;与 T0 时比,T4 时两组 MMSE 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与麻醉诱导前 10 min 相比,麻醉诱导后 10 min、切皮后 10 min、 术毕两组 MAP 和 HR 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但观察组各时间点 MAP 和 HR 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单一 ESP 阻滞,针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实施艾司氯胺酮联合超声引导下 ESP 阻 滞,有利于减轻术后疼痛,保护认知功能,维持生命体征稳定,且安全性良好。
2025, 9(5):72-74.
摘要:目的 分析腹股沟疝患者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中采用横断疝囊处理的效果,以及对其应激反应、术后并发 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12 月盐城市亭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 62 例腹股沟疝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 31 例。 两组患者均采用 TAPP 术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术中采用完全剥离疝囊处理,观察组患者术中采用横断疝囊处理。两组患者均观察至出 院。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 24 h 应激反应指标,以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疝囊处 理时间、住院时间均缩短,术中出血量、腹股沟积液均减少;与术前比,两组患者术后 24 h 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 肾上腺素(E)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腹股沟疝患者在 TAPP 术中采取横断疝囊处理的操作较简便,且创伤较小,可缩短手术时间,并减轻机体应激反应, 有助于促进患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且并发症少,安全性良好。
2025, 9(5):75-78.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在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效果,以及对其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指标、术后认知功能的 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8 月至 2022 年 8 月长春国文医院收治的 80 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 察组,各 40 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罗哌卡因麻醉诱导,对照组麻醉诱导后行氯化钠溶液静脉输注,观察组麻醉诱导后行右美托咪定静脉输 注。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 48 h,并观察至出院。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 30 min(T1)及手术结束时(T2)血流 动力学指标 [ 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术前及术后 24、48 h 应激反应指标 [ 肾上腺素(AD)、皮质醇(Cor)],术前与术 后 48 h 简易智力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以及麻醉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0~T2 时,两组患者 HR、MAP 水平均呈降 低趋势,且观察组 T1、T2 时均低于对照组;术前 ~ 术后 48 h,两组患者血清 AD、Cor 水平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观察组术后同时间 点均低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 48 h 两组患者 MMSE 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对照组 T0 与 T1 时 MAP 水 平,观察组术后 24 h 与 48 h 血清 AD 水平,两组患者 T1 与 T2 时 HR、MAP 水平组内比较,以及组间麻醉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采用罗哌卡因麻醉诱导的基础上,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联合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效果较 好,能够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还可减轻机体应激反应,有助于改善其术后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2025, 9(5):78-81.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前列地尔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 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通辽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60 例重症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根 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0 例,采用 CRRT 治疗)和观察组(30 例,采用前列地尔联合 CRRT 治疗)。两组患者均治 疗 2 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肾血流动力学、炎症因子指标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及尿白蛋白与尿肌酐比 值(ACR)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肾血流动力学平均渡越时间(MTT)均延长,峰值强度(PI)、 曲线下面积(AUC)均升高,观察组患者变化幅度均较对照组更大;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白 细胞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均降低,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前列地尔联合 CRRT 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减轻肾损伤,提 高患者肾功能,抑制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安全性良好。
2025, 9(5):81-84.
摘要:目的 探讨有限切开内固定术联合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解剖复位情况的影 响,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6 月至 2023 年 6 月期间睢宁县中医院收治的 87 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 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3 例,采用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和观察组(44 例,采用有限切开内固定术联合经皮微 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术后两组患者均随访 1 年。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手术相关指标,随访 1 年后骨折复位情况, 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总优良率更高;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现骨 痂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缩短,术中透视次数减少;随访 1 年,观察组患者解剖复位率高于对照组;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 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有限切开内固定术联合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有 效提高骨折复位质量,改善术后踝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2025, 9(5):85-87.
摘要:目的 探讨贝利尤单抗联合吗替麦考酚酯对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功能、炎症反应、治疗效果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 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1 月至 2024 年 3 月徐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 60 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的临床资料, 根据用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 A 组(30 例,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和 B 组(30 例,贝利尤单抗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两组患儿均治 疗 6 个月。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 6 个月后抗双链 DNA 抗体水平、免疫学指标、血常规指标及炎症指标。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 疗 6 个月后两组患儿血清抗双链 DNA 抗体水平均降低,血清补体 C3、补体 C4 水平均升高,且 B 组患儿血清抗双链 DNA 抗体水平较 A 组更低,血清补体 C3、补体 C4 水平较 A 组均更高;与治疗前比,治疗 6 个月后两组患儿全血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 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均升高,全血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降低,且 B 组患儿全血 WBC、Hb、PLT 水平均高于 A 组,全血 ESR 水 平低于 A 组;与治疗前比,治疗 6 个月后两组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 -2(IL-2)均升高,且 B 组高于 A 组,两组患儿血清超敏 -C 反应蛋 白(hs-CRP)均降低,且 B 组低于 A 组(均P<0.05)。结论 贝利尤单抗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中,能够积 极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有效控制疾病活动度,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2025, 9(5):88-90.
摘要:目的 探讨纳米碳淋巴示踪技术应用于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策略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 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3 月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 81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 例,腹腔镜结肠癌根治 术)和观察组(40 例,纳米碳淋巴示踪技术 +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两组患者均观察至出院。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淋巴 结检出情况、住院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以及术前和术后 72 h 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 组;观察组患者淋巴结检出数、清扫淋巴结数目、阳性淋巴结数目均较对照组更多;与术前比,术后 72 h 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10 (IL-10)水平均升高,血清白细胞介素 -2(IL-2)、γ 干扰素(INF-γ)水平均降低,观察组血清 IL-10 较对照组更低,血清 IL-2、INF-γ 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淋巴结转移率、住院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结论 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前采用纳米碳淋巴示踪技术可在不增加手术难度的基础上,提高淋巴结检出率,保持机体免 疫状态的稳定,同时不增加不良预后风险。
2025, 9(5):91-93.
摘要:目的 探讨胸腺法新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疗效、免疫功能、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为今后临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提 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1 年 6 月至 2023 年 12 月张家港澳洋医院收治的 92 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组,对照组 46 例采 用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组 46 例采用胸腺法新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28 d 为 1 个周期,均治疗 4 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 前后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水平,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 者外周血 CD3+ 、CD4+ 百分比及 CD4+ /CD8+ 比值均更高,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外周血 CD8+ 百分比降低;相比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 治疗后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 125(CA125)水平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 CD8+ 百分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胸腺法新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能 够提高近期疗效,改善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2025, 9(5):94-97.
摘要:目的 探讨结肠息肉患者分别应用内镜下冷圈套息肉切除术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策略的优化提供理 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5 月至 2024 年 5 月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收治的 87 例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 将其分为黏膜切除组(43 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与冷圈套组(44 例,行内镜下冷圈套息肉切除术)。两组患者术后均观察至出院, 并进行 2 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与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前与术后 2 个月生活质量。结果 冷圈套组患者术 中出血量少于黏膜切除组,钛夹使用率低于黏膜切除组,息肉切除时间短于黏膜切除组;与术前比,术后 2 个月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心 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疾病症状评分均升高,且冷圈套组均高于黏膜切除组(均P<0.05);但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与随访期间并发症总发生 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相较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冷圈套息肉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患者可减少术中 出血量,提高手术效率与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安全性良好。
2025, 9(5):98-100.
摘要:目的 探究艾拉莫德(IGU)与甲氨蝶呤(MTX)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 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赤峰松山医院收治的 100 例 RA 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 例, 镇痛、补钙等常规治疗 +MTX 治疗)和研究组(50 例,常规治疗 +IGU+MTX 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 6 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 前后骨代谢水平、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C- 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 -1β(IL-1β)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 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指骨部位骨密度、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 Ⅰ CP)、骨钙素(BGP)水平均升高, 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 ESR 及血清 CRP、IL-1β、RF 水平均降低,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 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U 联合 MTX 治疗 RA 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更有效地 改善患者的骨代谢水平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2025, 9(5):101-103.
摘要:目的 探讨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在实施罗哌卡因连续股神经阻滞的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方案,对其 疼痛程度、炎症因子及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以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3 月至 2024 年 3 月于镇江市第一人民医 院进行诊治的 71 例行 TKA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将其分为单用组(35 例,接受罗哌卡因连续股神经阻滞)和联合组(36 例, 接受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连续股神经阻滞)。两组患者均观察至出院。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与住院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 后 12、24、48 h 静息、运动状态下疼痛程度,以及术前与术后 24 h 炎症因子与应激反应指标。结果 联合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短于 单用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单用组;与术后 12 h 比,术后 24、48 h 两组患者静息 VAS 疼痛评分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运动 VAS 疼痛 评分均降低,且联合组较单用组均更低;与术前比,术后 24 h 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6),白细胞介素 -1β(IL-1β)、肾上腺 素(E)及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升高,但联合组较单用组均更低(均P<0.05);住院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罗哌卡因连续股神经阻滞比,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连续股神经阻滞应用于 TKA 中可减轻术后疼 痛程度,降低炎症反应,同时安全性良好。
2025, 9(5):104-106.
摘要:目的 探讨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炎症因子、特异性抗原、勃起功能、下尿路症状及膀胱 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12 月至 2023 年 12 月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121 例良性前列腺 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采取的手术方式分为 A 组 [60 例,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 ] 和 B 组(61 例,采取 HoLEP 治 疗),术后均随访 6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 3 d 炎症因子水平,术前、术后 6 个月特异性抗原、勃起功能、下尿 路症状及膀胱功能,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 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 A 组,术中出血量少于 A 组;与术前比,术后 3 d 两组患者血清 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 -6(IL-6)水平均升高,但 B 组均低于 A 组;术后 6 个月两组患者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水平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 评分均降低,B 组较 A 组均更低,两组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评分及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Qmax)水平均升高,B 组较 A 组均更高;随访期间,B 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 A 组(均P<0.05)。结论 与 TURP 比较,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行 HoLEP 可改善其围 术期指标,且对炎症因子、特异性抗原、勃起功能、下尿路症状及膀胱功能均具有更有效的改善效果,安全性较高。
2025, 9(5):107-110.
摘要:目的 探究艾司氯胺酮辅助丙泊酚方案用于无痛胃镜诊疗中对患者呼吸循环功能、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 麻醉安全性。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第二机动总队医院 2023 年 5 月至 2024 年 5 月收治的 100 例无痛胃镜检查患者,以随机 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予以对照组患者丙泊酚麻醉方案,予以观察组患者艾司氯胺酮辅助丙泊酚麻醉方案。对比两组 患者麻醉前(T0)、进镜前(T1)、胃镜经过咽喉时(T2)、撤镜后(T3)等不同时间点的呼吸功能和循环功能指标,T0 时和检查结束后 1 d 的认知功能,以及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 T0 时比,T1~T3 时两组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 均先升高后降低,且 T1~T3 时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与 T0 时比,T1~T3 时两组患者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均逐渐降低, 且 T1~T2 时观察组患者 HR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1~T3 时观察组患者 MAP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与 T0 时比,检查结束后 1 d 两组患者 MMSE 评分均降低(均P<0.05),而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 组(P>0.05)。结论 艾司氯胺酮辅助丙泊酚方案用于无痛胃镜诊疗患者中,可维持患者呼吸功能、循环功能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 者认知功能损伤,安全性较高。
2025, 9(5):110-113.
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麝香保心丸联合尼可地尔治疗的效果,以及对其血液流变学指标、不良反应的影响,为提 升该疾病的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前海人寿南宁医院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120 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 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药、β 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 + 尼可地尔治疗)与研究组(常规治疗 + 麝香保心丸 + 尼可地尔治疗),各 60 例,治疗期间对照组脱落 2 例,最终纳入对照组 58 例,研究组 60 例。两组患者均治疗 4 周。比较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 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均减少,心绞痛持续时间均缩短,研究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 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FIB)、血细胞比容(HCT)、血浆黏度(PV)、全血低切黏度(LS)、全血中切黏度 (MS)、全血高切黏度(HS)均降低,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更高,但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且 安全性良好。
2025, 9(5):114-116.
摘要:目的 探讨脑肠同调针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ACI)对患者机体炎症与氧化应激因子的影响,为提高该疾病的临床疗效提供 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6 月至 2023 年 12 月连云港一四九医院收治的 151 例 ACI 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西医 组(75 例,抗血小板、降脂等西医基础治疗)和针刺组(76 例,西医组 + 脑肠同调针刺法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 3 周。比较两组患者 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 3 周后的血浆氧化三甲胺(TMAO)、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 歧化酶(SOD)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易精神状态检査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 评分,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针刺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西医组;与治疗前比,治疗 3 周后两组患者的血清 SOD 水平及 MMSE、ADL 评分均升高,且针刺组均高于西医组;血浆 TMAO,血清 hs-CRP、MDA 水平及 NIHSS 评分均降低,且针刺 组均低于西医组(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一西医治疗相 比,脑肠同调针刺法联合治疗 ACI,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抑制机体炎症应激反应,减轻患者神经受损程度,改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 活动能力,且安全性良好。
2025, 9(5):117-119.
摘要:目的 探究采用针刺结合穴位注射药物治疗瘀血阻络证偏头痛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高该疾病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 2022 年 6 月至 2024 年 8 月盐城市中医院收治的瘀血阻络证偏头痛患者 80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 (40 例,采用常规疗法: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 复合维生素 B 片治疗)和结合组(40 例,在参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与穴位注射药物 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 4 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头痛发作程度相关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以及治 疗后睡眠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头晕、头痛、心慌、目眩积分及头痛发作频率、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 评分均降低,结合组均较参照组更低,每次头痛持续时间均缩短,结合组较参照组更短;与参照组比,结合组患者入睡时间更短,觉醒 次数更少,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更低;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均 呈降低趋势,结合组均较参照组更低(均P<0.05)。结论 采用常规疗法联合针刺与穴位注射药物治疗瘀血阻络证偏头痛,可显著改善 患者症状和睡眠质量,增强血液流动性,进而减少头痛发作次数,减轻头痛程度。
2025, 9(5):120-122.
摘要:目的 分析肛周深部脓肿术后患者应用中药保留灌肠与常规抗生素治疗对患者临床疗效、炎症反应、恢复程度及并发症 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6 月至 2022 年 7 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 102 例肛周深部脓肿术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51 例,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和观察组(51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药保留灌肠治疗),两组患者 均连续治疗 7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 3 d 后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前和治疗 7 d 后肛周疼痛与创面水肿评分,以及 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 7 d 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 3 d 后两组患者血清 C- 反应蛋 白(CRP)、白细胞介素 -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 7 d 后两 组患者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创面水肿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均P<0.05)。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与常规抗生素治疗肛周深部脓肿术后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炎症反应,缓解术后症状,且安全性 较高。
2025, 9(5):123-125.
摘要:目的 探究肺力咳合剂联合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对支原体肺炎合并细菌感染患儿的疗效,以及对患儿症状改善、炎症因子及 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台山市人民医院 2022 年 2 月至 2023 年 12 月收治的 120 例支原体肺炎合并细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 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61 例,采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和观察组(59 例,采用肺力咳合剂联合哌拉西林钠舒巴 坦钠和阿奇霉素治疗),均治疗 1 周。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观 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退热、咳嗽消失、气促消失、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 C- 反应蛋白(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力咳合剂联合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及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细菌感染疗效显著,可改 善患儿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2025, 9(5):126-129.
摘要:目的 探究急诊多发伤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以期为临床预防和治疗 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7 月至 2024 年 1 月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收治的 80 例急诊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患者是否并发 ADRS 将其分为两组,非 ARDS 组(50 例,未并发 ADRS)和 ARDS 组(30 例,并发 ADRS)。将两组患者一般 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急性多发伤患者并发 ARDS 的影响因素,并构建急性多发伤患者并发 ARDS 的列线 图模型进行预测效能的分析和验证。结果 与非 ARDS 组比,ARDS 组有呼吸系统疾病史、损伤严重程度(ISS)评分≥ 25 分、胸部 简明创伤分级(AIS)评分 >3 分、有肺挫伤患者占比均更高,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更高;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有呼吸系统疾病史、ISS 评分≥ 25 分、胸部 AIS 评分 >3 分、有肺挫伤、血清 TNF-α 水平高均为急性多发伤患者并发 ARDS 的影响因 素(均 P<0.05);构建并分析急性多发伤患者并发 ARDS 的列线图模型,患者有呼吸系统疾病史、ISS 评分≥ 25 分、胸部 AIS 评分 >3 分、有肺挫伤、血清 TNF-α 水平增高时,列线图模型相应的分值增加,对应的预后不良风险上升;Bootstrap 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 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82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5 种因素联合的 AUC 为 0.862,且具有较好的灵 敏度和特异度。结论 有呼吸系统疾病史、ISS 评分≥ 25 分、胸部 AIS 评分 >3 分、有肺挫伤、血清 TNF-α 水平高均为急性多发伤患 者并发 ARDS 的影响因素,以上述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够较好预测急性多发伤患者并发 ARDS 的风险,具有较高的评估预测 价值。
2025, 9(5):130-132.
摘要:目的 探讨阶梯式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术后患者腰椎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6 月首都医科大学电力教学医院(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电力医院)收治的 6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术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 为对照组(30 例,术后进行基础护理 + 常规康复护理干预)和观察组(30 例,术后进行基础护理 + 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 连续干预 12 周。观察干预前及干预 6、12 周后两组患者腰椎功能,干预前、干预 12 周后生活质量,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 干预前比,干预 6、12 周后两组患者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均呈上升趋势,且与对照组比,观察组均更高;与干预前比,干预 12 周 后两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观察组均 更高;干预期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阶梯式康复护理联合基础护理干预能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术后患者的腰椎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2025, 9(5):133-136.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下的“一证一品”模式应用于肛痈热毒炽盛证患者中,对患者中医证候、护理依从性及 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京市密云区中医医院 2023 年 5 月至 2024 年 2 月期间接诊的 60 名肛痈热毒炽盛证患者作为研究对 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中医护理)和试验组(基于中医临床护理路径下的“一证一品”模式进行护理干预), 各 30 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均进行相关护理干预并均干预至办理出院后 30 d。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护 理满意度,患者健康教育知晓情况、干预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护理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 高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准备、饮食指导、 安全指导知晓情况整体秩和检验比较,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疼痛护理总知晓率、饮食指导总知晓率、安全指导总知晓率均 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患者用药指导、排便指导、活动指导、出院指导知晓情况比较,组间术前准 备总知晓率对比及组间疼痛护理整体秩和检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干预前比,干预后两组患者肛门肿痛、发 热、便秘、排尿困难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中医护理,中医临床护理路径下的“一证一 品”护理模式应用于肛痈热毒炽盛证患者,可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率,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缓解临床 症状。
2025, 9(5):137-141.
摘要: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已成为创伤骨科医师的首要选择,术中复位主要是恢复股骨颈干 角和股骨颈前倾角(FNA),但术中二维透视难以准确判断 FNA 的复位质量。基于此,本文综述分析 FNA 的测量、生物力学及其改变 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的影响,以强调术中恢复 FNA 的重要性,以期为临床改善患者术后功能提供参考依据。
2025, 9(5):142-144.
摘要:目的 探讨全髋、半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血液流变学及髋关节解剖学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治 疗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12 月至 2023 年 12 月沭阳中兴医院收治的 71 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 术方式将其分为半髋组(35 例,行半髋关节置换术)和全髋组(36 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 6 个月。比较两组患 者围术期指标与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 3、6 个月髋关节功能,术前与术后 3 个月血液流变学,术后 6 个月髋关节解剖学 指标。结果 与全髋组比,半髋组患者手术、术后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均更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更少;与术前比,术后 3、 6 个月两组患者 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均升高,且全髋组均较半髋组更高;术后 3 个月两组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原 (FIB)水平均降低,术后 6 个月全髋组患者髋臼前倾角、髋臼外展角均小于半髋组(均P<0.05);但两组间外周血 HCT、FIB 水平及并 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半髋关节置换术有助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快速康复,而全髋关节 置换术可更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及其活动范围,两者均可改善患者术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且安全性良好。
地址:北京朝阳区北沙滩1号16信箱
邮编:100083
电话:010-64882183 64883630
E-mail:xdyx2020@vip.163.com
温馨提示:建议您使用Chrome80、火狐74+、IE11浏览器 ,当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影响部分功能正常使用。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